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琳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标志
  • 3篇生物学标志物
  • 3篇慢性病
  • 3篇老年
  • 3篇急性肾损
  • 3篇急性肾损伤
  • 3篇标志物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老年人
  • 2篇共病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脏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王俊琳
  • 5篇严玉澄
  • 4篇倪兆慧
  • 4篇钱家麒
  • 4篇陆任华
  • 4篇刘建平
  • 4篇吴青伟
  • 4篇张伟明
  • 2篇戴慧莉
  • 2篇李雯妮
  • 2篇徐晓萍
  • 2篇方燕
  • 2篇金玉华
  • 2篇张春炳
  • 2篇张敏芳
  • 2篇胡耀敏
  • 2篇车妙琳
  • 2篇郝明秀
  • 2篇山洁慧
  • 2篇葛丽娜

传媒

  • 2篇家庭用药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脉养心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病贫血患者铁调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通脉养心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伴慢性病贫血(ACD)患者铁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0例年龄≥40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病贫血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人,分别服用通脉养心丸(II组)或未服用通脉养心丸(III组)。同时选取冠心病患者不伴有慢性病贫血40人为对照组(I组),该组患者服用通脉养心丸。观察比较三组服药8周前后的血铁调素及血红蛋白、铁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前,II、III组的血Hepc水平均明显高于I组(P<0.05)。8周治疗后,II组患者血Hepc表达明显下降,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余两组血Hepc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组、III组血Hepc水平显著高于I组(P<0.05),III组的血Hepc水平显著高于II组;III组患者的Hb水平明显低于I组、II组(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能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病贫血患者的铁调素水平,提高该类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病贫血患者,尤其是轻度贫血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李雯妮张春炳王俊琳葛丽娜山洁慧李敏刘建平
关键词:慢性病贫血铁调素通脉养心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筛查。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用药数、共病数、有无骨质疏松症、有无吸烟史等),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铁蛋白、维生素D、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计算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采用InBody S10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检测仪进行人体成分测试,记录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相位角(phase angle,PhA)。部分患者接受握力测量。肌肉质量减少采用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推荐的SMI值(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进行诊断。根据测定的SMI值将患者分为肌肉质量正常组与肌肉质量减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因素预测肌肉质量减少的价值。结果·共入组慢性病共病患者359例,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33例;肌肉质量正常组241例,肌肉质量减少组118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发生率为32.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36,95%CI 1.013~1.060)、共病数(OR=1.117,95%CI1.025~1.217)、aCCI(OR=1.123,95%CI 1.031~1.222)、高密度脂蛋白(OR=3.688,95%CI 2.065~6.622)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正相关,BMI(OR=0.514,95%CI 0.443~0.597)、PhA(OR=0.195,95%CI 0.126~0.303)�
王俊琳郝明秀唐吟菡吴芸芸金玉华胡耀敏
关键词:肌肉质量相位角老年人
老年人急性肾损伤的特点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结构和功能的老龄化,肾脏的自身调节能力下降,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2]。AKI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老年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王俊琳严玉澄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老年人肾脏替代治疗肾脏结构老年患者
肾科医生会诊时的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对预测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生物学标志物在预测住院期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请肾脏科医生会诊的AKI患者103例为对象。在会诊确诊AKI时留取患者的血和尿标本。ELISA法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同时记录患者的基础Scr(bScr)、会诊时的Scr(cScr)和最高Scr(pScr)。随访会诊后28d时的患者预后和肾脏预后。比较存活和死亡患者之间以及肾脏存活和丢失患者之间各标志物的水平,并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标志物预测患者死亡、肾脏丢失以及需行肾替代治疗(RR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AKI定义为会诊前48h内Scr较基础值升高≥50%。结果(1)103例住院AKI患者,平均年龄(54.28±19.05)岁,男女比例1.86:1。(2)会诊后28d患者病死率为25.2%。死亡和存活患者的bScr、cScr和pScr均相似,但会诊时的尿NGAL水平在死亡患者中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47.00(31.59—221.87)mg/L比22.43(6.48—89.77)mg/L,P=0.0011,而血CysC、尿IL-6、尿IL-18和尿NAG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NGAL是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1,95%CI1.004~1.018,P=0.001),尿NGAL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723。(3)会诊后28d患者的肾脏丢失率为20.4%。肾脏存活和丢失患者的bScr、cScr和pScr值均相似,但会诊时肾脏丢失患者的尿NAG、尿IL-6、尿NGAL和尿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肾脏存活患者。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尿IL-6是预测肾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6,95%CI1.009~1.105,P=0.018),其AUC为0.705。(4)会诊后28d患者行RRT治疗率为46.6%,行RRT时间距离�
