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庆文
- 作品数:39 被引量:48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水层辐射校准技术和海水黄色物质信息提取研究
- 陈楚群施平张清凌毛庆文韦钧吴成业詹海刚
- 本研究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下/水面光谱仪SPMR/SMSR对南海典型海域进行水体剖面光谱测量,获得了与国际同类测量结果(如美国NASA认可的SEABAM光谱数据)可比的观测结果,首次在南海南沙海域获得了高光谱分辨率的...
- 关键词:
- 微波遥感资料应用于台风浪分析和预报的技术研究
- 齐义泉毛庆文谢强王静王卫强
- 受863计划818主题的资助,该项目从物理海洋学和卫星遥感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卫星微波风、浪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结合船舶报等资料开展了南海海面平均风、浪特征的对比分析;进而利用高度计获得的台风风浪资料分析了南海台风浪的断面...
- 关键词:
- 关键词:台风浪微波遥感
- WWATCH模式模拟南海海浪场的结果分析被引量:75
- 2003年
- 利用美国NOAA/NCEP环境模拟中心海洋模拟小组近年新开发的一个准业务化的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 Ⅲ(以下简称WWATCH),以每天4次的NOAA/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输入,模拟了1996年的南海海域的海面风浪场,通过分析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的上升和下降轨道在南海海域的交叉点位置处的风、浪观测资料与NCEP风场和WWATCH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大小,可以看出,NCEP风场基本与T/P高度计的风速观测结果一致,相应的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也基本与卫星高度计的有效波高观测结果相一致,但从空间上看,在计算区域中心附近海域的结果一致性较好,靠近计算边界附近海域的结果相对较差,但这种因边界而影响模拟结果的范围很有限;从时间上看,冬季风期间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而夏季风期间的结果偏小的趋势明显,并且这种偏小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期间的极小风速值附近。
- 齐义泉朱伯承施平毛庆文范辰五
- 关键词:海浪场高度计有效波高数值模拟海洋动力学
- 在南海南部大纳土纳岛附近存在S2分潮的无潮点吗?被引量:5
- 2006年
- 结合TOPEX/Poseidon(T/P)卫星和Jason-1卫星高度计资料,对连续12年多的卫星测高资料,采用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卫星沿轨各点的潮汐调和常数,根据无潮点周围迟角的变化规律来探讨该海域的S2分潮无潮点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在大纳土纳岛附近不存在S2分潮的无潮点,而是存在一条驻波的节线,在节线上,S2分潮的振幅接近于零.
- 毛庆文齐义泉施平詹海刚甘子钧
- 关键词:卫星高度计资料
- 南沙海区生物生产力与生态过程研究
- 黄良民钟其英尹建强曹文熙蔡创华王汉奎张建林谭烨辉吴成业吴蔚陈楚群钱树本张俊彬宋星宇刘胜黄增岳简伟军傅子琅毛庆文周毅频杨燕辉
- 本研究分别于1997、1999年开展了三个航次的海上考察,深入研究西南部陆架浅海区,巴拉巴克海峡西部海区及重点岛礁区的海洋生物生产力与生态过程,进行了叶绿素、初级生产力、微生物、浮游生物、鱼卵和仔鱼及相关生态要素等观测、...
- 关键词:
- 关键词:南沙海区生物生产力生态过程
- 南沙海区上层海洋动力过程遥感应用分析研究
- 齐义泉郭佩芳施平毛庆文詹海刚陈楚群陈晓翔王静谢强王东晓
- 该成果主要以多源卫星遥感信息为基础,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就南沙及其附近海域的海面温度、风速、有效波高、动力高度和海水叶绿素等多种海洋动力和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特征展开了研究和分析工作,并根据海洋卫星遥感信息的特点和南沙海区...
- 关键词:
- 关键词:南沙海区动力过程遥感
- 南沙群岛永暑礁上部向海坡地貌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1999年
- 珊瑚礁向海坡是珊瑚礁地貌中很具特色的地貌单元之一,特别是上部向海坡发育的浅水平台、脊-槽沟系反映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水动力作用的强弱.根据实测剖面资料,发现永暑礁上部向海坡地形呈台阶状,普遍发育-6~-8m,-35~-38m两级浅水平台,它们具有古海平面的指向意义;东北和西南礁缘普遍发育了脊-槽沟地貌体系,反映了南沙群岛的季风气候特点和波浪作用的强弱.锚地大都发育在西南向海坡.本文对永暑礁上部向海坡的地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 于红兵孙宗勋毛庆文
- 关键词:珊瑚礁地貌特征南沙群岛
- 南海遥感叶绿素的长程相关
- 2006年
- 基于199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海视宽视野水色扫描仪(SeaWiFS)的遥感观测数据,利用去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分析南海表层叶绿素的时间相关性和分形标度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南海各网格点表层叶绿素时间序列普遍存在较强的长程相关性,标度指数在0.5与1.14之间,平均值为0.79.吕宋岛西北面、巽他大陆架北部等上升流海域标度指数较大,表层叶绿素的持续性较强;吕宋岛西南面、海南岛东面和南海南部的大部分海域标度指数较小,表层叶绿素的持续性较弱.总体而言,南海表层叶绿素的持续性比海洋表层温度(SST)的持续性弱,两者标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
- 詹海刚施平毛庆文张彤辉
- 关键词:叶绿素标度
- 基于T/P资料分析南海海面风、浪场特征及其关系被引量:34
- 2003年
- 本文以T/P卫星高度计提供的海面风、浪资料为基础,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对南海海面风、浪场进行展开,然后找出统计上显著的几个典型场,探讨南海海风、浪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南海海面风、浪场的第一、第二模态具有很好的相似性,第三模态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一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南海海面风、浪场间的关系,从而为海浪场的经验预报和分析提供参考。
- 齐义泉施平毛庆文王静
- 关键词:海面风海浪场奇异值分解水文预报
- 广东近海的陆架海流结构及其异常机制研究
- 方文东邱章陈荣裕毛庆文余灿花
- 该项目在海流垂向结构方面:发现斜压海流的向岸分量平均值、平均涡动动能等要素的垂向分布均随深度的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在突发性强流方面:指出孤立内波引起的突发性强流在0―150m的观测深度层内的主要特征;在上层流动状况及调节...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