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浩

作品数:100 被引量:13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电子电信
  • 25篇理学
  • 18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5篇激光
  • 53篇飞秒
  • 52篇脉冲
  • 32篇飞秒激光
  • 17篇激光器
  • 16篇激光脉冲
  • 15篇钛宝石
  • 15篇飞秒脉冲
  • 14篇啁啾
  • 14篇啁啾脉冲
  • 14篇啁啾脉冲放大
  • 14篇脉冲放大
  • 11篇光学
  • 10篇展宽
  • 10篇飞秒激光脉冲
  • 9篇等离子体
  • 9篇锁模
  • 8篇色散
  • 8篇阿秒
  • 8篇宝石激光器

机构

  • 100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西安电子科技...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松山湖材料实...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北京无线电计...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市眼科学...

作者

  • 100篇滕浩
  • 89篇魏志义
  • 35篇王兆华
  • 27篇韩海年
  • 23篇张杰
  • 11篇朱江峰
  • 10篇王鹏
  • 9篇刘成
  • 9篇赵研英
  • 9篇贺新奎
  • 9篇沈忠伟
  • 8篇杜强
  • 8篇张伟
  • 7篇张炜
  • 7篇李玉同
  • 7篇何鹏
  • 7篇刘阳阳
  • 6篇赵环
  • 5篇陈黎明
  • 5篇吕铁铮

