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鑫
- 作品数:179 被引量:61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智能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智能鞋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智能鞋垫包括鞋垫顶层、生物可降解压电传感器和鞋垫底层,鞋垫顶层和鞋垫底层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鞋垫顶层设置鞋垫底层上方,生物可降解压电传感器设置于鞋垫顶层与鞋垫底层之间,...
- 马星晨张晓青牛文鑫戴瑛贺鹏飞张珂
- 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研究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3~15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处于Ⅰ~Ⅲ级的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包括治疗矫正衣及全方位动态运动器材结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个月,每周参与训练5 d,每天训练3 h。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和Peabody粗大运动评定量表(PDMS-2)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Peabody姿势项、Peabody移动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MFM和PDMS-2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短期内能达到核心稳定的疗效,为脑瘫儿童提供一种新颖有效的干预方法。
- 张蓓华宋伟栋严善钟肖震冯莉范佳堃高钟鸣牛文鑫
-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
- 不同载荷作用下头部生物力学响应仿真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建立符合解剖结构的人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多种载荷作用下头部生物力学响应。方法通过建立具有解剖结构的高精度头部有限元模型,颅骨采用能模拟骨折的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结合已发表的正面冲击颅内压实验、动态颅骨骨折实验、头部跌落实验结果,仿真再现实验过程中头部受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力学响应、颅骨骨折及头部不同速度下的跌落响应。结果前碰撞表现出冲击与对冲侧正-负颅内压分布,相近载荷下枕骨变形比前额、顶骨严重,跌落中速度越快损伤越大。结论建立精确解剖结构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模拟头部在冲击、跌落等载荷下的生物力学响应。通过量化接触力、颅内压力等参数来评价头部损伤风险,为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毛征宇李泽民牛文鑫蔡志华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颅骨骨折生物力学
- 影响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网性”的关键生物力学指标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寻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网性"的生物力学特征指标,为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和触网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化的建议。方法以3名网性优秀的运动员和6名网性较差的运动员作为受试者。对受试者进行网上最大能力空跳测试,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获取蹦床网面和受试者下肢关节运动学指标。
- 王乐军马爱迪龚铭新王钰婷邹凝祥牛文鑫
- 关键词:生物力学特征蹦床运动员下肢关节运动学指标生物力学指标
- B-30 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于跖筋膜切断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 在足部100多条韧带中,跖筋膜对足弓结构的维持作用最为显著.一方面,深入研究跖筋膜维持足弓的生物力学机理对平足症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临床上针对马蹄内翻足、慢性足跟痛等足部疾病经常采用跖筋膜切断的手术.在有...
- 牛文鑫杨云峰俞光荣丁祖泉
- 关键词: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模型平足症
- 文献传递
- 半刚性非对称结构踝护具的内翻防护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人体实验,对半刚性踝护具内翻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对该护具的内翻防护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14名男性志愿者进行平面与斜面着陆测试。平面着陆实验在不同高度(40 cm、50 cm、60 cm)及不同状态(裸足、弹性护具、半刚性护具)下进行,斜面着陆实验设置高度为40 cm,比较不同状态(裸足、弹性护具、半刚性护具)下的各项数据。利用Vicon三维动态捕捉系统收集运动学和地面反力数据。结果:平面着陆实验中,弹性护具组的最大内翻角度和最大外翻力矩最小(P<0.05)。斜面着陆中,半刚性护具组的最大外翻力矩最大(P<0.05),且最大内翻角度显著小于裸足(P<0.05)。两种着陆中最大内翻角速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平面着陆,斜面着陆下最大内翻角度、最大内翻角速度和最大外翻力矩均较大。结论:斜面着陆中,半刚性护具的最大内翻角度显著减小,表明其内翻防护性能较好;最大内翻角速度和最大外翻力矩能否作为护具内翻防护效果的评价参数有待进一步探讨。
- 李宇豪牛文鑫王璐关国平
- 一种智能颈部治疗装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颈部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械支撑及传动单元,以执行治疗动作;与机械支撑及传动单元连接的驱动单元,以为其提供驱动力;传感测试单元,以检测治疗对象的状态,以及与前述各单元均连接的控制...
- 孙远韬郭晨睿李晨钰李云生张氢王阳蒋旻霖赵震牛文鑫
- 文献传递
- 结构与材料退变影响股骨近端松质骨表观力学性能的生物力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明确股骨近端不同部位松质骨微观结构与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骨质疏松微观生物力学机制探索及诊断策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Micro-CT扫描健康股骨样本,在股骨近端选取5处具有不同结构的松质骨区域,通过阈值调整模拟各结构的骨质疏松退变过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评估松质骨表观力学性能,分析结构退变对表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骨小梁材料的软硬变化,分析组织水平材料力学性能对表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各处松质骨表观力学性能均随结构退变呈线性降低,但斜率不一。股骨头下部骨量较高(BV/TV=0.37),5%的骨量衰减仅造成表观弹性模量降低6.8%;而在骨量较低的股骨颈(BV/TV=0.15),5%骨量衰减所导致的表观弹性模量损失可达11.5%。对以上两结构,骨小梁弹性模量分别增强7.3%和13%即可使退变后结构的表观力学性能与退变前持平,但组织应力水平也随之提升。结论股骨近端松质骨的微观结构与材料性能对其表观力学性能有规律性影响。骨小梁材料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结构变化对表观力学性能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会增加骨小梁微损伤风险。股骨颈和大转子相比股骨头区域的松质骨对结构退变更敏感,监测这些部位的骨组织指标或能更早地识别骨质疏松症状。
- 冯成龙张珂占师甘宇雄相新昊牛文鑫
- 关键词: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研究松质骨骨小梁大转子
- 一种对抗躯干骨骼肌肉系统废用性病变的力学干预服装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抗躯干骨骼肌肉系统废用性病变的服装,服装包括力学功能区域和穿着舒适区域;服装与人体的力学交互作用起始于颈围线,经躯干,终止于大腿围线;力学功能区域根据其所发挥的力学功能分为横向支撑区域和纵向加压区域;横...
- 高晶张倩牛文鑫王璐
- 一种可穿戴智能颈部治疗装置开发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当前颈椎牵引器大都只能实现中立位或单一角度的牵引,不能实现变力、旋转、变角度等牵引功能的需要,且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提拉牵引疗法的可穿戴式智能颈部治疗装置。该智能颈部治疗装置包括机械支撑及传动单元、驱动单元、传感测试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肌电传感装置及力学信号的反馈,实现了以牵引为主附加旋转提拉功能,同时辅以热敷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疗效及牵引治疗的智能化程度。
- 孙远韬郭晨睿李云生牛文鑫
- 关键词:肌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