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浩

作品数:136 被引量:54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9篇白血
  • 109篇白血病
  • 78篇急性
  • 61篇细胞
  • 47篇髓系
  • 41篇髓系白血病
  • 41篇急性髓系
  • 38篇急性髓系白血...
  • 34篇预后
  • 28篇慢性
  • 24篇淋巴
  • 23篇伊马替尼
  • 22篇髓性
  • 20篇髓性白血病
  • 19篇淋巴细胞
  • 18篇髓样
  • 17篇淋巴细胞白血...
  • 16篇阳性
  • 16篇染色
  • 16篇染色体

机构

  • 136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国际...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36篇江浩
  • 104篇黄晓军
  • 102篇江倩
  • 74篇江滨
  • 50篇主鸿鹄
  • 44篇刘艳荣
  • 43篇秦亚溱
  • 40篇王婧
  • 38篇贾晋松
  • 37篇路瑾
  • 34篇赵婷
  • 33篇赖悦云
  • 32篇鲍立
  • 30篇杨申淼
  • 22篇陈珊珊
  • 21篇刘开彦
  • 21篇张晓辉
  • 21篇许兰平
  • 17篇石红霞
  • 17篇王亚哲

传媒

  • 48篇中华血液学杂...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中华老年多器...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第12届全国...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15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年龄相关临床特征和预后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非老年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年龄相关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65岁初发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连续病例,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初诊时疾病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复发和生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097例患者,男性591例(53.9%),中位年龄4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WBC显著下降(P=0.003),PLT显著上升(P=0.034),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21)。SWOG危险度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NPM1阳性伴FLT3-ITD阴性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总人群中,年龄增加是获得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P=0.053)、完全缓解(CR)(P=0.004)和总生存(OS)(P=0.070)的不利影响因素,但在接受标准诱导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增加仅与CR相关(P=0.075),而与MLFS和OS无关。结论非老年初发AML患者的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随年龄变化而不同。在接受标准诱导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增加与获得MLFS和OS均无显著相关性。
窦雪琳赵婷许兰平张晓辉王昱陈欢陈育红闫晨华韩伟王峰蓉王景枝陈瑶江浩主鸿鹄贾晋松王婧江滨王德炳刘开彦黄晓军江倩
关键词:年龄成人预后
CRLF2表达在成人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
王君江浩许兰平王昱赵晓甦刘艳荣张晓辉刘开彦黄晓军江倩秦亚溱
伴NPM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与APL患者的临床、免疫表型和基因分析
<正>目的:由于NPM1基因突变的AML在临床、基因表达、免疫表型具有独特的特性,2008年WHO的分类中将此类白血病进行了单独分类,纳入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ML的暂时类型,是目前最常见的基因异常的AML。文献报道,此类A...
刘艳荣袁婷婷阮国瑞秦亚溱江滨江浩江倩主鸿鹄常艳郝乐王亚哲李金兰李玲娣刘开彦黄晓军
文献传递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校正后QT间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其校正后QT间期 (QTc)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患者初次化疗前及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QTc ,以Bazett公式计算出QTc。结果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2 0 0mg/m2 者 ,1/37QTc延长 ;在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2 0 0mg/m2 者 ,5 /11QTc延长 (P <0 .0 5 )。结论 :随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增加 。
温磊江滨卢锡京刘开彦陈欢江倩江浩韩伟沈继春付剑峰丘镜滢陆道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蒽环类药物QT间期
