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昆

作品数:60 被引量:56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沙地
  • 25篇科尔沁沙地
  • 20篇土壤
  • 10篇沙丘
  • 9篇微生物
  • 8篇物量
  • 7篇植被
  • 6篇流动沙丘
  • 5篇生物量
  • 5篇土壤微生物
  • 5篇群落
  • 5篇结皮
  • 5篇固沙
  • 5篇灌丛
  • 5篇草地
  • 4篇有机混合物
  • 4篇沙质草地
  • 4篇生物量碳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机构

  • 59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巴彦淖尔市林...
  • 1篇通辽市气象局
  • 1篇通辽市林业科...

作者

  • 60篇王少昆
  • 45篇赵学勇
  • 23篇左小安
  • 19篇张铜会
  • 18篇曲浩
  • 17篇李玉强
  • 15篇李玉霖
  • 14篇云建英
  • 12篇黄文达
  • 11篇刘新平
  • 10篇连杰
  • 10篇赵哈林
  • 9篇毛伟
  • 8篇罗亚勇
  • 8篇岳祥飞
  • 6篇苏娜
  • 6篇冯静
  • 5篇罗永清
  • 5篇郭轶瑞
  • 5篇周欣

传媒

  • 12篇中国沙漠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草业科学
  • 4篇草业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尔沁沙地沙丘恢复过程中典型灌丛下结皮发育特征及表层土壤特性被引量:27
2008年
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沙丘典型灌丛下结皮发育及结皮下表层土壤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半流动沙丘的差巴嘎蒿、半固定沙丘的小叶锦鸡儿、固定沙丘的冷蒿以及固定沙丘丘底的小红柳灌丛下分别发育了物理结皮、藻、地衣及苔藓结皮,结皮的厚度、硬度、水分、〈0.05 mm粘粉粒含量、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等指标在沙丘生境中为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底,在结皮类型中为物理结皮〈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各结皮间养分含量和粒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结皮下层土壤的养分及细颗粒含量随结皮发育进展呈增长趋势.同一沙丘结皮下0-5 cm范围内土壤容重、粘粉粒、养分含量由表及里呈递减趋势,且均高于同层流动风沙土.在4种灌丛的7类结皮中,固定沙丘丘底的小红柳灌丛下发育的苔藓结皮及其表土的养分、细颗粒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沙丘灌丛下的结皮.
郭轶瑞赵哈林左小安李玉霖黄迎新王少昆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壤结皮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6
2008年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后第1,5,10,15d的4次土壤水分测定中,锦鸡儿灌丛下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延续均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水分首先是外围大于灌丛内部,然后达到内外基本一致,最后灌丛内高于灌丛外;亚表层土壤水分一直是外围高于灌丛内部。4次测定的土壤水分含量均能较好地拟合成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两层土壤水分除第4次表层在本研究范围内不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他的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4次测定中,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程均小于亚表层,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依赖性小于亚表层。
王少昆赵学勇左小安赵玮郭轶瑞
关键词:土壤水分降雨灌丛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3种灌木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与关键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2
2010年
选取科尔沁沙地3种代表性灌木(差不嘎蒿、黄柳、小叶锦鸡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法对其凋落物进行研究,每月取样测试,结合试验期间当地气象资料,对凋落物在不同类型沙丘、不同深度的分解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节内,放置在地表的凋落物在固定沙丘上的分解率大于其在流动沙丘上的分解率,而在冬春季节却相反;凋落物在地下10cm深处的分解普遍快于地表;经过一年的分解,差不嘎蒿的分解率大于另两种植物,以固定沙丘地表放置为例,其最终分解率为53.6%,大于小叶锦鸡儿的28.5%及黄柳的21%;降水对凋落物的分解影响较地温更大。
曲浩赵学勇赵哈林王少昆李衍青刘志国
关键词:凋落物灌木气象因子科尔沁沙地
沙质草地放牧和封育下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关系的季节变化
研究了科尔沁沙质草地放牧和封育下植被盖度、密度、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放牧和封育草地4月的植被盖度、丰富度和生物量均低于生长旺季8月,而4月植物密度要高于8月;封育草地生长季盖度高于放牧草地,6月和...
左小安赵学勇张铜会王少昆罗亚勇周欣
关键词:沙质草地生长季物种丰富度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退化草地快速恢复的凋落物网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退化草地快速恢复的凋落物网袋,包括网袋本体,网袋本体的袋口安装有拉链,网袋本体上设有细小的网眼,网袋本体两侧设有孔,锥形物一头为尖能穿过孔、另一头能够用手指勾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凋落物...
曲浩赵学勇张铜会李玉霖左小安王少昆罗亚勇潘成臣黄文达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造林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变化被引量:17
2011年
以流动沙丘为对照,研究了科尔沁沙地25年生和35年生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表层土壤(0~15cm)有机碳(SOC)和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的变化.结果表明:流动沙丘造林后,粗沙含量明显降低,土壤极细沙和粘粉粒含量显著增加;SOC和LFOC含量均显著增加,但随土层加深趋于减少;流动沙丘造林显著增加了表层土壤的SOC和LFOC储量,且林龄越长,SOC和LFOC储量越高.人工林地0~15cm层LFOC储量的增幅远高于SOC储量,说明流动沙丘造林对表层土壤LFOC的影响大于SOC.
