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际皋
- 作品数:53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过氧化物酶体疾病
- 1989年
- 过氧化物酶体为人体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含有40种以上的酶,主要为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酸酶等。各类氧化酶的作用为将氨基酸、羟酸、脂肪酸等底物变成过氧化氢;将含C_(24)~C_(29)以上的极长链脂肪酸降解为含C_(22)的短链脂肪酸;合成缩醛磷脂(纤维蛋白溶酶原)、胆汁酸、鹅胆酸、胆酸:分解代谢赖氨酸、植烷酸等;过氧化氢酶则将过氧化氢还原成水。若过氧化物酶体减少或有缺陷时,可致代谢障碍、中间产物储积,形成先天畸形与器官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有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新生儿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Leber综合征、高六氢吡啶羧酸血症、婴儿型Refsum病、肩髋部软骨斑点状营养不良;较轻者有假性Zellweger综合征;数目正常而显部分或单个酶缺乏者有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无过氧化氢酶血症等。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发病机理、相互关系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间的联系,在近年内方有新认识,不少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沈际皋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代谢病
- 支气管哮喘与一氧化氮及cGMP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研究目的小儿哮喘时一氧化氮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哮喘患儿33例,正常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及cGMP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所有哮喘患儿血浆NO及cGMP水平在治疗前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均<0.001),其中9例重度哮喘患儿血浆NO水平较24例轻中度哮喘患儿更高(P<0.001);治疗后血浆NO及cGMP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哮喘发作时一氧化氮产生过多,发挥其细胞及组织毒性作用,使肺上皮细胞等损伤,从而引起和加重哮喘发病,且血浆NO水平与哮喘病情密切相关。
- 蒋东波李华强史源潘捷沈际皋李天星
- 关键词:一氧化氮哮喘儿童环磷酸鸟苷
- 一氧化氮、内皮素和循环内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内皮素和循环内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患儿61例,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测定其血浆NO-2/NO-3、ET、cGMP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用过敏性哮喘豚鼠进行验证。结果:哮喘患儿血浆NO-2/NO-3、cGMP和CE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重度哮喘患儿血浆NO-2/NO-3和CEC水平较轻中度哮喘患儿更高(P均<001);重度哮喘患儿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P<001);哮喘患儿血浆NO-2/NO-3与cGMP和CE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过敏性哮喘豚鼠BALF中NO-2/NO-3、ET及cGM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血浆中cGMP和CEC水平亦升高(P均<005);糖皮质激素可降低NO-2/NO-3、ET、cGMP和CEC水平。结论:哮喘时NO-2/NO-3、ET和CEC产生过多,它们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血浆ET和CEC水平可能与哮喘病情相关。
- 蒋东波李华强史源潘捷沈际皋杨映波冯素珍李天星徐有奇
- 关键词:哮喘一氧化氮内皮素循环内皮细胞
- 一氧化碳抑制剂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由血红素氧合酶 (HO)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而形成的一氧化碳 (CO)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参与感染性休克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本文应用实验家兔注射内毒素所致感染性休克模型 ,观察CO在感染性休克病程中的变化以及HO抑制剂锌原卟啉的疗效。结果 血浆CO水平于内毒素注射后迅速增高 ,应用HO抑制剂锌原卟啉能显著抑制血浆CO水平的增高 ,并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血压降低和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结论 HO抑制剂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 覃世文史源李华强潘捷蒋东波沈际皋
- 关键词: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被引量:2
- 1993年
- 许多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严重细菌感染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在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血液循环或脑脊液中发现TNF 水平增高。然而,除Nohynek和Suter的报道之外,极少有关TNF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的研究报告。
- 史源李华强沈际皋汪江淮覃世文刘韧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肺炎新生儿
- 哮喘患儿血浆NO、IL和TNF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1998年
- 采用镉还原柱层析和比色法测定了42例哮喘患儿外周血亚硝酸/硝酸根离子(NO_2^-/NO_3^-)水平,另用生物学活性法测定了白细胞介素2、4、6(IL-2、4、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小儿哮喘发作期外周血IL-2、4、6,TNF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分别<0.05,<0.01);在缓解期IL-2,6,NO水平恢复正常水平(P均>0.05),而IL-4,TNF水平虽较发作期有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儿童(P均<0.01).提示:NO,IL-2、4、6及TNF参与了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变应性炎症的重要介质,在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 蒋东波李华强史源潘捷沈际皋姚忠凯刘萍
-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
- 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败血症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近年来,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在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重视。为此,我们首先在新生儿败血症动物模型上探讨NO的变化与糖皮质激素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将44只10日龄Wistar新生大白鼠(16~23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2)
- 史源李华强沈际皋汪江淮刘韧潘捷覃世文
- 关键词:败血症一氧化氮新生儿
- 内毒素与儿科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结构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脂多糖中的类脂质。大量内毒素释放到血液可引起内毒素血症 ,内毒素血症可出现在儿科的多系统疾病。如内毒素在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性休克可刺激内源性介质的释放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也可对缺氧缺血引起脑损伤起增敏作用。此外内毒素的研究不仅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系统及神经系统取得较大进展 。
- 史源沈际皋李华强
-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感染性新生儿
- 身材矮小的防治
- 1991年
- 身体矮小系泛指一般身高低于同民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者正常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下,或成人低于130cm(正常值30%以下)。若在子宫内形成者称宫内发育迟缓(IUGR),在幼年发生者称生长迟滞,在成人则称侏儒症。 发病机理 目前已知,调控生长的因子几乎遍布于所有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 沈际皋
- 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侏儒症
- 新生儿败血症一氧化氮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采用镉还原柱层析和比色法测定了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外周血亚硝酸/硝酸根离子(NO2-/NO3-)水平,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外周血NO2-/NO3-水平(263.04±300.0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4.97±13.41μmol/L)(P<0.05),而且NO2-/NO3-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儿科死亡风险(PRISM)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认为一氧化氮(NO)与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史源李华强沈际皋潘婕覃世文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