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明

作品数:109 被引量:728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理学
  • 33篇电气工程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8篇电化学
  • 21篇电池
  • 16篇电化学性能
  • 16篇电极
  • 13篇合金
  • 11篇纳米
  • 10篇氧化镍
  • 10篇离子
  • 9篇阻抗谱
  • 9篇金属
  • 8篇电化学噪声
  • 8篇电化学阻抗
  • 8篇电化学阻抗谱
  • 8篇氢氧化
  • 8篇氢氧化镍
  • 7篇锂离子
  • 7篇锌电极
  • 7篇复合材料
  • 7篇负极
  • 6篇电沉积

机构

  • 109篇浙江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江苏华富能源...

作者

  • 109篇王建明
  • 81篇张鉴清
  • 47篇曹楚南
  • 25篇邵海波
  • 15篇张昭
  • 9篇潘滔
  • 8篇樊玉欠
  • 8篇谢德明
  • 7篇王慧娟
  • 5篇何伟春
  • 5篇杨卫华
  • 5篇曹发和
  • 5篇陈惠
  • 5篇程英亮
  • 5篇孔德帅
  • 5篇万辉
  • 4篇胡吉明
  • 4篇张莉
  • 4篇张春
  • 4篇陈权启

传媒

  • 10篇物理化学学报
  • 6篇电化学
  • 6篇金属学报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中国腐蚀与防...
  • 5篇第十一次全国...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功能材料
  • 3篇化学学报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3篇电池
  • 2篇Chines...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电源技术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第十三次全国...
  • 2篇第十届全国电...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6篇2003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n-Fe-P合金共沉积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采用H3PO3作为磷源制备Zn -Fe -P合金镀层 ,发现Zn -Fe-P合金镀层中Fe、P含量存在着同步效应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合金镀液中Fe2 + 和H3PO3的阴极电化学行为 ,发现镀液中的Fe2 + 和H3PO3彼此促进了对方的还原反应 ,并从量子化学的角度对镀层中Fe、P含量的这种同步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结果表明 ,由于铁的 4S轨道半径小于锌的 4S轨道半径 ,从而导致了铁的 4S空价轨道与磷的 3P空价轨道的重叠积分SFe -P大于锌的 4S空价轨道与磷的 3P空价轨道的重叠积分SZn -P,于是产生了镀层中Fe、P含量的同步效应 .研究还表明 ,铁族金属中Co、Ni与P的相互作用关系类似于Fe与P的相互作用关系 .
王建明张昭张鉴清曹楚南
关键词:电镀量子化学
球形微粒Co3O4电极催化氧化硫离子被引量:1
2011年
尝试用氨蒸发诱导合成方法在石墨小片上生长球形Co3O4微粒,并用其制备电极且进行S2-的电化学氧化研究.用极化曲线、恒电位技术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Co3O4电极对S2-的电化学氧化的催化性能,发现Co3O4电极对电化学氧化S2-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极大地促进了-0.40V附近S2-向含硫的酸根离子和低级多硫离子的转变,电流密度最大可以达到580mA·cm-2.恒电位极化表明电极的电催化稳定性良好;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显示Co3O4在碱性S2-电解液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很小,这从电化学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它对S2-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劳国洪邵海波樊玉欠王建明张鉴清曹楚南
关键词:硫离子电催化
以三维纳米多孔铜膜为集流体锡电极的制备及储锂性能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一种新颖的脱合金方法制备厚度为5μm、平均孔径为200~300 nm的三维纳米多孔铜膜,制备过程涉及铜基体上镀锌层的热处理与酸浸过程。以三维纳米多孔铜膜为基体,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锡膜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线衍射分析(XRD)和恒流充放电方法对所制备的膜电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所制备的多孔锡电极在0.1 C率下的首次充放电中的可逆储锂容量为864 mA·h/g,该容量已接近锡的理论容量(993 mA·h/g);在5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容量仍有541 mA·h/g。纳米多孔结构、纳米尺度的锡颗粒及高电子导电性的三维纳米多孔铜膜基体等因素是多孔锡电极显示较好储锂性能的主要原因。
皮欧阳何志顺张丽莹王建明张鉴清曹楚南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纳米多孔结构
三维纳米多孔镍膜的脱合金法制备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探究
