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民航飞行人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评工具开发及应用
- 2024年
- 为了开发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试系统,提出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评方法。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飞行员选拔的测评工具的研究,提出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评指标及测评方法;而后,使用Delphi编程实现系统构建及各测试项目的开发及优化,并招募组织40名飞行学员进行测试项目区分度检验及38名飞行学员进行重测信度检验。最后,招募891名飞行学员,根据被试所在年级、学习层次和测试时的状态进行三组差异性检验,探索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及不同状态的飞行学员神经行为能力特征。结果表明: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评指标由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警觉性、判断力、动作协调6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构成;工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重测信度,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可靠性及有效性;不同阶段的民航飞行学员在部分测试项目得分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不同状态的飞行学员在所有测试项目上均存在差异,除空间位置记忆广度项目外,其余项目正常组的得分均优于困倦组(P<0.05)。本测评系统能够较为有效且可靠的评估民航飞行员的神经行为能力,系统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具备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 沈海明安芷萱王燕青任家伟
- 关键词: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评工具注意力
- 飞行负荷对民航飞行人员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飞行负荷对民航飞行人员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飞行人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飞行时间、飞行人员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家族史、吸烟、饮酒和运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血脂组飞行人员的年平均飞行时[(561.14±234.90)h]明显高于非高血脂组[(500.62±243.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平均飞行时在800 h以上的飞行人员TG[(1.6l±0.10)mmol/L]明显高于年平均飞行时低于400 h组的飞行人员[(1.3l±0.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脂中以30~39岁年龄段的飞行人员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年均飞行时是影响飞行人员血脂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 陈蔚如王建智陈亮杨健沈海明杨永华
- 关键词:宇宙飞行航天医学高脂血症
- 民机热环境适航标准体系及适航要求研究
- 2025年
- 自国产大飞机C919问世以来,国产飞机适航审定的急迫需求对我国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的适航审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ASA、FAA和ICAO对于大型客机座舱环境标准研究较为全面和完整,而我国对于座舱环境的适航标准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于我国大型飞机座舱适航标准性文件的制定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比总结归纳了中、美、欧三大法规体系中与热环境相关的适航标准体系,明确座舱热环境相关的适航审定标准。结果:根据汇总并研究得出较为适宜本国国民体质的客舱环境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热环境的适航审定提供可靠标准参考限值,为完善我国国产大飞机的适航标准提供参考。
- 沈海明刘思昕安芷萱解江陈琨牟浩蕾
- 关键词:民机热环境适航标准客舱
- 民机座舱空气质量健康风险评价
- 2024年
- 为评估商用飞机机舱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空气指标中选取了三种超标且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的代表性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臭氧。本研究分析计算了上述三种空气污染物的现场监测数据,以及空气质量评估模型。选择新加坡化学毒性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模型和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吸入风险模型来评估商用飞机客舱的空气质量,并确定与污染物相关的健康风险。经过应用模型后发现,民机座舱中的CO_(2)、CO的风险水平均为低风险,O_(3)在两种模型中的风险评估结果不一致,在MOM模型中呈现中等风险水平,根据EPA模型可认为无需采取控制措施,无风险。最终认为商用飞机客舱环境中三种有毒气体对健康的风险都在低风险或可忽略不计的范围内,这为我国制定商用飞机客舱空气污染物适航标准提供了相关依据。
- 沈海明杨一帆任家伟郝美青王燕青
-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