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加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话语
  • 5篇施政
  • 5篇施政报告
  • 3篇英语
  • 3篇英语关系
  • 3篇英语关系分句
  • 3篇身份建构
  • 3篇习得
  • 3篇互文
  • 3篇话语建构
  • 3篇关系分句
  • 3篇分句
  • 2篇大学生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身份
  • 2篇批评话语
  • 2篇批评话语分析
  • 2篇互文性
  • 2篇话语分析

机构

  • 17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顺德华侨中学

作者

  • 17篇王加林
  • 2篇陈建平
  • 2篇李玉坤
  • 1篇贺显斌
  • 1篇韩金龙
  • 1篇申智奇
  • 1篇戈军
  • 1篇常锋峰

传媒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现代外语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中国外语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话语研究论丛
  • 1篇中国ESP研...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话语研究——多学科概论》介评
2012年
Teun A. van Dijk (ed.). 2011.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xvii+414 pp. ISBN:978-1-84860-648-7 / ISBN:978-84860-649-4 (pbk). 话语研究本着不同的目的、借助不同的方法, 探索各种社会文化场合和社群的语言使用,研究语言与相关语境的关系,近十几年来形成了多学科、多视角的交叉、融合和整合的态势,涉及到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鲜有对各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并加以应用的著作。
王加林
关键词:话语研究ISBN语言使用研究语言社会学VAN
世卫组织关于空气污染新闻话语的趋近化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趋近化理论,本文从空间、时间、价值趋近三个角度,探究世界卫生组织新闻话语中有关空气污染的话语如何通过策略实现其话语合法化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世卫组织的新闻话语在空间趋近化上,描写了以世界各国人民以及世卫组织等为主体的指示中心内部实体与以空气污染为主的指示中心外部实体的两方对立阵营,凸显空气污染在空间的物理威胁;在时间趋近化上,不同时态转换等话语形式的对比使用表明了空气污染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在价值趋近化上,指示中心内部实体积极意识形态与指示中心外部实体消极意识形态的对比描写,建构了意识形态的冲突物理化的可能性。世卫组织的新闻话语以空间趋近化策略为主、时间趋近化和价值趋近化策略为辅,建构其关于空气污染提议的合法性。本研究尝试拓宽趋近化理论的应用范畴和专门用途英语的适用理论。
王加林刘如梦韩金龙冯亚亚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叙述——以《雷雨》片段为例
2012年
从语用学的角度去研究叙述的产生和叙述者、听者的互动以及文化语境,将叙述看成是一个言语行为,探讨作为言语行为的叙述的合适条件,并辅以具体例子说明叙述如何实施言语行为。
李玉坤王加林
关键词:言语行为
语用预设与香港人身份的话语构建——基于回归前后香港政府施政报告的批评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对比香港回归前后22年的香港政府施政报告后发现,语用预设在施政报告中成为构建香港人身份的重要话语策略。回归前施政报告语用预设极力构建中国大陆以及中央政府的负面形象,使中国大陆成为"他们",由此疏离香港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构建有异于中国大陆的港人身份;回归后施政报告语用预设试图构建中国大陆以及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使中国大陆成为香港的"我们"和内群体,构建香港人认同中国大陆的中国香港人身份。本案例为语用预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丰富和推进了身份理论的研究。
王加林申智奇
关键词:语用预设身份施政报告
趋近化视阈下医学科普话语的建构——以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为例
2024年
本文基于趋近化理论(Cap,2013),以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2022年阅读量10万以上的10篇医学科普话语为语料,从空间、时间和价值三维度探析公共话语尤其是医学科普话语的传播。研究发现:空间趋近化是丁香医生医学科普话语建构的主要途径,时间、价值趋近化则作为辅助工具。在空间趋近化上,丁香医生将抗生素等与读者健康构成威胁的事物界定为入侵中心实体的消极外部实体;在时间趋近化上,不同时间维度的灵活切换构建外部威胁对读者影响的持续性与紧迫性;在价值趋近化上,刻画内外实体对立冲突的价值观以彰显未然风险物理化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强制识解操作,丁香医生公众号推文从时间、空间、价值上对内、外中心实体进行动态建构,揭示了趋近化模式对大众认知的强力引导。本研究结果为医学科普话语如何被公众接受以及公共话语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加林刘如梦李建珈
基于“双层—五步”框架的话语互动分析——以学而思公众号推文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新话语的产生有赖于不同话语之间的互动以及话语与社会因素的互动。本研究基于“双层—五步”的话语互动分析框架,对课外教学龙头机构学而思公众号2020年阅读量最高的10篇推文进行分析,探讨推文中个人成功话语与公共营销话语之间的互动。结果显示,推文作为一种新话语,其产生基于个人成功话语与公共营销话语之间的动态互动及社会因素与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机构营销话语的形成受到流行的成功学、中国传统观念以及营销目的的影响。
王加林刘如梦戴凤霜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互文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话语建构的互文性分析
2024年
基于2023年国内官方主流媒体对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新闻报道,文章对语篇中的互文性策略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明显互文性策略主要表现为话语再现、提及、预设,篇际互文性策略则以镶嵌型篇际互文性为主;两种策略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象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显互文性突出区域的客观特点,篇际互文性增强报道的主观引导。本文对该区域形象的话语建构过程进行挖掘,提出互文性是话语建构的重要策略,从话语层面丰富了区域形象的建构和互文性研究。
王加林李建珈郑莹谢孟萱
关键词:话语建构互文性
大学校园教师称呼语的研究——基于华南师范大学的一项社会语言学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依据权势与等同的理论,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调查,了解90后大学生如何使用称呼语称呼大学校园的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权势与等同作用于学生对老师的称呼,师生距离远,权势起作用,学生使用"老师"作为称呼语;师生距离近,等同起作用,学生使用拟亲属称呼和英文名。称呼语"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畏;拟亲属称呼和英文名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和密切的师生关系;流行语"帅哥"、"美女"和"亲"进入学生的校园称呼语系统。
王加林李思灯李旭红
关键词:称呼语大学生大学教师
时间指示语与身份话语建构——基于回归前后香港施政报告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比了香港回归前后(1986—2008)港英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中时间指示语的用法。研究发现,过去时间指示语在回归前港英政府的施政报告中用于建构“正面的香港人与英国人的共同历史”,而在回归后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中建构“负面的香港被殖民的历史”;将来时间指示语在回归前港英政府的施政报告中所建构的香港的未来是短暂的、不确定的,而在回归后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中所建构的香港和中国的未来则是正面的、稳定的;绝对时间指示语“1997年”在回归前港英政府的施政报告中建构的是负面的“1997年事件”,而在回归后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中建构的则是正面的“1997年的回归”。研究认为,身份可以通过语言得到建构,时间指示语的使用就是一种身份建构策略,通过分析时间指示语的使用可以揭示身份的历时建构,为身份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王加林陈建平
关键词:时间指示语身份话语建构批评话语分析
可及性等级假设与英语关系分句的习得
2007年
本文试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关系分句结构的不同入手,分析了英语关系分句是中国学生习得的一个难点,从语料库中获取中国大学生习得英语关系分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英语关系分句的习得与可及得性等级假设存在正相关,但假设中的间接宾语关系分句和所属格关系分句的分类存在问题,假设必须进行修改才具科学性。
王加林
关键词:关系分句习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