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信
- 作品数:86 被引量:91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东川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物种组成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被引量:54
- 2003年
-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 ,大量当地物种 ,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 ,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 ( 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 ,合欢恢复方式 ( 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 ,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 ;马桑 ( 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 ,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 ,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 ,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 沈有信刘文耀张彦东
- 关键词:退化山地干热河谷植被恢复
- 云南松研究综述被引量:81
- 2006年
- 1994年以来的10年间,云南松研究继续得以深入,在资源、环境及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成果.这些成果表明,云南松遗传资源丰富,地理种源多样,非木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看好,人类开发、利用和管理云南松的理论和技术也更加成熟,云南松的资源和经济价值将更加体现,而有关云南松适应低磷土壤机制的研究还将对其低磷适应对策有所揭示.
- 戴开结何方沈有信周文君李扬苹唐丽
- 关键词:林学云南松
- 一种森林表土替代物及其石漠化植被恢复效应被引量:3
- 2021年
- 直接迁植森林表土的植被恢复方式消耗土壤资源,故需寻找替代基质。将处理过的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生活垃圾置于供体森林中"养育"并接收种子雨,形成"森林表土替代物",与供体森林表土之间在萌发期的石漠化植被恢复效能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一个种子雨季节可以收集到供体森林中约79%的物种种类的种子;(2)经过一个种子雨季节的森林"养育",森林表土替代物的繁殖体库密度约为当季森林表土的67%,向其中混合1/5比例的森林表土后,密度为森林表土的77%;(3)经过处理的小城镇生活垃圾中含有显著高于森林表土的土壤肥力值,能够促进部分原生植物的成功建苗,如滇合欢、假虎刺、小叶鼠李、■子梢等,并提高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标。综合来看,小城镇生活垃圾可作为土壤替代物接收种子雨,并且可用于喀斯特石漠化迹地植被恢复,同时也为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 谭琲琳沈有信赵高卷李振江陈发军朱虹肖桂英
- 关键词:小城镇生活垃圾种子雨植被恢复喀斯特石漠化
- 中国近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研究:成就与挑战
- 土壤种子库是植物种群、群落更新与恢复的物质基础。中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植物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研究工作,但至今仍然无人对这些结果进行系统地总结。本研究以采集自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6)和 Web of Sci...
- 沈有信赵春燕
- 文献传递
- 云南石林景区主要乡土植物物候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为掌握石林景区主要乡土植物物候节律,选择25科35种乡土植物,对其物候特征与同期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2a平行观测。结果表明,在2月气温达到10℃,有46%的植物开始萌动;3月气温持续增高并超过15℃,展叶的植物最多,占57.1%;开花期集中在3~6月,尤其在5月温度超过20℃,有82.9%的树种开花;果实成熟期则分散在4~12月。各个物候期的平均温度和≥5℃积温与植物物候表现较为密切,光照和温度对植物开花和结实期影响较大。根据乡土植物物候特征,结合喀斯特山地自然景观特点和景区适配植物群落建设,提出“石中有树,树中有石”的配置原则,筛选在时空格局上适应喀斯特山地环境的观赏植物,构建出与石林喀斯特景观相协调的植被景观,增加景区景观和生态价值,提升景区的内涵。
- 吴毅刘文耀沈有信李玉辉刘伦辉
- 关键词:物候乡土植物植被景观世界地质公园
- 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包括桶体、桶盖,所述的桶体侧壁上接近桶底的位置设置一滴灌管,并设置水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搬移方便,可重复使用;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苗木移栽...
