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 1篇手术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临床诊治
  • 1篇间质
  • 1篇间质瘤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 1篇病理学分析
  • 1篇肠道
  • 1篇肠道间质瘤

机构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篇吴志勇
  • 1篇曹晖
  • 1篇倪醒之
  • 1篇殷晓璐
  • 1篇陈治平
  • 1篇凌伟
  • 1篇沈志勇
  • 1篇庄捷
  • 1篇汪明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8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分析及临床诊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学分析和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确诊87例GIST并分析其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位于胃者59例(67.8%),小肠23例(26.4%),结肠1例(1.1%),其他部位(系膜、网膜及后腹膜)4例(4.6%)。87例GIST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波形蛋白阳性者为87例(100%),CD117 87例(100%),CD34 75例(86.2%),SMA 11例(12.6%),结蛋白8例(9.2%),S-10017例(19.5%),NSE 13例(14.9%)。诊断为良性GIST者11例(12.6%),潜在恶性18例(20.7%),低度恶性28例(32.2%),高度恶性30例(34.5%)。总的随访率为76/87(87.4%)。通过病史及随访发现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共12例(13.8%)。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3例有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人接受了格列卫治疗。结论:GIST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CD117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肿瘤大小和细胞核分裂数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GIST的关键;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无法切除或者复发/转移的恶性GIST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对GIST病人术后的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曹晖倪醒之汪明凌伟庄捷沈志勇吴志勇陈治平殷晓璐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