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正极
  • 11篇正极材料
  • 10篇电池
  • 10篇锂离子
  • 9篇锂离子电池
  • 9篇离子
  • 9篇离子电池
  • 4篇电池正极
  • 4篇电池正极材料
  • 4篇LIFEPO
  • 4篇LIFEPO...
  • 4篇掺杂
  • 3篇钴酸锂
  • 3篇锂离子电池正...
  • 3篇锰酸锂
  • 3篇尖晶石
  • 3篇改性
  • 3篇LIMN2O...
  • 2篇电压
  • 2篇锂离子二次电...

机构

  • 12篇湖南有色金属...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湖南美特新材...

作者

  • 17篇熊学
  • 6篇戴永年
  • 5篇涂文
  • 5篇李碧平
  • 4篇朱贤徐
  • 3篇易惠华
  • 2篇刘露
  • 2篇李伟宏
  • 2篇廖文明
  • 2篇唐朝辉
  • 2篇陈燕彬
  • 2篇汤志军
  • 1篇陈海清
  • 1篇刘军
  • 1篇樊玉川
  • 1篇姚耀春
  • 1篇朱果
  • 1篇许芳艳
  • 1篇梁风
  • 1篇王志坚

传媒

  • 5篇湖南有色金属
  • 3篇电池
  • 2篇材料导报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云南化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制备方法综述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六氟磷酸锂的一些制备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优缺点分析。认为近年采用有机物做溶剂的制备方法明显优于以往方法,将是今后工艺开发的最佳方向。
熊学戴永年李伟宏刘露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
尖晶石LiMn_2O_4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掺杂是目前改善LiMn2O4正极材料性能的主要途径。结合容量衰减原理,综述并分析了掺杂各种阳离子、阴离子及复合掺杂分别对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阴阳离子的复合掺杂是改善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
熊学涂文陈燕彬
关键词:正极材料LIMN2O4掺杂
钒元素微量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单一温区一次烧结合成工艺,在工业窑炉中成功合成了尖晶石锰酸锂。用XRD和SEM、激光粒度仪和比表面测定仪对合成的正极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软包装全电池对合成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为不含杂相的立方尖晶石结构,比表面积0.2~0.8 m2/g,晶格常数a=0.823~0.824 nm;形貌为由直径大于1.0μm的近八面体形一次颗粒团聚形成的二次颗粒;应用所合成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制作全电池,正极片压实密度达到2.8 g/cm3以上,首次放电容量在108 mA.h/g以上。
刘爱强李碧平熊学凃文
关键词:尖晶石锰酸锂掺杂固相合成
基于量子化学原理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陈海清刘军李碧平樊玉川朱果许芳艳陈燕彬朱贤徐王志坚熊学涂文汤志军
锂离子电池是综合性能最好、最具发展前途的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在小型移动电源、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锂离子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其性能指标在锂离子电池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项目在现有固相合成法...
关键词: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储能电池
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被引量:13
2008年
LiFePO4以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和无毒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是非纳米LiFePO4的电子导电率低及扩散系数小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而纳米电极材料以其特有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合成纳米级LiFePO4的不同方法及所得材料的对电化学性能和相关机理,以及纳米LiFePO4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
梁风戴永年易惠华熊学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纳米材料
固相法合成大颗粒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固相法一次合成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研究了掺杂V及合成时间对材料的影响;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分析。相对于未掺杂的材料,在850℃下保温12h合成的掺杂V的LiMn2O4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光滑的颗粒表面,粒径增至16.76μm,比表面积减至0.258m^2/g;以0.5C在3.0-4.3V充放电,25℃和55℃时循环3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提高了2.86%和4.13%。
熊学李碧平朱贤徐涂文
关键词:正极材料大颗粒掺杂
包覆碳对LiFePO_4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二步固相法在750℃2、4 h的条件下合成了纯相的和包覆碳的LiFePO4锂离子正极材料,研究了包覆碳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iFePO4/C正极材料具有更小的粒径和更紧密的颗粒分布,其中包覆碳为5%的材料电化学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有129.6 mAh/g,分别以0.2mA和1.0 mA的电流充放电循环10次后其比容量保持在120.7 mAh/g和92.0 mAh/g,保持率分别达100.9%和95.2%。
熊学戴永年陈海清李碧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一种可快充的长寿命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充的长寿命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以Li<Sub>2</Sub>CO<Sub>3</Sub>和Co<Sub>3</Sub>O<Sub>4</Sub>为原料,并添加掺杂元素M,加入...
李碧平熊学唐朝辉朱贤徐涂文刘志立汤志军米成陈漾
文献传递
锂离子二次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7年
叙述了二次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原理、特点,介绍了金属茂化合物、聚吡啶络合物、二甲羟基苯衍生物等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和联苯、二甲苯、环己苯等电聚合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并对过充保护添加剂的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电聚合添加剂、氧化还原添加剂和其他保护装置的联合使用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熊学戴永年李伟宏刘露
关键词:锂离子二次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
高压实密度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将Ni_(0.5)Co_(0.2)Mn_(0.3)(OH)_2前驱体、碳酸锂与H_3BO_3按一定配比高效混合,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高压实密度LiNi_(0.5)Co_(0.2)Mn_(0.3)O_2粉体正极材料,探讨H_3BO_3添加量对正极材料物理性能、极片压实密度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材料的物理性能,将正极材料制作成软包装全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H_3BO_3具有助熔作用;能增加一次粉体正极材料颗粒的粒径,并提高颗粒致密度,对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但对正极材料粒径、pH、比表面积及振实密度等产生影响。将H_3BO_3添加量为0.6%(质量分数)时制备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制成正极片后,其极限压实密度最高达到3.9 g/cm^3;与采用常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制成的正极片(压实密度≤3.5 g/cm^3)相比,其体积能量密度提高约11.4%;0.5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64(mA·h)/g,1C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2.22(mA.h)/g,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99%,其综合电化学性能优于常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
陈漾唐朝辉熊学李碧平刘志立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