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翔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载柔红霉素和汉防己甲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纳米粒的制备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制备包载柔红霉素-汉防己甲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PLGA-PLL-PEG)纳米粒。方法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作为载体,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柔红霉素与汉防己甲素的纳米粒;动态光散射粒径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表面形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柔红霉素的包封率及载药量,HPLC测定汉防己甲素的包封率及载药量;以pH 7.4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释放介质,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3.0±12)nm,Zeta电位为-19.16 mV,柔红霉素载药量为(3.63±0.15)%,包封率为(70.23±1.91)%,汉防己甲素载药量为(4.27±0.12)μg·mg-1,包封率为(86.5±0.7)%,7 d两药累积释放率大于80%。结论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工艺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且制备的柔红霉素-汉防己甲素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纳米粒在体外具有一定缓释效果。
- 韩杰王永禄殷海翔王栋徐璐李学明陈宝安
- 关键词:柔红霉素汉防己甲素纳米粒体外释放
- 响应面法优化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处方工艺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处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对释放度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的用量、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olyvinylpyrrolidone-K30,PVPK30)的浓度、乳糖与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的比例,以2 h、4 h、8 h的释放度综合评分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处方的用量。结果筛选得到优化的处方为:HPMC K15质量分数为片重的30%、粘合剂PVP-K30浓度为10%、乳糖与MCC比例为1:3,其体外释药行为较理想。结论筛选所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处方工艺稳定可行。
- 喻佰启王永禄殷海翔王栋吕贝贝李学明
-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响应面法体外释放度
- 载阿糖胞苷-汉黄芩素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研究
- 化学药物治疗一直是对付肿瘤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传统的化疗药物大多为非选择性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引发不同程度的全身毒副反应;且在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经常会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mu...
- 殷海翔
- 关键词:载药纳米粒阿糖胞苷汉黄芩素
- 药物纳米结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简述了药物纳米结晶的特有性质及生产技术,讨论其对细胞吸收和毒性的影响。该剂型可以口服、透皮和静注途径给药。其中,经静注给药后,药物纳米结晶可被巨噬细胞吸收而富集于肝脏,再缓释释放,从而达到降低全身毒性的作用。但器官内药物浓度过高也会引起毒性反应。
- 殷海翔徐元龙王永禄李学明
- 关键词:药物传递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