化疗联合异基因自然杀伤细胞巩固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巩固化疗联合异基因NK细胞输注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23例经化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CR),且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应用巩固化疗联合异基因NK细胞回输治疗的低中危AML患者,对照组为1∶2配对的46例AML患者,配对因素为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预后危险分层、诱导CR及NK细胞输注前巩固化疗的疗程数。比较两组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率、复发率、无白血病生存(LFS)及总生存(OS)。结果治疗组23例低中危AML患者于巩固化疗第4~7个疗程共输注NK细胞45次,中位NK细胞输注数量7.5(6.6~8.6)×10^9/L,NK细胞中位存活率95.4%(93.9%~96.9%),中位扩增倍数141.1(86.1~171.1),其中中位CD3-CD56+细胞数5.0(1.4~6.4)×10^9/L,占回输细胞总数的76.8%(30.8%~82.9%);CD3+CD56+细胞数0.55(0.24~1.74)×10^9/L,占回输细胞总数的8.8%(4.9%~20.9%)。NK细胞输注前,治疗组MRD阳性患者为9例(39.1%),对照组MRD阳性患者为19例(4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2)。治疗组输注NK细胞前后疗效评估与同期对照组对比,MRD阴性转阳性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2/14)对22.2%(6/27),χ^2=0.037,P=0.847]。治疗组MRD由阳性转为阴性的患者占66.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2/19)(χ^2=6.811,P=0.009)。其中治疗组有1例MRD阴性患者发生了形态学复发,对照组有2例MRD阳性患者形态学复发。截至末次随访,中位随访35(10~59)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MRD阴性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10/23)对43.5%(20/46),χ^2=1.045,P=0.307]。在形态学复发方面,虽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形态学复发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0.4%(7/23)对50.2%(24/46),χ^2=2.929,P=0.087]。治疗组预计3年LFS率为(65.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7.4)%(P=0.047)。治疗组、对照组的预计3年OS率分别为(78.1±10.2)%、(65.8±8.0)%(P=
王春键黄晓军宫立众贾晋松刘霄虹王昱闫晨华常英军赵晓甦石红霞赖悦云江浩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
初诊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白血病干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特征及预后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白血病干细胞(LSC)相关抗原CD34、CD38、CD123、CD96和TIM-3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初诊t(8;21)AML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SC相关膜表面抗原CD34、CD38、CD123、CD96和TIM-3的表达,分析其与复发的关系.结果47例t(8;21)AML患者中,CD34^+CD38^-、CD34^+CD38^-CD123^+、CD34^+CD38^-CD96^+、CD34^+CD38^-TIM-3^+细胞在有核细胞中比例的中位数分别为2.37%、0.24%、0.27%、0.06%;CD34^+CD38^-、CD34^+CD38^-CD123^+、CD34^+CD38^-CD96^+和CD34^+CD38^-TIM-3^+细胞比例与诱导治疗1个疗程缓解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CD34^+CD38^-、CD34^+CD38^-CD123^+和CD34^+CD38^-CD96^+细胞比例高的患者较比例低的患者具有更高的2年累积复发(CIR)率(P值分别为0.049、0.030、0.045),而CD34^+CD38^-TIM-3^+细胞的比例对CIR无明显影响(P>0.05);CD34^+CD38^-细胞比例及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是影响患者CIR的独立预后因素(HR=6.9,95%CI 1.3~37.4,P=0.025;HR=11.1,95%CI 1.2~99.2,P=0.031).结论不同的LSC相关抗原在t(8;21)AML中的预后意义不同,初诊骨髓有核细胞中高比例的CD34^+CD38^-以及CD34^+CD38^-CD123^+和CD34^+CD38^-CD96^+细胞可能与t(8;21)AML患者的复发有关.
刀凤亭杨璐王亚哲常艳江倩江浩刘艳荣黄晓军秦亚溱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
低剂量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诱导治疗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2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诱导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17例初诊Ph+ ALL患者的临床资料, 通过logistics回归和Cox回归分析, 比较低剂量化疗与常规剂量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纳入217例患者, 中位年龄38(10~69)岁, 低剂量化疗组78例, 常规剂量化疗组139例。低剂量化疗组与常规剂量化疗组相比, 4周完全缓解(CR)率(98.7%对97.0%, P=0.766)及总CR率(100%对100%, 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 化疗剂量对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无显著影响。而两组诱导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OR=0.444, 95%CI 0.227~0.866, P=0.017)、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OR=0.272, 95%CI 0.128~0.576, P=0.001)、PLT<20×109/L持续时间(OR=0.487, 95%CI 0.232~1.022, P=0.057)及红细胞悬液输注量(OR=0.309, 95%CI 0.147~0.651, 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低剂量组均显著低或短于常规剂量化疗组。结论对于Ph+ ALL患者, 低剂量化疗联合TKI作为一线诱导治疗的疗效与常规剂量化疗相当, 且安全性好。