- 沈有信
- 文献传递
- 滇石林地质公园喀斯特山地天然林和人工林凋落物与死地被物的动态特征被引量:38
- 2007年
- 对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景区及其保护区内喀斯特山地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组成与数量及其动态,地表死地被物现存量与持水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保护较好的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林的年凋落量达7.26 t/hm2;而以团花木新姜子(Neolitsea homiantha)为主的次生林只有1.98 t/hm2;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和干香柏(Cupressus duclouxiana)人工林年凋落量分别是2.49 t/hm2和4.07 t/hm2。这些森林的凋落节律相似,都呈明显的“双峰型”。在地表死地被物现存量方面,干香柏林因其叶片难以分解而具有较高的地表现存量,为13.59 t/hm2,随后依次为滇青冈林(7.57 t/hm2),团花新木姜子次生林(5.02 t/hm2)和云南松人工林(4.83 t/hm2),死地被物的持水量与其现存量的大小顺序一致。根据森林年凋落量与死地被物现存量的数量关系,表明保护较好的滇青冈林内枯枝落叶的分解率明显大于次生林和人工林,周转期也短,涵养水分能力也较强。因此,应加强对喀斯特山地自然森林的保护,同时也注意对现有人工林的改造,引进一些阔叶树种,提高群落结构的整体效应。
- 吴毅刘文耀沈有信崔建武李玉辉刘伦辉
- 关键词:凋落物持水力天然林人工林
- 滇中喀斯特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种-面积关系被引量:22
- 2007年
- 土壤中的种子是植物群落更新与再恢复的种源基础。国内对土壤种子库的取样面积与种子检出之间的关系还很少涉及。在采用萌发方法对采集自滇中喀斯特山地的100个10cm×10cm×10cm土样的物种数进行研究后,分析了土壤种子库的种-面积关系。面积与总物种和乔、灌、草本物种数之间的关系与二次方程和对数方程之间的拟合关系都较好。总物种数和草本物种数的基数较大且随面积增长较明显,而乔木和灌木的基数相对较小,增长较慢。总物种数的增加在面积位于0.15~0.2m^2,也即15~20个10cm×10cm×10cm土样之间时逐渐趋缓,可将这一面积和取样数量作为同类地区种子库取样的参考。
- 沈有信刘文耀崔建武
-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种-面积曲线
- 森林母土异地迁播后的土壤真菌和细菌变化被引量:3
- 2020年
- 【背景】森林土壤中携带了大量种子和微生物,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但是,关于土壤迁播到退化生态系统后的真菌和细菌群落变化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土壤迁播后真菌和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比对其与森林母土和受体土壤之间的物种组成与群落差异。【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获取迁播15个月的土壤、森林母土及受体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特征值,比对其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3类样地真菌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细菌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土壤迁播后显著改变了真菌和细菌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主成分分析表明3类样地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迁播土壤与受体土壤聚类距离更近,物种组成更相似,真菌和细菌优势属与受体土壤无显著差异。迁播土壤的真菌和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与森林母土差异显著(P<0.05)。【结论】森林土壤迁播15月后,其细菌和真菌物种组成逐步趋同于受体土壤。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石漠化微生物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土壤迁播技术提供支撑。
- 李振江沈有信赵高卷余泽芬陈发军肖桂英
-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石漠化高通量测序
- 混交条件下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生长与分布被引量:47
- 2001年
- 用土钻法调查了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根系分布 ,并在温室内用盆栽和床栽方法测定了混栽及纯栽水曲柳、落叶松的根系生长。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在混交林中 ,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水平分布不同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水曲柳带内 1、2行间 ,水曲柳根密度分别为 32 37 2g·m- 3 和 3130 2g·m- 3 ,无明显差异。而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落叶松带内 1、2行间 ,落叶松的根密度分别为 939 4g·m- 3 和2 745 3g·m- 3 ,差异明显。水曲柳根系有向落叶松带伸展的趋势 ,而落叶松根系的分布则受到水曲柳的抑制。混交林中根系的垂直分布更加均匀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 ,0~ 10cm、10~ 2 0cm和 2 0~ 30cm土层内根量分别占总根量的 41 9%、2 8 7%和 2 9 4%。而水曲柳纯林中分别为 6 1 0 %、31 6 %和 7 4% ;落叶松纯林中分别为 5 5 6 %、2 7 9%和 16 5 %。温室栽培实验表明 :无论盆栽和床栽 ,混栽水曲柳的根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高于纯栽 ,尤其是≤ 2mm细根生物量增加明显 ,盆栽时增加 2 8 8% ,床栽时增加 36 5 %。而混栽时落叶松的根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低于纯栽。水曲柳的地下 地上比较高 ,约是落叶松的 2倍。水曲柳的根生物量约是落叶松的 4~ 6倍。上述结果说明 。
- 张彦东沈有信白尚斌王政权
- 关键词:混交林根系水曲柳落叶松根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