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方平

作品数:128 被引量:877H指数:2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水利工程
  • 58篇机械工程
  • 23篇农业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0篇数值模拟
  • 40篇值模拟
  • 34篇轴流泵
  • 34篇泵站
  • 29篇泵装置
  • 23篇水力
  • 21篇模型试验
  • 18篇水泵
  • 17篇水力性能
  • 16篇贯流泵
  • 15篇水流
  • 11篇低扬程
  • 11篇叶轮
  • 11篇流道
  • 10篇水力模型
  • 10篇流场
  • 10篇贯流泵装置
  • 8篇水力机械
  • 7篇压力脉动
  • 7篇进水流道

机构

  • 118篇扬州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江苏省水利勘...
  • 5篇河海大学
  • 5篇江苏农学院
  • 4篇江苏省太湖地...
  • 2篇江苏省水利厅
  • 2篇江苏省江都水...
  • 2篇江苏省水利科...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华设设计集团...
  • 2篇江苏省水利工...
  • 1篇埃因霍温理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国际小水电中...
  • 1篇淮安市水利局
  • 1篇江苏省农村水...

作者

  • 126篇汤方平
  • 60篇刘超
  • 54篇周济人
  • 41篇成立
  • 18篇杨帆
  • 14篇袁家博
  • 12篇杨华
  • 11篇刘超
  • 8篇金燕
  • 4篇谢伟东
  • 4篇鄢碧鹏
  • 4篇仇宝云
  • 4篇黄海田
  • 3篇王国强
  • 3篇陆林广
  • 3篇莫岳平
  • 3篇谷传纲
  • 2篇吕学智
  • 2篇王妹婷
  • 2篇孙丹丹

