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蒂程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厌氧
  • 2篇厌氧氨氧化
  • 2篇脱氮
  • 2篇硝化
  • 2篇废水
  • 2篇氨氧化
  • 1篇代谢
  • 1篇短程脱氮
  • 1篇短程硝化
  • 1篇厌氧氨氧化污...
  • 1篇生物脱氮
  • 1篇水处理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污泥
  • 1篇聚磷
  • 1篇聚磷菌
  • 1篇克隆
  • 1篇扩增
  • 1篇活性污泥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作者

  • 4篇熊蒂程
  • 2篇李研
  • 2篇李军
  • 1篇刘伟岩
  • 1篇刘国洋
  • 1篇孙彦富
  • 1篇周康群
  • 1篇李军
  • 1篇贾晓珊
  • 1篇任金柱
  • 1篇李强
  • 1篇王春香
  • 1篇刘晖
  • 1篇李泽兵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株非发酵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代谢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系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B)并进行了功能菌的筛选及反硝化聚磷实验,考察了乙酸、PO43--P和NO3--N、PHB和糖原的变化,分析了厌氧和缺氧代谢模式以及PHB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分离到的YB菌株与脱氮副球菌属最相似,是一类非发酵的反硝化聚磷菌.厌氧阶段,YB菌株合成1mg的PHB释放0.11mg的P,作为非发酵菌,合成PHB所需要的能量ATP大部分来自聚磷酸盐的释放.缺氧阶段,YB菌株分解1mg的PHB聚集0.15mg的P,PHB分解产生的ATP多用于聚磷过程;与以前报道的聚磷菌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的代谢模式不同.厌氧阶段聚磷酸盐的释放将影响PHB的合成,进一步影响反硝化聚磷效果,因此认为应重点跟踪△P/△PHB和△NO3--N/△PHB,而不是△P/△COD、△NO3--N/△COD或者△P/△NO3--N.
刘晖孙彦富贾晓珊李军周康群熊蒂程区向东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非发酵菌
短程脱氮和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研究生物脱氮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对于研究生化反应的机理、污染物降解和转化途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PCR-DGGE及分子克隆技术研究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生物脱氮处理工艺的机理和理解...
熊蒂程
关键词:短程脱氮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分子克隆废水处理
厌氧氨氧化污泥16S rDNA-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为了优化以厌氧氨氧化污泥DNA为模板的16S rDNA-PCR反应体系,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影响其PCR体系的模板DNA用量、引物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Mg2+用量、dNTP用量和循环次数6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
李军熊蒂程李泽兵李研王春香任金柱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基因扩增
A/O—MBR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A/O—MBR工艺处理模拟高氨氮农药生产废水,考察了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通过对pH值、温度、DO的控制实现了短程硝化,并研究了该过程的影响因素。A/O—MBR工艺在25~28℃、pH值为7.5~8.5、进水氨氮为120~1 500 mg/L、DO为2.5 mg/L时具有较为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平均为58.9%,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3.2%。维持其他参数不变,当DO为1.5 mg/L时短程硝化效果最好,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在90%以上,但对氨氮的去除率降至87.5%。
李强李军李研熊蒂程刘国洋刘伟岩
关键词:短程硝化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