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细角螺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运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细角螺生殖系统的结构,并描述了该螺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探讨了细角螺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细角螺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集合管、储精囊、输精管、阴精囊和交接器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集合管、蛋白腺、缠卵腺、黑腺、交接囊、阴道和腹足口组成。交接器是细角螺特有的结构,在其它腹足纲动物中未见报道。腹足口仅雌性特有,是区分雌雄的唯一形态特征。繁殖期蛋白腺分泌强嗜酸性物质,缠卵腺分泌强嗜碱性物质。在细角螺中发现黑腺结构,其具体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蒋霞敏段雪梅姜小敏陆伟进
- 关键词:生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
- 室内养殖管角螺幼体的生长特性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水泥池养殖管角螺幼体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初孵稚螺早期壳高与螺重的生长速度都很快,旬增长率最高时分别达到186.7%、313.2%,以后生长逐渐减慢.壳高呈对数生长L=21.494lnd+2.0343(R2=0.9783);螺重呈幂形生长W=0.0388d2.5069(R2=0.962);稚螺螺重与壳高之间呈幂函数W=0.0001L2.770 8(R2=0.9569).不同时期稚螺成活率达到80%以上,壳高长至21.9mm以上,幼螺死亡逐渐减少,成活率均保持在91.6%~99.7%.不同时期的出肉率差别不显著,均达到50%以上.
- 段雪梅蒋霞敏王春琳柴学森夏周陆珠润
- 关键词:管角螺成活率出肉率
- 细角螺卵子发生的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 2012年
- 利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角螺卵细胞发育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细角螺卵原细胞期细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核膜明显且有不规则的凹陷,细胞质内出现大量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根据卵黄颗粒物的多少和大小可将卵母细胞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卵母细胞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核仁可见,并出现核周间隙;中期卵母细胞内细胞核移向细胞的一端,核内染色质仍呈高电子密度状态,核仁不明显或消失;后期卵母细胞内的细胞核受挤压形状变得不规则,细胞质内可见少量的线粒体,大量的卵黄颗粒聚集在细胞质中并融合成很大的卵黄球。成熟期卵母细胞卵黄物质多且有较大的脂滴。
- 陆伟进蒋霞敏段雪梅姜小敏杜雪星
- 关键词:卵子发生细胞学超微结构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 2016年
- 基于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现状,探索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采取"双库(校外实践基地库和校外导师库)制、双导师资格选聘制、双导师沟通指导制、双导师指导过程监督制、双导师指导绩效考核制等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 蒋霞敏段雪梅王春琳王一农
- 关键词:双导师制专业学位
- 不同温度、底质和饵料对管角螺孵化和稚、幼螺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9年
-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底质和饵料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孵化和稚、幼螺生长的影响。温度试验结果表明,29℃组卵囊平均出稚螺数为15.07ind.卵囊-1,显著高于23℃组(13.3ind.卵囊-1)和26℃组(12.87ind.卵囊-1);29℃组孵化时间为30d,26℃组为40d,23℃组为35d;23℃组最后存活率达到66.7%,29℃组只有36.37%;26℃组初孵稚螺的壳高为6.33±0.34mm,显著高于23℃和29℃组,但经培养后,23℃和26℃组的幼螺壳高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7.59±2.22和16.66±1.80mm,综合考虑23℃为较适孵化温度。底质试验结果表明,初孵稚螺无底质培养比泥底质培养佳,幼螺沙底质培养比无底质培养佳;饵料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鲜活饵料优于配合饲料。
- 陆珠润蒋霞敏段雪梅王春琳
- 关键词:管角螺温度底质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