尚雯李玉强王少昆冯静苏娜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造林轻组有机碳樟子松
中国北方不同地带沙地封育草场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探明不同水热地带沙地封育草场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的差异性,以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封育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2个沙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草本植被特征,比较不同地带沙地土壤性质与植被特征,并分析影响不同地带沙地土壤性质和植被分布的原因,以期为区域退化沙质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保护与管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降雨量较高的科尔沁沙地(397 mm)封育草场土壤含水量(t=7.318,P=0.000)、有机碳含量(t=6.395,P=0.000)、全氮含量(t=4.532,P=0.003)以及土壤C/N(t=2.491,P=0.041)均显著高于偏干旱的毛乌素沙地(292 mm),前者分别是后者的2.5、2.5、2.2、1.2倍,而土壤p H(t=-39.576,P=0.000)、电导率(t=-10.031,P=0.000)和土壤温度(t=-11.559,P=0.000)均表现为科尔沁沙地(年均温6.3℃)显著低于毛乌素沙地(年均温7.7℃),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2、1.8、1.1倍。科尔沁沙地植物个体数(t=-7.774,P=0.000)、优势度指数(t=-4.066,P=0.004)显著低于毛乌素沙地,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0、2倍,而植物高度(t=7.003,P=0.000)和均匀度指数(t=2.829,P=0.025)表现为科尔沁沙地显著高于毛乌素沙地(P<0.001),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7、1.4倍。植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在2个沙地间未呈现出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表明,沙地水热等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仅对沙质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深刻影响,还影响到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但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有限,可能存在一个水热阈值条件。
刘任涛朱凡王少昆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土壤性质气候变化
一种标准土壤剖面样品存放展示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准土壤剖面样品存放展示柜,包括底座和外罩两部分,底座为侧放的直角梯形盒体,梯形高的一面为底面,梯形的斜边面为开口,开口的底部边缘设有垂直的长方形挡板,挡板上设有标签位;外罩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盒体,外...
苏娜冯静李玉霖赵学勇黄文达曲浩王少昆云建英
围封对流动沙丘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以流动沙丘为对照,研究不同围封年限(14年和26年)下科尔沁退化沙质草地表层(0-15cm)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活性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围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轻组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14年和26年围封样地SOC、TN、LFOC和MBC含量均随围封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0-5cm层增幅高于5-15cm层。14年和26年围封样地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流动沙丘,但2个围封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流动沙丘围封也显著增加了表层SOC、TN、LFOC和MBC储量,0-15cm土层SOC、TN、LFOC和MBC储量均表现为26年围封地>14年围封地>流动沙丘。相关分析表明,LFOC、MBC均与SOC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LFOC和MBC均可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
尚雯李玉强韩娟娟赵学勇张铜会罗永清王少昆
关键词:围封流动沙丘全氮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乌拉特荒漠草原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21
2016年
测定了乌拉特荒漠草原典型植被类型——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乌拉特荒漠草原小针茅群落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表现出0-5cm〉10-20cm〉5-10cm,其中表层(0-5cm)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下层(5-10cm和10-20cm),5-10cm和10-20cm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细菌在不同深度之间的群落相似度60%-70%。小针茅群落中土壤细菌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Halospirulinasp.、Bacillus circulans和Lactobacillus pentosus是优势细菌(占总细菌的44.05%)。在荒漠草原小针茅群落中,土壤养分、机械组成和酸碱度共同影响着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分布格局,其中土壤pH值、全氮和黏粉粒含量(贡献率分别是24.28%、15.81%和10.60%)是影响细菌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王少昆赵学勇贾昆峰高宝兰曲浩毛伟连杰陈敏朱阳春
关键词: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多样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