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渗出性皮炎的综合性诊治措施被引量:3
- 2007年
-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常发生于哺乳仔猪和保育期的断奶仔猪。该病由猪葡萄球菌引起,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与季节、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猪群感染疥螨的程度,以及母猪群的免疫力等有关。哺乳仔猪当中该病通常为零星发生,不会对大群造成影响。但在初产青年母猪的仔猪和断奶仔猪当中,该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2006年5-8月份,笔者在接听“农业信息入户工程”咨询电话中,接诊有十多例猪皮肤病病例,其中7例确诊为猪渗出性皮炎。后经回访,按笔者提供的治疗措施,节省开支,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李新韩立潘伟
- 关键词:渗出性皮炎猪油诊治哺乳仔猪葡萄球菌
- 猪肺炎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2010年
- 猪肺炎支原体病是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病,在猪场广泛流行。各种性别、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过去.该病单一感染多呈慢性经过.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而体温和食欲没有明显变化。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由于流行的广泛性、长期性和消耗性.而使生长停滞.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现在,肺炎支原体常与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 刘辉潘伟李永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病猪场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慢性呼吸道病伪狂犬病病毒
- 牛乳体细胞数影响因素、控制及牛群管理
- 2014年
- 1体细胞数概念、影响及检测方法
生鲜乳中体细胞数(SCC),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8%~99%,其他1%~2%的体细胞是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其数量反映了牛乳产量、质量及牛体的健康状况。当乳腺被感染或受机械损伤后,体细胞会上升。
- 王学君李梅石太亮刘辉潘伟
- 关键词:体细胞数影响因素牛乳牛群管理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总数
-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营养调控措施
- 2012年
- 乳脂率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生鲜乳收购检验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以质论价的今天,因乳脂率偏低而被乳企压价甚至拒收的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奶农的养殖效益。影响乳脂率的因素较多,本文从饲料营养和饲喂技术方面探讨提高奶牛乳脂率的调控措施。
- 王学君刘庆华赵戬郭建潘伟
- 关键词:奶牛乳脂率营养调控措施
- 如何提高奶牛繁殖率被引量:1
- 2007年
- 1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在饲养管理中,营养不足与过量均可引起繁殖疾病。如产前、产后喂给奶牛的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不足均可导致子宫恢复延迟,继发子宫炎症,造成卵巢机能不全;维生素A、维生素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可使母牛长期不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排卵、受精卵着床困难,胚胎早期死亡等情况发生;粗纤维不足除可导致代谢病以外,还可造成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各种营养成分的给予量都要根据奶牛的品种及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要量来调整。
- 万兴超张玲潘伟
- 关键词:奶牛繁殖率卵巢机能不全微量元素缺乏胚胎早期死亡子宫炎症
- 当前形势下如何防治鸡的常见病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养鸡业发展迅速,目前鸡蛋产量和养鸡存栏数均居世界首位。在畜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鸡大国。但集约化、规模化养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也大大提高。疾病一旦侵入鸡体,将会在鸡群中蔓延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杨俊忠潘瑞华潘伟李永
- 关键词:规模化养鸡鸡蛋产量鸡病产蛋下降综合症卫生防疫制度集约化养鸡场
-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营养调控措施
- 2012年
- 乳脂是乳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乳品收购质量检验的主要指标.乳脂率低被降价甚至被拒收。常常困扰奶农。乳脂与乳蛋白的比率即脂蛋比介于1.12~1.36之间。脂蛋比低于1.12%时.可能是瘤胃功能不佳.代谢紊乱,饲料组成等有问题的指示性表征。影响乳脂率主要因素有日粮结构、饲料营养、饲料物理形态、饲喂方法、遗传品质、瘤胃健康状况、乳房的健康状况等。笔者仅在饲料营养和饲喂技术方面讨论提高奶牛乳脂率的调控措施。
- 王学君刘庆华张林刘从林潘伟
- 关键词:营养调控措施乳脂率奶牛瘤胃功能饲料组成乳蛋白
- 现代化牧场规划设计问题与建议被引量:3
- 2014年
- 良好的规划设计是现代牧场健康盈利的先决条件。牧场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没有正确合理地规划设计,不仅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后患无穷。由饲养管理不顺畅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每天都在发生,直到你不能承受。当你决定对其进行改造的时候,你会发现木已成舟,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
- 周永亮王学君王晓佩李梅刘丛林潘伟
- 关键词:规划设计动物福利阶段饲养畜群饲料来源疫病传播
- 鸡嗜内脏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制
- 2003年
- 潘伟崔金良张建光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防制
- 奶牛乏情的针对性治疗措施被引量:2
- 2007年
- 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的现象较常见。如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对14月龄以上的不见发情症状的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等措施,使其恢复性机能。
- 王淑梅胡秋霞李永潘伟
- 关键词:奶牛乏情生殖激素不发情产犊间隔发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