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萌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证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结果 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28.62%),好转386例(69.93%),仅5例(0.91%)未愈,3例(0.54%)死亡,总体预后良好;3)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组痊愈率高,其他证型组好转率高,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疾病预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0%),其次是肝胆湿热证、脾虚湿困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8.87%、97.06%),气虚瘀黄证预后相对差一些(总有效率为93.33%)。但不同中医证型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51)。结论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不同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间可能存在一些关联。 陈定潜 刘大凤 李继科 叶庆 周晓飞 王林 胡蓉 王丽 高峰 段萌 毛创杰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中医证型 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瘀黄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瘀黄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气虚瘀黄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化瘀方加减,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ALT、ALB、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5%,对照组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BIL、ALT、ALB、PT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瘀黄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段萌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好转386例,仅5例未愈(肝胆湿热证3例、脾虚湿困证和气虚瘀黄证各1例),3例死亡,总体预后良好;3)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组痊愈者多,其他证型组好转者多,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疾病预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0%),其次是肝胆湿热证、脾虚湿困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8.87%、97.06%),气虚瘀黄证预后相对差一些(总有效率为93.33%)但不同中医证型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51)。结论: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不同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间可能存在一些关联。 陈定潜 刘大凤 李继科 叶庆 周晓飞 王林 胡蓉 王丽 高峰 段萌 毛创杰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中医证型 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肝衰竭患者随机分入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治疗8周。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化及凝血指标改善的差异。结果:1)基线时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病因、病原型别、肝衰竭分型分期、并发症、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均相似,具有可比性;2)4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西医组(7.69%VS25.00%,P=0.087);3)4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15.38%VS 43.75%,P=0.021),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均略低于西医组;4)自治疗后第1周末始至第4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总胆红素较西医组明显降低,尤其在第2周结束时、3周结束时(分别为198.63 VS235.32,133.28 VS 220.93,83.58 VS 154.08,67.38 VS 92.58,P=0.306、0.014、0.012、0.203);第1周结束时至3周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组ALT及AST略低于西医组,ALB及PTA略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人工肝治疗能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肝衰竭患者短期(4周结束时)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陈定潜 曾义岚 胡蓉 王林 王丽 刘大凤 叶庆 李继科 高峰 段萌 毛创杰 李守娟关键词:肝衰竭 中医治疗 西医综合治疗 人工肝治疗 疗效 陈定潜辨治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经验 被引量:5 2012年 陈定潜老师多年临床观察表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多为"阴黄",病机是肝郁湿阻脾困,宜采用疏肝通络、醒脾除湿法,方药为肝脾疏络饮,治疗中应注意时时顾护脾胃;1例在两次人工肝治疗后无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此法治疗而基本痊愈。 叶庆 李继科 高峰 毛创杰 段萌 曾义岚 温贤敏 陈定潜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辨证论治 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552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病毒型别、病因的关系,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均由指定的中医副主任医师专人负责。结果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甲型、丙型及戊型肝炎证型较单一,乙型及未定型肝炎证型较复杂,重叠感染证型最复杂。结论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单一病因与不同复合病因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不同型别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型分布亦不同。 曾义岚 李继科 叶庆 刘大凤 温贤敏 王林 胡蓉 王丽 高峰 段萌 毛创杰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中医证候 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和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分析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炎不同临床分度、重型肝炎不同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急性、慢性肝炎组中医证型均以肝胆湿热证为主,其次是肝郁脾虚证和肝络瘀阻证;慢性肝炎轻、中、重度组均以肝胆湿热证为主,但轻度组肝胆湿热证更多见;重型肝炎早期以肝胆湿热证为主,中、晚期气虚瘀黄证与肝胆湿热证基本相当。结论病毒性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依次是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和肝络瘀阻证,见于各临床类型、慢性肝炎不同分度及重型肝炎不同分期,所占比例随着疾病进展及严重程度增加而减少;脾虚湿困证和气虚瘀黄证更常见于慢性肝炎中、重度和重型肝炎中、晚期。病毒性肝炎患者西医诊断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联。 刘大凤 温贤敏 周晓飞 叶庆 胡蓉 王丽 王林 李继科 曾义岚 高峰 段萌 毛创杰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西医诊断 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