金属镍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碱性水溶液的电解、电池及电化学电容器等方面,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材料。在上述应用中所涉及的电化学反应本质上是界面反应,其反应速率与金属镍的比表面积密切相关[1]。具有高比表面积...
王建明张鉴清
文献传递
Al与Al-Mn合金层在一种AlCl_3型离子液体中的电沉积制备及其腐蚀行为
2015年
在AlCl3-EMIC(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或AlCl3-MnCl2-EMIC离子液体中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20#钢表面制备了Al和Al-Mn合金镀层。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EDX)、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极化曲线等方法对所制备镀层的组成、形貌、结构和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所制备的Al-Mn合金镀层是致密的,与基体结合良好。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Al和Al-Mn合金镀层的腐蚀速率低于20#钢基体;Mn含量为20.26%的Al-Mn合金镀层显示了最好的耐蚀性。
陈彬盛鹏飞王建明张鉴清曹楚南
关键词:电沉积ALAL-MN合金离子液体
纯铝在强碱溶液中阳极溶解的电化学阻抗谱解析被引量:21
2003年
依据曹楚南提出的法拉第导纳表达式,拟合了纯铝在强碱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并据此提出了这一反应进行的机理.结果表明,阻抗谱中的低频容抗弧是由表面裸露的Al转变为中间产物Al(OH)ads的反应引起的,而中频感抗弧则由Al(OH)ads转变为Al(OH)3,ads的反应引起.法拉第导纳的时间常数τ1和τ2的物理意义是物种Al(ss)和Al(OH)ads在单位表面活性位上的转化时间.τ1>0和τ2>0是符合稳定性条件的,也能够满足Kramers-Kronig转化的必要条件.g1和g2是与物种Al(ss)和Al(OH)ads在电极表面的覆盖密度随电位E变化有关的参数,由g1<0可知随电位升高,纯铝表面的活性位面积减小.
邵海波张鉴清王建明曹楚南
关键词:纯铝阳极溶解电化学阻抗谱
富锌漆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04年
综述了 70年来富锌漆的研究与应用的若干进展 ,对富锌漆的分类、防蚀机理、耐久性、性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补救措施等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 .简单介绍了用于富锌漆的锌粉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此外 ,还介绍了有关富锌涂层电化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
谢德明胡吉明童少平王建明张鉴清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底漆面漆锌粉
一种MnO掺杂的四氧化三铁/C分级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O掺杂的Fe<Sub>3</Sub>O<Sub>4</Sub>@C分级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由表面均匀包覆有碳层的MnO均匀掺杂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球结构。其制备步骤是...
王建明何志顺王凯邵海波
文献传递
共沉淀法制备LiMn_(2-x)Co_x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以LieCO3、Mn(Ac)2·4H2O和Co(Ac)2·4H2O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CoxO4(x=0,0.05,0.1,0.2,0.3,0.4,0.5),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Co掺杂量对LiMn2-xCoxO4(x=0~0.5)正极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的LiMn2-xCoxO4(x=0,0.05,0.1,0.2,0.3,0.4,0.5)样品中,LiMn1.9Co0.1O4具有最高的容量和最好的循环性能,0.5C倍率的放电容量高达121.4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仍保持119mAh·g-1.
陈权启王国光王建明
关键词:共沉淀法尖晶石
Al含量对α-Ni(OH)_2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采用有机溶剂体系中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Al取代α-Ni(OH)_2,并用XRD和FTIR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通过考察样品在强碱性介质中的结构稳定性,探讨了Al含量对α-Ni(OH)_2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含量为7.5%、13.2%和17.2%时,样品的晶粒度分别为5.4、6.9和11.0nm。Al含量为7.5%的样品为α-Ni(OH)_2和β-Ni(OH)_2的混合结构,而Al含量为13.2%和17.2%的样品则为纯α-Ni(OH)_2的单相结构。随着Al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度增大,因而其稳定性增加,放电中点电位升高,电化学容量增大.
肖慧明王建明
关键词:结晶度电化学性能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