传媒

  • 25篇物理学报
  • 5篇物理
  • 5篇中国激光
  • 3篇量子电子学报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中国科学(G...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2000年全...
  • 1篇2002年全...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2007年中...
  • 1篇2007年先...
  • 1篇CCAST“...
  • 1篇CCAST“...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4
  • 5篇2003
  • 11篇2002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射式棱栅对展宽器用于啁啾脉冲放大激光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啁啾脉冲放大(CPA)系统中,脉冲的展宽是实现安全有效放大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由色散棱镜与光栅组合而成的反射式棱栅对展宽器.并利用光线追迹法对色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棱栅对为展宽器和ZF7玻璃材料为压缩器的下啁啾(down-chirped)脉冲放大系统中的色散比较传统的上啁啾脉冲放大系统,结果表明棱栅对可以同时提供负的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这样能更好地补偿放大器中材料的高阶色散,从而获得近傅里叶变换极限的压缩脉冲.此外以块材料作为压缩器不仅提高了传输效率,而且简化了实验装置,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这样的展宽压缩组合在高重复频率的飞秒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具有明显优势.
郭淑艳叶蓬滕浩张伟李德华王兆华魏志义
关键词:啁啾脉冲放大色散飞秒脉冲
超短脉冲激光特性的FROG诊断研究
针对超短脉冲激光特性的诊断测量,人们发明了许多测量方法。本文着重对FROG诊断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建立了一套FROG诊断设备,并用其对我们自建的飞秒激光器进行了诊断分析,给出了关于该激光器输出激光的脉冲...
王兆华魏志义滕浩王鹏张杰
关键词:迭代计算飞秒激光自相关
文献传递
啁啾脉冲多通预放大技术研究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共焦多通道预放大技术,研究了放大能量与放大次数的关系。仅用35mJ的泵浦能量就得到8mJ的放大啁啾脉冲能量输出,相对应的种子脉冲增益为1.6×10,能量提取效率为23%。
滕浩夏江帆魏志义张杰
关键词:飞秒激光脉冲啁啾脉冲放大钛宝石激光
文献传递
飞秒激光脉冲的高对比度放大研究及进展
本文介绍了高对比度(1010)的数百TW量级超强激光装置的设计理念,其采用双啁啾脉冲放大(DCPA)及飞秒光参量放大(OPA)组合的设计,分析了激光种子源的等级。实验中在接近满功率运转的泵浦下,稳定的放大能量约46.1J...
魏志义王兆华刘成沈忠伟张青滕浩马景龙韩海年
关键词:飞秒激光脉冲
文献传递
采用多通腔望远镜谐振腔结构的10MHz重复频率飞秒钛宝石激光器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在钛宝石激光腔内引入望远镜长腔系统增加腔长,实现了重复频率低到10MHz的飞秒激光振荡,在5W的抽运功率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200mW、单脉冲能量20nJ的稳定输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腔内不同色散情况下的输出脉冲光谱和脉宽特性,结果表明在腔内存在一定负色散的情况下,锁模脉宽可接近转换极限,最短脉宽可达56fs.而在正色散的情况下,锁模输出的脉宽较宽,并且随着腔内正色散的增多,脉宽可到大于600fs,锁模光谱也呈马鞍形.
赵研英韩海年滕浩魏志义
关键词:钛宝石激光器飞秒脉冲低重复频率
面向艾瓦(EW)飞秒超强激光的新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自1985年Mourou教授提出啁啾脉冲放大(CAP)技术以来,人们在实验室台面上实现太瓦(TW,10^(12)W)乃至拍瓦(PW,10^(15)W)量级峰值功率的激光成为可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已有数个研究组实现了台面PW峰值功率的激光输出.国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多年CPA及OPCPA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自2010年以来也相继产生了超过1 PW的结果.由于激光聚变(ICF)、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激光粒子加速以及新光源对激光强度的需求,未来超强激光有望做到艾瓦(EW,10^(18)W)甚至更高峰值功率的输出.然而,在CPA机制下要获得更高的超强激光,就要求更大的光束口径、更高质量的激光介质以及米级以上的压缩光栅.加工制造出光学均匀性和精度满足要求的这些光学元件,工程上将面临许多挑战性的问题.本文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超快超强激光研究,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展望了可实现EW激光输出的方法与机制,认为在等离子体中进行受激背向散射放大和脉冲压缩有望实现EW激光输出.
李铭王兆华王兆华滕浩贺新奎韩海年李德华魏志义
关键词:超快激光超强激光等离子体飞秒脉冲
可调谐窄线宽深紫外激光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谐窄线宽深紫外激光器,包括用于一个输出泵浦激光的泵浦激光器;第一分束镜,用于将泵浦激光分成第一泵浦激光和第二泵浦激光;脉冲式可调谐窄线宽振荡器,包括第一钛宝石晶体,第一泵浦激光入射到脉冲式可调谐窄线宽...
王睿滕浩李德华魏志义
文献传递
反射式棱栅对的色散计算分析与实验测量研究
利用光线追迹法对反射式棱栅对的色散进行了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光栅常数和光栅与棱镜之间的空气间隙确定的情况下,该棱栅对的色散主要取决于光线的入射角、两棱镜之间的距离、两光栅之间的距离、棱镜的插入量以及入射光的波长...
郭淑艳滕浩叶蓬张伟魏志义
飞秒钛宝石放大激光脉冲的载波包络相位测量与控制
2008年
通过对重复频率为1kHz的放大飞秒激光脉冲的光谱干涉实验,结合傅里叶变换进行了载波包络相位漂移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锁相环反馈控制技术实现了对载波包络相位的精密锁定,锁定后的激光脉冲稳态相位均方根误差小于80mrad,锁定时间超过3h.同时在理论上分析了光谱干涉测量放大激光脉冲载波包络相位的原理,给出了光谱干涉信号与载波包络相位的关系.
朱江峰杜强王向林滕浩韩海年魏志义侯洵
关键词:超连续
超短脉冲激光的精确同步技术
魏志义田金荣王鹏韩海年张杰赵环杜强张军王兆华滕浩
该项目属于超短脉冲激光领域,是激光科学技术的最前沿内容之一。项目组针对超短脉冲激光高精度同步的重要需求,主要完成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有:1.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被动同步飞秒(fs,10E-15秒)激光原理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
关键词:
关键词:激光原理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