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园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吸虫
  • 6篇吸虫
  • 4篇血吸虫病
  • 4篇日本血吸虫
  • 4篇吸虫病
  • 4篇虫病
  • 2篇日本血吸虫病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纤维化
  • 2篇基因
  • 1篇单味
  • 1篇洞庭湖
  • 1篇洞庭湖区
  • 1篇型胶原
  • 1篇血吸虫病肝纤...
  • 1篇血吸虫性
  • 1篇用药
  • 1篇蒿甲醚

机构

  • 6篇湖南省血吸虫...
  • 2篇中南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澳大利亚昆士...

作者

  • 6篇王媛园
  • 5篇喻鑫玲
  • 5篇何永康
  • 4篇周杰
  • 3篇李岳生
  • 3篇贺佩
  • 3篇胡君健
  • 2篇侯循亚
  • 2篇罗新松
  • 2篇付晓
  • 1篇石孟芝
  • 1篇任光辉
  • 1篇孙成松
  • 1篇魏望远
  • 1篇刘宗传
  • 1篇贺宏斌
  • 1篇杜奕奇
  • 1篇黄翠云
  • 1篇易平
  • 1篇李英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未知功能基因SJFCE3549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1年
目的克隆与日本血吸虫未知功能的新基因SJFCE3549,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SJFCE3549基因全长ORF,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A中,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其细胞定位、蛋白序列、结构域及功能。结果获得日本血吸虫未知功能基因的克隆SJFCE3549,序列分析结果提示该cDNA序列含有一个453 bp的完整阅读框序列,编码15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16.67 kDa,等电点为6.28。二级结构分析预测提示其具有一定抗原性。结论成功地克隆了日本血吸虫基因SJFCE3549全长ORF,构建了其pCMV-Tag2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创造了条件。
胡君健贺佩王媛园孙成松喻鑫玲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用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评估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人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蒿甲醚6mg/kg加吡喹酮120mg/kg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口服安慰剂加吡喹酮120mg/kg。比较两组治愈率、治后21、45天粪便虫卵阴转率及减卵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采用双盲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7%和95.7%,治后45天粪便减卵率分别为99.1%和97.7%,治疗后平均发热天数分别为5.1d和4.5d,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4d和8.9d,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2例病人口服蒿甲醚后腹部和背部出现荨麻疹,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呕吐。结论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单用吡喹酮无明显差异。
侯循亚李岳生罗新松何永康喻鑫玲付晓周杰石孟芝刘宗传王媛园李英魏望远
关键词: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蒿甲醚吡喹酮联合用药
日本血吸虫性别特异性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4年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性别特异性候选基因SJCHGC06309(登录号为AY813032)进行分析,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数据库消减杂交"(Digital Differential Display,DDD)方法筛选出在日本血吸虫雄虫中特异表达的候选基因AY813032,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细胞定位、蛋白序列等特征,并预测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结果 AY813032蛋白由287个氨基酸编码,属于Cwf15/Cwc15结构域家族,定位于细胞核,有8个磷酸化位点,理论等电点(pI)为5.10,分子量为32.17 kDa,该蛋白在日本与曼氏血吸虫之间具有较高保守性。结论 AY813032基因为日本血吸虫性别特异性候选基因,可能与日本血吸虫性别发育相关。
胡君健贺佩王媛园周杰喻鑫玲何永康任光辉易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生物信息学
血吸虫性门脉纤维化及肝实质纤维化程度与门脉内径的关系
2006年
在湖南省洞庭湖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以B超检测高频率暴露渔民的门脉及肝实质纤维化程度以及门脉内径,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血吸虫性门脉纤维化及肝实质纤维化程度与门脉内径大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5和0.332,具有显著性意义。作者认为门脉内径可以作为评估血吸虫病患者肝损程度的指标。
付晓罗新松侯循亚贺宏斌周杰王媛园何永康Alain Dessein李岳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门脉
四种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当归、黄芪、丹参和赤芍四种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小鼠肝组织Ⅰ型胶原α1(Ⅰ)链COL1A1、Ⅲ型胶原α1(Ⅲ)链COL3A1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6 组:A 组(当归组),B 组(黄芪组),C 组(丹参组),D 组(赤芍组),E 组(当归、黄芪、丹参、赤芍复方组)和F 组(吡喹酮组),其中F 组用吡喹酮单独治疗,其他各组先用吡喹酮治疗后再用中药治疗,同时设有N 组对照,各组内按照治疗期长短又分为1 组(20 天组)和2 组(40 天组)。治疗结束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COL1A1、COL3A1 及TGF-β1 mRNA 的表达。结果A、B、C、D、E 组COL1A1、COL3A1 及TGF- β1 mRNA 的表达明显低于F 组,P<0.001;E 组的表达量最低,E1 组的COL1A1、COL3A1 及TGF-β1 mRNA 的表达显著低于A1、B1、C1、D1 组,P<0.05~0.001;E2 组COL1A1 表达明显低于A2、B2、D2,P<0.05,E2 组COL3A1 和TGF-β1 的表达明显低于B2、D2 组,P<0.05。结论单味中药当归、黄芪、丹参、赤芍及其复方均有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能显著降低Ⅰ、Ⅲ型胶原的生成,抑制TGF-β1 的表达,复方比单方能更好更快的发挥疗效。
贺佩胡君健何永康喻鑫玲王媛园罗振华曹建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TGF-Β1
洞庭湖区流动渔民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评估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评估洞庭湖区水上流动渔民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东洞庭湖区随机抽查275例水上流动渔民,进行基本资料调查及粪检,同时在所调查人群中随机抽取129例进行B超检查,所得结果与2001年所调查的同一目标人群资料进行比较,以评估当前流动渔民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结果本次调查水上流动渔民血吸虫感染率为40.4%,标化后为53.8%,几何均数感染度为17.4±4.4,两者均低于2001年调查结果。B超显示肝脾受损仍然严重,其中肝脏声像呈网状结构的占58.1%(75/129),肝实质纤维化分级达到Ⅱ级以上的为58.9%(76/129),脾肿大率为50.4%(65/129),均高于2001年调查结果(P均<0.01);但肝肿大率38.0%(49/129)及门静脉内径增大率10.1%(13/129)低于2001年调查结果(P均<0.05)。同时B超结果显示肝实质受损男性仍然高于女性(P<0.01)。结论水上流动渔民血吸虫感染率、感染度与2001年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感染率及感染度仍然较高,且肝脾损伤仍然严重。渔民仍然是重要的血吸虫病传染源,要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
周杰黄翠云何永康杜奕奇喻鑫玲王媛园李岳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B超洞庭湖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