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俊丽

作品数:54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2篇血管
  • 12篇血压
  • 12篇内皮
  • 10篇血管新生
  • 10篇缺血
  • 9篇老年
  • 8篇动脉
  • 6篇血症
  • 6篇缺血后
  • 6篇细胞
  • 6篇内皮细胞
  • 5篇心血管
  • 5篇血管疾病
  • 5篇人脐
  • 5篇人脐静脉
  • 5篇人脐静脉内皮...
  • 5篇脐静脉内皮
  • 5篇脐静脉内皮细...
  • 5篇静脉内
  • 5篇静脉内皮

机构

  • 45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药理学教研室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4篇段俊丽
  • 11篇郝长宁
  • 11篇黄震浩
  • 10篇黄婧娟
  • 10篇潘志红
  • 9篇刘蓓菁
  • 8篇王一尘
  • 8篇陶蕊
  • 8篇石一沁
  • 8篇韩丽
  • 7篇张琳琳
  • 7篇方根强
  • 7篇李皓雲
  • 6篇顾祎
  • 5篇陈燕惠
  • 4篇荣棣君
  • 4篇王一尘
  • 4篇李瑞琳
  • 3篇卢维晟
  • 3篇陆卫

传媒

  • 7篇中国综合临床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中国医药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国际老年医学...
  • 3篇国外医学(老...
  • 3篇现代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声学技术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较两种测量方法获得的血压波动对老年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456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颈动脉斑块组(n=1012)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444),分别采用经典的标准差方法(SD法)和个体血压波动测定方法(个体法)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压波动,回顾性分析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性。结果:SD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24 h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白天SBPV、夜间SBPV以及24 h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而白天和夜间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体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24 h SBPV、白天SBPV、24 h DBPV以及白天DBPV水平较无颈动脉斑块组均明显升高(P<0.05);夜间SBPV和夜间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颈动脉斑块组SBPV值出现次数,SD法测定SBPV最多的是10-15 mmHg(n=541),其次是大于15 mmHg(n=399);个体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SBPV值出现次数最多的是0-8 mmHg(n=490),其次是8-10 mmHg(n=350)。结论:在老年男性动脉硬化相关疾病患者中,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两种方法均可测定血压波动,但以个体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更加敏感。
徐蓉黄婧娟李瑞琳荣棣君郝长宁石一沁段俊丽
关键词:血压波动颈动脉斑块老年男性血压水平
过量服用蛋氨酸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缺血性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03年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过量服用蛋氨酸会导致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内皮功能受损、血管舒缩功能减弱。本研究使用过量服用蛋氨酸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情况 ,判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缺血性血管新生的影响。将 36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对照组始终给予自来水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则给予含有 0 .5 %蛋氨酸的饮水。两组动物分别按上述方法给予不同饮水 2周后 ,手术切除左侧股动、静脉 ,观察缺血 2 8d内缺血区域血管新生和侧枝血管形成的情况。过量服用蛋氨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减弱了大鼠下肢慢性缺血性血管新生和侧枝血管的建立 ,这可能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减弱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生物活性有关。
段俊丽李月王一尘潘志红高兴旺潘永瑜方根强室原丰明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蛋氨酸
内皮祖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他汀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他汀类药物作为传统降血脂药物,其降脂外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方面。血管内皮祖细胞作为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过程,促进血管内皮修复。
陶蕊王一尘段俊丽
关键词:他汀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
老年脑梗死患者部分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与老年脑梗死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9—12月在我科佩戴过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的205例〉65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脑梗死组(58例)和非脑梗死组(147例),进一步分析各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①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β=0.01为准入标准)得出:腔梗、血尿酸水平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性。其中腔梗患者对于非腔梗患者,脑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7.443;血尿酸水平每减少1μmoL/L,脑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0.994。②血压各成分用两独立样本的£检验分析得出:脑梗死组的收缩压最高值(167.12±22.08)mmHg、脉压最高值(88.03±20.81)mmHg,与非脑梗死组相比显著增高。结论对于老年男性人群,脑梗死的发病与是否患有腔梗、血尿酸水平有着显著关联;在血压成分中与收缩压最高值和脉压最高值关系非常密切。
韩丽段俊丽潘志红顾祎陶蕊刘蓓菁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人血尿酸
量子点分子成像在动脉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动脉硬化(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局部表现的全身血管系统的疾病,病变可以累及到全身的动脉血管,是导致缺血性疾病的元凶.AS早期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出现VCAM-1增多、使循环血液中白细胞在血管壁附着...
段俊丽
血压要素组合对预测脑梗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正>背景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靶器官损伤与收缩压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与舒张压水平的高低成反比。但到目前为止,收缩压和舒张压对靶器官损伤的研究仅局限于定性分析上;同时也发现:不恰当地降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黄婧娟郝长宁石一沁李皓雲段俊丽
关键词:脑梗死
文献传递
老年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期诊断老年冠心病并判断其急危重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122例老年冠心痛患者,分为4个亚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1)组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新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OMI+ACS)组34例.3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的hs-CRP,应用免疫散射法测定各组的D-二聚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间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两两比较,OMI组[(0.25±007)mg/L]与SAP组[(0.27±0.08)mg/L]、OMI+ACS组[(0.58±0.80)mg/L]与ACS组[(0.56±0.72)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M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间患者hs-CRP水平进行两两比较,OMI组[(3.76±0.61)mg/L]与SAP组[(3.90±0.81)mg/L]、OMI+ACS组[(6.57±2.09)mg/L]与ACS组[(6.19±1.84)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老年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与hs-CRP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1,P〈0.01).结论 D-二聚体和hs-CRP可作为判断老年人冠心病发生或存在的指标.D-二聚体和hs-CRP可作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斑块是否处于稳定期,是否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指标;可作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新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指标.但不能用于鉴别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是否已经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老年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与hs-CRP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卢维晟潘志红段俊丽张江蓉高艳虹王一尘
关键词:D-二聚体冠心病老年人
脑钠肽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脑钠肽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是近期发现的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少数几种有力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其血浆水平的升高与左室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且在心衰的排除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两者与其它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缺血和高血压等的病变程度及预后同样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顾祎段俊丽王一尘
关键词:脑钠肽
老年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RP、糖代谢指标及动态血压参数,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 A1c)及血清CR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FBG、FINS、CRP、IRI、GHbA,c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24h平均脉压(24h-mPP)、日间平均脉压(dmPP)、夜间平均脉压(nmPP)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61.20±8.22)mmHg(1mmHg=0.133kPa)比(54.50±7.85)mmHg,(65.97±11.86)mmHg比(59.73±11.71)mmHg,(56.43±9.87)mmHg比(49.27±8.36)mmHg]。结论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一样,存在胰岛素抵抗,CRP及脉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李东霞潘志红张江蓉段俊丽顾袆卢维晟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C反应蛋白质胰岛素抵抗
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临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常规的24小时血压检测后便可以获得血压快变离散度值σ,基于人体正常生理血压慢波动基础上的快波动构成的离散度,以能直...
段俊丽陆卫郝长宁陆晟侃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