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洲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皮瓣
  • 2篇畸形
  • 2篇畸形矫正
  • 1篇大学医学中心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 1篇带蒂皮瓣修复
  • 1篇蒂皮瓣
  • 1篇动脉
  • 1篇序贯式
  • 1篇旋股外侧动脉
  • 1篇旋股外侧动脉...
  • 1篇血管皮瓣
  • 1篇血管吻合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移植术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王亚洲
  • 6篇康庆林
  • 5篇贾亚超
  • 5篇陈红浩
  • 3篇徐佳
  • 3篇柴益民
  • 2篇曾炳芳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效果与手术技术. 方法 2006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共12例,其中4例伴有跟腱损伤,修复缺损面积4.8cm×3.5 cm ~ 4.0 cm×10.0 cm.序贯式手术包括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足踝缺损,继发的供区再采用局部菱形带蒂皮瓣修复,不需要额外的植皮手术. 结果 移植的全部皮瓣共24个完全成活,手术时间平均约1h,随访6~16个月,移植皮瓣无臃肿、质地好,无片状的皮肤瘢痕,外形平整自然,无皱褶和色素沉着.踝关节伸屈功能均优于手术前,2例跟腱坏死者在皮瓣移植术后6~8个月再次接受肌腱移位手术,全部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论 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实用的手术方法,节省手术时间,避免了皮瓣供区植皮,修复效果好.
康庆林贾亚超王亚洲徐佳陈红浩龚子凌柴益民曾炳芳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软组织缺损
生物因子促进牵张成骨区骨生成与矿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种利用骨痂愈合机制产生新骨的内源性组织工程学技术。随着近几年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牵张成骨在矫正先天性肢体不等长、创伤后遗症,创伤性骨髓炎、肿瘤术后重建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促进牵张成骨区骨生成与矿化、缩短患者疾病的治疗周期已成为国内外矫形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生物因子促进骨生成与矿化的应用进行综述。
陈红浩康庆林贾亚超王亚洲
关键词:生物因子牵张成骨骨生成骨矿化
韩国高丽大学九老医院骨科进修见闻及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2014年1-7月,我赴韩国首尔九老医院(Guro Hospital)跟随国际知名的Ilizarov专家宋海龙(Hae-Ryong Song)教授专修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半年的进修生活使我受益良多。 一、医疗概况 九老医院是韩国高丽大学医学中心(Kore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KUMC)三大附属医院之一,位于首尔九老区,虽然1983年才建院,但发展迅猛,医院规模和影响力在首尔现已名列前茅。
王亚洲
关键词:进修ILIZAROV骨科大学医学中心畸形矫正肢体延长
McCune-Albright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回顾被引量:2
2015年
Mc Cune-Albright Syndrome(MAS)又称为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以皮肤咖啡斑、性早熟、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为特点。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呈散发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2014年6~7月,本科分别收治了2例Mc 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陈红浩康庆林贾亚超王亚洲
关键词:ALBRIGHT综合征外固定支架矫形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移植术
[目的]: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为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洞穿伤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依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其在股直肌两侧肌间隙中固有的皮肤穿支,设计同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
陈红浩康庆林柴益民贾亚超王亚洲
关键词:外科皮瓣股动脉
Taylor空间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是在Ilizarov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特定的计算机程序,输入各项参数后执行程序,根据计算机生成的电子处方来调节相应的支撑杆,进行畸形矫正的外固定系统。该文就TSF在创伤骨折及创伤后遗症治疗、四肢畸形矫正、足踝畸形矫正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王亚洲徐佳康庆林
关键词:畸形矫正
转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基因预防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
2015年
目的 探讨局部转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基因预防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SDF-1α基因重组质粒.使用体质量300~350 g的SD大鼠60只,其中15只大鼠左下肢肌肉内分别注射重组SDF-1α质粒、空载质粒及生理盐水,注射前及注射后第3、7、14、28天,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SDF-1α水平;另外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注射重组质粒、空载质粒及生理盐水.注射后第7天,将所有大鼠左侧股动脉挤压离断后行端端血管吻合.术后15 min、30 min及2h,利用通畅实验检测吻合口是否堵塞;术后2h取吻合口股动脉标本采用HE染色、扫描电镜检测血栓形成情况,RT-PCR检测相关基因转录水平. 结果 大鼠下肢局部注射重组SDF-1α质粒后外周血SDF-1α水平短暂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术后2h,重组质粒组通畅率(60%)高于空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均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重组质粒组血栓堵塞面积百分比为(52.00±36.27)%,小于[生理盐水组(84.30±22.59)%和质粒对照组[(85.40±1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发现术后2h,重组质粒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提示重组质粒组血栓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转染SDF-1α基因能够抑制显微血管吻合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提高吻合口通畅率,可能与局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转录水平增高有关.上述结果为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
贾亚超陈红浩龚子凌王亚洲徐佳康庆林柴益民曾炳芳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血管吻合血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