陆任华严玉澄车妙琳王俊琳吴青伟徐晓萍戴慧莉张伟明倪兆慧钱家麒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生物学标志物肾替代治疗
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生物学标志物在鉴别急性肾损伤(AKI)病因和明确肾损伤部位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AKI住院患者103例,根据AKI病因,将患者分为肾前性AKI(PRE组,34例)、肾后性AKI(POST组,9例)和肾实质性AKI(60例),肾实质性AKI根据肾损伤部位,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31例)、急性肾小球和肾小血管性损伤(AGV组,15例)、急性肾间质性损伤(AIN组,1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IL-6和IL-18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采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水平,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酸碱度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检测随机尿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生物学标志物的水平,并应用ROC曲线的AUC评价各生物学标志物对诊断AKI病因和明确肾损伤部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TN组、AGV组、AIN组和POST组患者的sCr水平均显著高于PRE组(P值均〈0.05)。PRE组的sCysC水平显著低于肾实质性AKI患者(P〈0.05),ATN组的sCysC水平显著高于PRE组(P〈0.05),AIN组和POST组的s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ATN组和AGV组(P值均〈0.05)。PRE组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ATN组和AGV组(P值均〈0.05),ATN组和AIN组的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AGV组(P值均〈0.05)。PRE组和AIN组患者的尿IL-6水平均显著低于ATN组(P值均〈0.05)。AGV组、AIN组和POST组的尿NGAL水平均显著低于ATN组(P值均〈0.05)。在接受肾脏活组织检查的肾质性AKI患者中,AIN组的sCysC水平显著低于ATN组和AGV组(P值均〈0.05),AIN组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AGV组(P〈0.05),ATN组和AIN组的尿NAG水平均显著低于AGV组(P值均〈0.05),AGV组和AIN�
陆任华严玉澄车妙琳王俊琳吴青伟徐晓萍戴慧莉张伟明倪兆慧钱家麒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病因生物学标志物
测血压要分“男左女右”吗
2015年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测量血压需要分“男左女右”吗?左右上肢的血压值有区别吗?其实我们临床上测量血压并没有“男左女右”的规定,一般多选择右上肢测量血压。正常人右上肢血压较左上肢稍高,相差达5-10毫米汞柱;下肢血压较上肢高,相差可达20-40毫米汞柱。
王俊琳刘建平
关键词:测血压右上肢上肢血压下肢血压血压值左上肢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俊琳严玉澄陆任华方燕张敏芳吴青伟张伟明倪兆慧钱家麒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情况调查
王俊琳严玉澄陆任华方燕张敏芳吴青伟张伟明倪兆慧钱家麒
住院患者慢性病共病现状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病共病的现状及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加强共病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实施全程、全方位的共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2045例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患病情况等资料,分析慢性病及共病的流行病学患病分布特征。结果·调查人群慢性病发生率为99.6%,共病患者占94.2%。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43.68%)、糖尿病(24.81%)、恶性肿瘤(21.48%)、高脂血症(18.38%)和冠心病(11.99%)。其中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共病患者中,合并5种慢性病的患者比例最高(11.99%),其次为合并7种慢性病(10.26%)、6种慢性病(10.04%)。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50~59岁的患者共病发生率最高(27.78%)。合并2种慢性病的人群中,50~59岁的患者比例高达40.82%。男性患者发生共病的比例(95.37%)高于女性(93.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合并2种和5种慢性病的男性患者比例分别为70.41%和60.63%,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29.59%和39.37%)。其中冠心病与糖尿病、高血压与冠心病、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r=0.24,r=0.27,r=0.35,均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及共病患病率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共病数量明显增加。
郝明秀陈鸿伟王俊琳唐吟菡吴芸芸金玉华胡耀敏
关键词:老龄化共病慢性病流行病学
“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
2015年
尿中排出的糖,包括葡萄糖及微量乳糖、半乳糖、果糖、核糖等。临床关注的主要是葡萄糖,故一般尿糖检查均指尿葡萄糖。很多生理和病理情况均可引起尿糖变化,如饮食、药物、神经及内分泌、妊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非糖尿病性尿糖阳性。因此,初次发现尿糖阳性不必过度紧张,进一步查明病因才是关键。
王俊琳刘建平
关键词:非糖尿病性尿糖阳性葡萄糖半乳糖内分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