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东祥

作品数:11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肿
  • 3篇手术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出血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1篇蛋白
  • 1篇多发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支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铁
  • 1篇血清铁蛋白
  • 1篇血压
  • 1篇血肿复发
  • 1篇药物
  • 1篇硬膜

机构

  • 5篇北京丰台右安...
  • 3篇北京急救中心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8篇毕东祥
  • 4篇郝魁元
  • 3篇赵永春
  • 3篇杜文彬
  • 3篇付伟
  • 1篇赵子平
  • 1篇方海东
  • 1篇巩勇
  • 1篇杨志刚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回压迹对预测硬膜外血肿形成意义的初步探讨(附291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颅骨骨折病人脑回压迹的多少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91例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骨X线平片脑回压迹增多者硬膜外血肿发生率低。结论提示脑回压迹数目与硬膜外血肿发生率有关。
毕东祥赵子平杨志刚郝魁元刘峥真德智巩勇
关键词: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
心脏支架手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发脑出血手术治疗68例总结
2020年
目的探讨心脏支架手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发脑出血的外科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心脏支架手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发脑出血患者68例,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统计所有患者术后颅内血肿复发情况、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及日常生活能力分级。结果术后6~48 h进行多次头颅CT复查,68例患者中颅内血肿完全清除占85.29%,复发血肿量较原血肿量≤1/2者占8.82%,复发血肿量较原血肿量>1/2者占5.89%;术后2周,68例患者中GOS分级为Ⅰ级占7.35%,Ⅱ级占8.82%,Ⅲ级占13.24%,Ⅳ级占26.47%,Ⅴ级占44.12%;5例死亡病例中因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再出血死亡3例;术后2个月随访,63例存活患者中Ⅰ级占17.46%,Ⅱ级占30.16%,Ⅲ级占33.33%,Ⅳ级占12.70%,Ⅴ级占6.35%。结论心脏支架手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发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颅内血肿清除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付伟毕东祥
关键词:脑出血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后早期配合呼吸机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联合早期呼吸机治疗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10例重症颅脑损伤需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以术后常规应用呼吸机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术后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者为观察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生存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间术后1月生存率及3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月时的GQOLI-74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内,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联合早期呼吸机治疗可显著提高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付伟毕东祥杜文彬郝魁元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呼吸机治疗老年人
CT上脑干及中脑周围池改变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中的意义被引量:13
2004年
毕东祥赵永春
关键词:CT检查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可能性探讨(附7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4
1996年
分析了术前术后有CT检查的73例硬膜外血肿病例。重点讨论了此类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机理,提出术前有下列情况者,术后脑水肿发生可能性较大:(1)GCS≤6;(2)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3)中脑及其周围池改变按Liu氏分级在3分以上者;(4)血肿量>100ml;(5)脑中线结构移位>10mm。文中还对去骨瓣减压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赵永春毕东祥赵雅度
关键词:硬脑膜外血肿脑水肿去骨瓣减压外科手术
交通性多发伤中伴颅脑损伤1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1996年
为了提高伴颅脑损伤的多发损伤病例的诊治水平,作者对交通性多发伤中伴颅脑损伤的146例进行了临床分析,通过合并伤和死亡病例的分析,发现此类病例有如下特点:(1)各部位伴发伤的伴发比率较大的前三位是:胸部损伤、肩外伤和小腿外伤;(2)死亡病例特点是:颅脑损伤严重,合并胸部外伤多,合并休克多;(3)由于此类病例常伴有严重失血,故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即使有高颅压存在,Cushing三联征表现并不典型,手术清除血肿后,皿压会骤然下降;(4)患者常因意识障碍缺少主诉,急诊阶段容易漏诊或误诊。
毕东祥赵永春赵子平藏奇
关键词:多发伤颅脑损伤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为7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方海东毕东祥杜文彬郝魁元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保守治疗
铁蛋白在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关系,并分析其在血肿周围脑水肿发生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及人院72h后行血清铁蛋白及头颅CT检查,计算人院时及人院72h后血肿体积、脑水肿总体积及经校正后的相对水肿体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相关的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铁蛋白与相对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当天患者脑血肿体积为(13.25±5.54)cm^3,入院72h后脑血肿体积为(30.26±11.28)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2h后患者脑水肿总体积为(49.37±14.23)cm^3,较人院时脑水肿总体积[(30.26±11.28)cm^3]显著增大(P〈0.05);相对水肿体积增加1.13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高血清铁蛋白水平(β=13.592,P〈0.01)及糖尿病(β=13.592,P〈0.01)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当天,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和相对水肿大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1,P〉0.05);入院72h后相对水肿体积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是反映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增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在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付伟毕东祥杜文彬郝魁元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清铁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