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中奎

作品数:46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7篇胶质
  • 6篇肿瘤
  • 6篇小鼠
  • 6篇超声
  • 5篇多巴
  • 5篇胶质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微泡
  • 3篇多巴胺
  • 3篇多糖
  • 3篇鱼藤
  • 3篇造影
  • 3篇造影剂
  • 3篇细胞肺癌
  • 3篇细胞瘤
  • 3篇纤维化
  • 3篇小细胞

机构

  • 23篇绍兴第二医院
  • 19篇绍兴文理学院
  • 8篇绍兴市人民医...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连云港市第四...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作者

  • 44篇熊中奎
  • 9篇夏国园
  • 9篇郎娟
  • 7篇王思本
  • 6篇胡雅儿
  • 5篇夏宗勤
  • 4篇徐国英
  • 3篇董梁
  • 3篇朱胜裕
  • 3篇许刚
  • 3篇夏瑞明
  • 3篇何本振
  • 3篇孙建刚
  • 3篇江珍珍
  • 2篇陈建荣
  • 2篇李岱
  • 2篇余忠强
  • 2篇郑国平
  • 2篇胡仙华
  • 2篇钱国英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小鼠经皮下注射MPTP及腹腔注射丙磺舒建立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开始1周后,ZMR低剂量组给予ZMR 10 mg.kg-1.d-1,ZMR高剂量组给予ZMR 26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 d。各组小鼠分别进行Rotarod行为学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LISA法测定纹状体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ZMR低剂量和高剂组的Rotarod行为学得分分别提高20.6%和23.8%(P<0.05);黑质TH阳性细胞分别增加104.1%和228.8%(P<0.05);纹状体G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99.0%和125.5%(P<0.01),纹状体B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76.8%和80.2%(P<0.01)。结论ZMR提高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纹状体GDNF和BDNF蛋白水平,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改善小鼠运动能力。提示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熊中奎许刚夏宗勤胡雅儿
关键词:多巴胺神经元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酪氨酸羟化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介绍了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与具体实践过程,即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注重教学效果评价,从而逐步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
熊中奎夏国园孙建刚余忠强夏瑞明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体外MPP^+诱导胚胎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1-甲基-4-苯基-l,2,3,6-四氢吡啶离子(MPP+)诱导的胚胎大鼠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模型,为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胚胎SD大鼠(孕14~15 d)中脑DA神经元7 d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含1%B27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在此基础上前者加入MPP+使终浓度达到10μmol/L,均继续培养48 h。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突起长度。结果在放大倍数(×100)视野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脑TH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为(351.5±32.7)、(538.0±58.7)个,P<0.01;在放大倍数(×200)视野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脑TH阳性神经元突起长度分别为(121.6±6.1)、(246.9±11.3)μm(P<0.001)。结论 MPP+体外诱导可成功建立胚胎大鼠中脑DA能神经元模型,此为PD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
龚超超郎娟熊中奎
关键词:多巴胺神经元中脑
灵芝多糖的抗氧化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活性氧在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灵芝多糖是从中药灵芝中分离出的一种多糖,众多研究发现灵芝多糖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发挥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内脏系统等疾病的保护或治疗作用。
董方亮夏国园熊中奎
关键词:灵芝多糖抗氧化
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来评价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自拟的睡眠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睡眠良好、一般、较差分别占总人数的17.68%,27.70%,54.62%,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偏食(单食肉或食素等)、吸烟、情绪低落、失眠、服用药物等,其中不良情绪对睡眠影响最大。睡前保持平静心态、早睡早起、午睡习惯、经常参加文体锻炼及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对睡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者比例较高,需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开展睡眠保健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睡眠质量。
叶猛飞丁春丽俞瑶瑶钱吴丹冯文建张挺张恒熊中奎邢海燕刘正
关键词: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吸烟
加味麻杏石甘汤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所致放射性肺炎29例被引量:10
2020年
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0%以上,对于不适宜手术的ⅢA或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单纯放疗或化疗[1]。放射性肺炎是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之一[2]。严重的放射性肺炎不仅阻碍放疗剂量的提高,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有明显优势[3]。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的影响。报告如下。
周晓娜骆学新熊中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麻杏石甘汤
认知行为干预对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与入院时以及出院时采用BAI、BDI、CD-RISC以及SCSQ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1)出院时两组BAI评分(35.6±6.6分,42.8±7.5分)、BDI评分(30.1±5.8分,36.8±5.5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B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时两组CD-RISC评分(69.2±6.6分,55.8±6.9分)、SCSQ评分(49.4±6.8分,40.8±6.2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CD-RISC、SCS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缓解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弹性,改善应对方式。
杨维萍熊中奎陈遐林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焦虑抑郁心理弹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晚期鼻咽癌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2020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1例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EBV抗体阳性的巨大原发灶晚期鼻咽癌青年患者,经诱导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联合奈达铂注射剂)、根治性放疗(PGTV DT=6974cGy/32f/49d,PTV1 DT=6016cGy/32f,PTV2 DT=5264cGy/28f)、辅助化疗和维持化疗后疾病完全缓解。
郎娟熊中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鼻咽癌EPSTEIN-BARR病毒化学治疗免疫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020年
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疗效预测和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GBM的生物标志物有以下4类:经典标志物、循环标志物、基因标签和其他。鉴于GBM的高度侵袭性和复杂性,临床上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可用于预后和预测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尤其是可用于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熊中奎郎娟王思本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早期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从功能影像学角度对帕金森病(PD)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磁共振波谱(MRS)等为代表的功能成像技术,可显示脑血流、代谢、神经递质、转运体和受体改变,对PD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优越性。
方雪丹林微微熊中奎
关键词:帕金森病影像学诊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