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飞
- 作品数:30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现为偏瘫的低钾性周期性瘫痪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退休干部,于2010年5月1日约16时左右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但可行走,未在意,20时左右症状加重,不能行走、不能持物,遂入我院急诊就诊,
- 汪飞马领松储照虎
-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偏瘫左侧肢体无力病例资料
- 表现为偏瘫的低钾性周期性瘫痪1例
- 2012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于2010年5月1日16:00左右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但可行走,未介意,20:00左右症状加重,不能行走、持物,遂入我院急诊就诊。急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拟以"脑梗死"收住我科。
- 汪飞马领松储照虎
-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偏瘫左侧肢体无力头颅CT脑梗死
- 培他司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包括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多由脑组织、脑神经病变引起,占眩晕总人数的30%左右;周围性眩晕多与耳部疾病有关,占眩晕总人数的70%,临床表现除眩晕外,尚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临床症状及体征。2010年12月以来,我科应用培他司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周围性眩晕,收到较好的疗效,
- 徐文文廖庆红陈诗莉汪飞
- 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眩晕
- ROC曲线在评价血清胱抑素C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胱抑素C(Cyst—C)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了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测定血清Cyst—C及TC、LDL,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ROC分析。结果:①观察组血清Cys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通过ROC曲线分析,Cyst—C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5.8%、96.7%、0.833±0.029,最佳分界值为1.115mmol/L。TC及LDL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8.3%、71.7%、0.758,60.8%、65%、0.732。三条曲线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t—C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但是并不比TC、LDL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过程中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认为Cyst—C并不比TC、LDL有更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 汪飞廖庆红储照虎
- 关键词:ROC曲线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胱抑素C总胆固醇
- 以帕金森综合征样表现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例
- <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可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病理变化以灰质病变为主,脑部最主要的改变是缺氧所致的急性脑水肿、毛细血管和静脉...
- 汪飞廖庆红徐文文储照虎
- 文献传递
- 社区康复治疗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正>目的:应用社区康复治疗指导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社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分别在入组时...
- 廖庆红汪飞秦丽丽陈诗莉徐文文储照虎
- 关键词: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
- 文献传递
- 怠性脑梗死患者TNF-α和TNF-β的含量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选取65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对照组,检测TNFF-α及TNF-β水平。结果观察组TNFF-α与TNF-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F-α和TNF-β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呈明显正相关(p均〈0.01)。评分越高,脑梗死面积越大,TNFF-α和TNF-β水平增高越明显。TNFF-α与TNF-β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55,P〈0.01)。结论TNF-α与TNF-β参与了脑梗死早期发病过程。TNFF-α与TNF-β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 廖庆红付建辉汪飞陈诗莉
- 关键词:TNF-Β脑梗死
-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对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96例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8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7%,高于对照组的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汪飞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高龄血栓通注射液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生活自理能力
- 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随访发病后3个月时的应用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8例患者住院期间有67.9%(250/368)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高危、极高危Ⅱ及极高危I的指南符合率分别为28.1%(18/64)、44.1%(30/68)和72.3%(136/18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颈动脉易损斑块(OR=5.308,P=0.000)及糖尿病病史相关(OR=1.789,P=0.032)。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总体应用率为22.6%(82/363),出院医嘱规范者用药依从性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存在差距,标准出院医嘱能够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 汪飞廖庆红秦丽丽陈诗莉徐文文周志明
- 关键词:卒中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病人依从
- 温针灸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血清ICAM-1、IGF-1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CT灌注情况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脑CT灌注成像各项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血清ICAM-1、IGF-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脑CT灌注成像各项指标及血清ICAM-1、IGF-1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脑CT灌注成像各项指标及血清ICAM-1、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针灸可降低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CAM-1水平,提高IGF-1水平,有效改善脑血流灌注水平,从而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 廖庆红汪飞陈诗莉
- 关键词:温针疗法脑梗死脑血流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