传媒

  • 23篇农业机械学报
  • 11篇排灌机械工程...
  • 10篇扬州大学学报...
  • 9篇水泵技术
  • 8篇中国农村水利...
  • 6篇排灌机械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江苏农学院学...
  • 4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治淮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都三站水泵装置水轮机工况模型试验研究
1999年
本文介绍了在江都第三抽水站技术改造时,对水泵装置模型水轮机工况的能量性能试验研究情况,通过对各种反向发电运行方式的比较和经济分析,论证江都三站反向发电采用电机不变极运行方式的合理性。
袁家博刘超汤方平黄海田
关键词:轴流泵站水轮机运行方式
溢流孔直径对轴流泵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2023年
沿海泵站使用的大型轴流泵系统(LAPS)往往需要配备溢流孔以提高过渡过程的品质,但由于LAPS过渡过程中增设溢流孔的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在设计和应用上存在很多困难。本文设计了6种不同直径的溢流孔,在Flomaster软件二次开发的基础上,用瞬态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直径的溢流孔对LAPS的同步启动、异步启动、同步停机和异步停机过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步启动过程中,当溢流孔直径达到2 m时,最大冲击扬程为1.67H_(r),最大冲击功率为1.34P_(r),进一步增加溢流孔直径对降低LAPS的最大冲击扬程和功率无明显增益。在异步停机过程中,溢流孔可以有效延缓LAPS流量的衰减,降低瞬时水头和功率,然而,当溢流孔直径达到2 m时,最大冲击扬程为1.18H_(r),最大冲击功率为1.1P_(r),进一步增加溢流孔直径对降低LAPS异步停机过程中的最大冲击水头和功率没有明显的作用。溢流孔直径越大,对于提高过渡过程质量的效果越好,但是当溢流孔直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溢流孔直径效果没有明显提高。
胡重阳张校文汤方平许旭东黄从兵金雷
关键词:数值模拟模型试验
贯流泵装置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介绍贯流泵的结构分类和特点,以及贯流泵装置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概述了贯流泵装置的研究和进展,指出贯流泵装置中尚需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并作了分析。探讨了研究的途径,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金燕刘超汤方平周济人
关键词:贯流泵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流场测量
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分析与试验验证
2022年
为了研究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基于某立式轴流泵装置,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泵装置布置形式和初步设计尺寸,开发了虹吸式出水流道参数化设计软件,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然后对4种虹吸式出水流道方案进行了全流道数值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虹吸式出水流道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受叶轮旋转影响,虹吸出水流道上升段存在偏流现象;改变驼峰段断面尺寸对上、下游流态影响显著;下降段极易产生脱流和漩涡,改善下降段的不良流态可以显著降低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对3种虹吸出水流道评价指标进行比较,指出了用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来评判虹吸出水流道的不足.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外特性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设计的带有虹吸式出水流道的立式泵装置最高效率为78.85%.研究结果可以为同类泵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张文鹏袁尧孙丹丹汤方平石丽建王朝飞焦海峰
关键词:泵装置轴流泵数值模拟水力损失
平面S形流道双向轴流泵装置水力模型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采用双向对称翼型设计轴流泵叶轮 ,配合平面 S形布置的进出水流道组成双向抽水装置。通过不同的导叶及布置方式来适应泵站不同的正反向运行工况的要求。该装置只要改变电机的转向即能实现双向抽水 ,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净扬程在 3m左右时 ,泵装置正向最高效率可达到 6 2 %~ 6 6 % ,反向装置效率可达到 5 5 %~ 6 2 % 。
汤方平刘超王国强谢伟东周济人成立
关键词:双向轴流泵水力模型模型试验泵装置
基于CFX的混流泵内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5
2012年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ANSYS-CFX计算了额定转速下190~300L/s流量范围内9个工况点的某混流泵内部流动,研究了小流量工况、最优工况和大流量工况等工况下叶片压力面、吸力面的静压分布及各断面翼型附近的相对流速分布;通过分析混流泵内部流动速度和叶片表面静压分布,揭示了其内部流动的主要特征。预测了泵的水力性能,并与泵模型性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最优工况时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理想,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马桂超汤方平杨帆连松锦
关键词:混流泵叶片内流场数值模拟
双速双高效点轴流泵模型试验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针对变幅较大的泵站扬程 ,设计了双速双高效点的轴流泵水力模型 ,通过模型泵装置试验获得了优良的能量特性和气蚀特性 ,保证水泵在高、低两种设计扬程下均能高效运行。投产后的现场测试表明 ,真机运行平稳、噪音低 ,最高效率达到 79%。
刘超袁家博汤方平周济人成立
关键词:泵站双速电机轴流泵模型试验水力模型
“S”翼型叶片双向轴流泵设计被引量:12
2002年
为提高轴流泵叶轮反转反向性能,研究了几种“S”翼型,并采用简化三元流动模型和升力法进行双向轴流泵叶轮设计。对比模型试验表明,“S”翼型叶片双向轴流泵与常规轴流泵的正向性能相比,最高效率点效率低2%~4%,汽蚀性能相当。研究显示正反向性能相近的双向轴流泵非常适用于低扬程双向泵站。
汤方平刘超周济人袁家博成立鄢碧鹏谢伟东
关键词:双向运行轴流泵翼型
面元法预测在搅拌设备中轴流推进式搅拌器的水动力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面元法理论对搅拌器的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结合轴流式搅拌器的特点对面元法计算模型中的网格划分和尾涡模型进行改进。编制面元法程序计算搅拌器的外特性和诱导速度,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特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诱导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趋势与实验观察的结果较为吻合。将面元法理论和相应的计算程序用于轴流式搅拌器的流动特性及搅拌效果研究是可行的。
陈运杰刘超汤方平周济人
关键词:面元法外特性
轴流泵内部压力脉动数值预测及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基于RANS方程和RNG k-ε模型,采用Ansys-CFX软件对轴流泵泵段进行了多工况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轴流泵内部不同监测点的水流压力脉动值,分析了轴流泵内部不同监测点水流压力脉动的变化趋势,并预测了叶轮进口前由于叶轮转动引起的压力脉动影响范围.通过与实测扬程和效率比较,表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轴流泵内部压力脉动频率主要受叶轮转动频率控制,较大压力脉动发生在叶轮进口前;叶轮进口处压力脉动从轮毂到轮缘逐渐增大,叶轮出口处压力脉动从轮毂到轮缘先减小后增大,导叶后压力脉动从轮毂到轮缘先增大后减小;小流量工况及大流量工况下压力脉动幅值较最优工况大;受叶轮转动影响,叶轮进口前压力脉动影响至叶轮中心前0.7D左右.
汤方平张丽萍付建国谢荣盛杨宁齐立龙
关键词:轴流泵压力脉动数值模拟非定常叶轮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