王欢赵婷赵婷李宗儒江浩江浩秦亚溱赖悦云石红霞黄晓军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PH阳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治疗12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和急变期疗效追踪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治疗 Ph 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和急变期的疗效。方法对75例 Ph^+CML 加速期患者和49例急变期患者持续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 或600 mg/d 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加速期:中位追踪23.0(1.0~64.0)个月,累积获得的血液学总有效率为93.3%,包括完全血液学缓解(CHR)85.3%和回到慢性期(RCP)8.0%,无效6.7%。累积获得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33.0%,其中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28.0%,获得 CCyR 患者中主要分子学缓解(MMoR)率为47.6%。治疗有效者中,预计4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48.2%和52.2%。全部患者中,严重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7.3%、34.6%和45.3%。急变期:中位追踪4.5(0.3~63.0)个月,累积获得的血液学总有效率为63.3%,包括 CHR 44.9%和 RCP 18.4%,无效36.7%。累积获得的 MCyR 率和 CCyR率均为12.2%,其中 MMoR 率为33.3%。治疗有效者中,预计1年 PFS 率和 OS 率分别为32.8%和46.0%,2年 PFS 率和 OS 率分别为15.8%和21.0%。全部患者中,严再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75.5%、71.4%和73.5%。结论①伊马替尼对 Ph^+CML 的疗效随疾病进展的程度递减,严重血液学毒性递增。②多数加速期患者 PFS 期明显延长,特别是获得持久 CCyR 甚至MMoR 者。③绝大部分急变期患者血液学效应短暂,复发率高。
江倩陈珊珊江滨江浩丘镜莹刘艳荣张燕秦亚溱陆颖黄晓军陆道培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甲磺酸伊马替尼
CD58阳性白血病启动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好的新标志
目的:探讨CD58在初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启动细胞上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139例初诊CD34+B-ALL患者(儿童72例,成人67例)纳入研究,末次随访时间2...
孔圆刘艳荣江倩江浩路瑾鲍立主鸿鹄郝乐王亚哲阮国瑞江滨刘开彦黄晓军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预测价值
文献传递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接受IAl0[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0mg·m-2·d-1×3d联合阿糖胞苷(Ara—C)100mg·m-2·d-1×7d]作为诱导方案且未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接受IAl0作为诱导化疗方案、获得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后未接受allo—HSCT的198例AML(不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连续病例,分析诊断时特征、首次获得MLFS时血细胞恢复程度、首次获得MLFS时和巩固1个疗程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98例患者中,男96例(48.5%),中位年龄42(18~62)岁。SWOG分组:低危45例(22.7%),中危104例(52.5%),高危24例(12.1%),危险度未知25例(12.6%)。FLT3一ITD突变阳性28例(14.1%)。完全缓解(CR,MLFS伴ANC≥1×109/L和PLT≥100×109/L)168例(84.8%),CRp(MLFS伴PLT未恢复)16例(8.1%),CRi(MLFS伴ANC和PLT均未恢复)14例(7.1%)。131例(66.2%)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5(1~70)个月,2年累积复发率(CIR)、无病生存(DFS)、总生存(OS)率分别为45.2%、46.9%、62.9%,中位复发、DFS、OS时间分别为34、20、37个月。在所有获得MLFS的患者中进行多因素分析,FLT3-ITD突变阳性和CRi是影响患者CIR、DFS、OS的共同不利因素;SWOG危险度为高危是影响患者CIR和DFS的共同不利因素;单体核型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接受巩固治疗≥1个疗程的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和SWOG危险度为高危是影响患者CIR、DFS、OS的共同不利因素;外周血原始细胞≥0.50和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MRD阳性[FCM和(或)WT1 mRNA阳性]是影响患者CIR和DFS的共同不利因素;CRi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共同不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IA10作为诱导方案且获得MLFS后未接受allo—HSCT的�
任欣赵婷王婧主鸿鹄江浩贾晋松杨申淼江滨王德炳黄晓军江倩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预后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