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艳娟
- 作品数:68 被引量:6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肝细胞癌手术前后肠道菌群变化与术后肝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手术前后肠道菌群变化与术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72例HCC患者手术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双歧杆菌/肠杆菌(B/E)<1表示肠道菌群失调,采用生化分析法检测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扩增产物的融解曲线均呈单峰,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构建的标准曲线均达到定量标准。HCC术前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低于肠杆菌(P=0.000),菌群失调发生率为81.9%(59/72)。与术前相比,术后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P=0.020),肠杆菌的相对丰度升高(P=0.011),B/E进一步降低(P=0.001);菌群失调发生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相关分析显示,术后双歧杆菌与术后第3、5天的谷丙转氨酶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4、-0.264,P分别为0.048、0.025)。结论HCC术前存在菌群失调,表现为主要有益菌双歧杆菌减少和主要条件致病菌肠杆菌增加,术后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术后双歧杆菌的变化与肝功能有关。
- 周凯妃滕艳娟陈似霞唐雯帧邱洁净莫新少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肠道菌群双歧杆菌肠杆菌
- 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对肝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对肝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肝胆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术后肌力等级、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疲劳评分、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等指标给予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腹胀评分均短于/低于对照组(均P <0. 05),干预组患者首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能有效促进肝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
- 王艳乐莫新少滕艳娟黄楚青
- 关键词:肝癌术后个性化康复运动胃肠功能
- 肝癌开腹术后急性疼痛特点及镇痛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开腹肝癌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的特点及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1~6月择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手术的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1周内疼痛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依据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为良好和欠佳,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的因素。结果:开腹肝癌术后1周内约81.40%的疼痛发生于术后4 d内,60.60%的疼痛发生在夜间。131例患者中,68例(51.91%)镇痛效果良好,63例(48.09%)镇痛效果欠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长、年龄、预防性镇痛的种类数目、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是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的因素。手术时长与术后镇痛效果呈负相关关系(P<0.05),年龄、预防性镇痛的种类数目、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镇痛效与术后镇痛效果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开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多发生于术后4 d内,且具有一定的时辰规律,以夜间多发。对于肝癌开腹患者术后需要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尤其是对于手术时间长且首次手术的年轻患者。
- 杨彦芳滕艳娟王继龙
- 关键词:肝癌术后疼痛镇痛效果
- 广西京族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及饮食行为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我国广西东兴地区京族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情况及饮食行为状况,探讨CKD患者合理的干预方法与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采取完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抽取京族居民650人,其中资料完整的有610人,内容包括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西京族人群CKD患病率为15.3%,肾脏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较低,饮食不均衡的居民所占比例较大。结论京族人群对CKD的认知水平及饮食结构亟待提升和改善,医务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教育,提出合理干预措施以减少CKD的发生和发展。
- 陈伟黄燕林滕艳娟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
- KAP模式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分析知信行(KAP)模式健康教育对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术后早期活动进行知信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第2日下床活动完成率和术后第3日下床活动次数高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杨彦芳滕艳娟欧梅芳
-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肝癌
- 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肝胆外科实习的37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运用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进行带教,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肝胆外科的39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前的考核结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健康教育能力、病情汇报能力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实现了对临床护理教学全程持续的控制和管理,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 杨彦芳滕艳娟钟丽周丹杨显红
- 关键词:肝胆外科临床教学
- 联合肝右静脉结扎的ALPPS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联合肝右静脉结扎的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ALPPS)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肝癌)的疗效。方法患者男,38岁,体重53kg,因“右上腹胀痛半月余,检查发现肝占位6d”入院。肝脏超声造影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右半肝巨块型肝癌合并肝右静脉癌栓形成,BCLC分期C期,原发性肝癌中国分期Ⅲa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行联合肝右静脉结扎+ALPPS。第一期手术分离左、右半肝,结扎门静脉右支及肝右静脉。二期切除右半肝。结果一期手术时间414min,术中出血量200ml,术中未输血。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积液,予特利加压素配合口服利尿药后好转。术后第7天左半肝体积增长至530ml,占标准肝脏体积的56%,术后第18天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时间240min,术中出血量500ml,输注红细胞2U。Clavien-Dino并发症分级Ⅰ级,主要并发症为腹腔积液,予以护肝、输注白蛋白、利尿后好转。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联合肝右静脉结扎的ALPPS为合并肝右静脉癌栓、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案参考。
- 陆开艺徐邦浩王继龙梁立洲卢婷婷张灵黄福灵曾晶晶郭雅滕艳娟彭民浩文张
- 关键词:肝切除术栓塞和血栓形成
- 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75例中青年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应对方式会影响中青年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医护人员应注重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黄柳黄燕林郭阳化滕艳娟李浩宇
- 关键词:中青年腹膜透析疾病不确定感
- 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疲乏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情稳定的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有氧运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6 min步行测试(6MWT)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疲乏量表(FS-14)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6MWT距离和FS-14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6MWT距离和FS-14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6MWT距离和FS-14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疲乏程度。
- 黄柳黄燕林李建英滕艳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有氧运动下肢运动功能疲乏
- 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术后发生难治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建立肝切除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χ^(2)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617例肝切除术病人中,54例(8.8%)病人发生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OR=1.985,95%CI(1.071,3.681)]、手术时间≥234 min[OR=1.986,95%CI(1.031,3.828)]、开腹手术[OR=7.927,95%CI(1.876,33.494)]、术中出血量≥300 mL[OR=2.934,95%CI(1.488,5.785)]是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5.953,P=0.652;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0.719,0.832]。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医务人员术后早期筛查高危病人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提供参考。
- 谢远喜邱洁净唐雯桢滕艳娟陈似霞莫新少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难治性胸腔积液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