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庆平
- 作品数:73 被引量:5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β-防御素-2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表达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A)肺部感染前后肺组织β防御素2(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探讨肺组织BD2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组大鼠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4h后,经气管内注入PA复制肺部感染模型。对照组中大鼠无需机械通气,直接气管内接种PA复制肺部感染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测定大鼠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组重度肺组织病理变化大鼠占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P<0.05)。机械通气组中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上调在3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机械通气组接种PA6h后血培养阳性率为40.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7%(P<0.05)。机械通气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A培养阳性率持续为100.0%,而对照组从3h的100.0%降至24h的33.3%(P<0.05)。对照组存活率为80.0%,机械通气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上调水平的下降可能与VAP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武庆平姚尚龙方向明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Β-防御素-2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肺组织病理变化成年SD大鼠气管内注入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3的表达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3(BD-3)的表达,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40~290g,随机分为2组(n=10):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N组)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V组)。两组均经口气管插管,N组气管内注入10^10 cfu/ml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0.2ml;V组机械通气4h时气管内注入等容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注入菌液后拔出气管导管。于注入菌液后48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肺湿重占体重百分比,行秭组织肉眼下和镜下的病理学评分,测定肺组织细菌计数,记录菌血症的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BD-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V组肺湿重占体重百分比、肺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肺组织细菌计数和菌血症发生率升高,肺组织BD-3表达下调(P〈0.01)。结论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与肺组织BD-3的表达下调有关。
- 桂平武庆平姚尚龙李建蓉李永平
- 关键词:Β防御素
- 机械拉伸对γ-干扰素诱导肺泡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机械拉伸对γ-干扰素(IFN-γ)诱导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人β防御素-3(HBD-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HBD-3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别给予机械拉伸(S组),10g/mlI FN-γ(I组)和10ng/ml IFN-γ+机械拉伸(IS组)3种处理,未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C组),处理的时间为2h,4h和6h。拉伸由细胞Flexercell-4000T^TM拉伸系统提供,拉伸的幅度为20%,速率为30次/min。处理后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D-3 mRNA的表达;处理6h的细胞继续培养至24h,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BD-3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独的机械拉伸不能使HBD-3 mRNA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10g/ml IFN-γ处理2h,4h和6h后,HBD-3 mRNA表达量较之C组分别增加了(2.63±0.60),(8.02±1.63)和(12.21±2.35)倍。10g/ml IFN-γ+机械拉伸处理2h,4h和6h后,HBD-3 mRNA表达量较之C组分别增加了(1.54±0.16),(4.37±0.87)和(6.99±1.32)倍,但均显著低于I组(P〈0.01)。6h机械拉伸后,IS组HBD-3的表达显著少于I组(P〈0.01),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拉伸能显著抑制IFN-γ诱导肺泡上皮细胞HBD-3表达的上调,这可能是机械通气(MV)的患者易于发生VAP的原因之一。
- 桂平武庆平姚尚龙舒化青
- 关键词:机械拉伸Γ-干扰素肺泡上皮细胞Β-防御素
- 细菌过滤器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防止细菌污染的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李晴武庆平张诗海姚尚龙
- 关键词:气管插管细菌污染全身麻醉呼吸机螺纹管
- 中国产科麻醉现状及挑战被引量:18
- 2016年
- 产科麻醉是临床麻醉学重要亚学科之一。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从事产科麻醉除了必备麻醉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孕妇妊娠期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麻醉方法和药物对母体、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确保母婴的安全,舒适地度过围产期。目前,我国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产科麻醉提出新的挑战。
- 姚尚龙武庆平
- 关键词:产科麻醉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麻醉学亚学科产程时间患者自控镇痛
- 紧密连接影响血管通透性信号通路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血管的通透性主要由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两部分组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旁途径是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因素。紧密连接(tightiunction,TJ)是细胞旁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它将导致细胞通透性的增加。目的分析TJ的信号机制,更好地理解其保护血管屏障的功能。内容对影响TJ的几个重要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揭示其影响细胞通透性的信息传递和调控作用。趋向TJ的完整性可以抑制水肿液的产生,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更好地诊断疾病,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疗效。
- 张兴彩武庆平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信号通路
- 妊娠对妇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及范围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阻滞平面和范围的影响,评价妊娠是否能提高硬膜外麻醉对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方法将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和子宫或卵巢切除的病人50例,分成妊娠手术组和非妊娠手术组,每组各25例。两组分别测试患者的头侧和尾侧平面,并在随后的5、10、15、20和25min及采用相同的电刺激方式,测试患者右侧L2、S1和S3区域的痛觉消失阈值。结果两组间患者体质量、向头侧扩散平面及向尾侧扩散平面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运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L2、S1和S3区的疼痛阈值或线性回归斜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组内S1和S3区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L2,妊娠组L2和骶区的线性回归斜率也有显著性差异,痛阈和时间正相关。结论妊娠不能提高硬膜外麻醉下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
- 冯春武庆平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妊娠运动神经痛阈
- 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7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急诊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共17例,13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接受全身麻醉,麻醉过程多数平稳,产妇15例顺利度过围术期,2例全麻患者经过ICU治疗恢复出院。7例产妇术后发热;1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3~4分,余5minApgar评分正常。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适用于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急诊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密切监测狼疮累器官功能、维持呼吸循环稳定,积极防治感染,合理使用激素是确保围产期母婴安全的关键。
- 林云周倩张建成翁泽林武庆平欧阳为相
- 关键词: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诊剖宫产麻醉
- β-防御素-2在不同通气方式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两种通气模式的大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模型中肺组织β-防御素-2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方法4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GMV组和PHY+PEEP组。每只大鼠机械通气24 h后,从气管导管中注入铜绿假单胞菌0.2 ml复制VAP模型。采用RT-RNA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实验RBD-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GMV组重度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高于PHY+PEEP组;GMV组中RBD-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上调的水平在3h后时段显著低于PHY+PEEP组(P<0.05)。结论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加最佳PEEP通气模式对肺Ⅱ型细胞β-防御素-2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水平的影响小,能预防或减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
- 武庆平姚尚龙方向明王日春
- 关键词:Β-防御素-2通气方式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 内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在fractalkine诱发BV-2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在fractalkine诱发BV-2小胶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中的作用。方法将BV-2小胶质细胞以1×105个/ml浓度接种于3.5cm培养皿(5ml/Ⅲ)、50ml培养瓶(8ml/瓶)、24孔培养板(1ml/孔)或6孔培养板(2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25):正常对照组(C组)、fractalkine组(F组)、CX3C趋化因子受体1抗体anti—CX3CRl+fractalkine组(cF组)、内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拮抗剂2-APB+fractalkine组(AF组)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fractalkine组(sF组)。除c组外,其他4组加入10nmol/Lfracta—lkine,CF组、AF组及sF组于加入fractalkine前1h分别加入15μmol/Lanti.CX3CRl、50μmol/L2-APB及10/zmol/LSB203580。测定fractalkine孵育10min期间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最大值作为[ca2+],于fractalkine孵育即刻、30、60、120、240min时测定p38MAPK磷酸化水平,于fractalkine孵育24h时测定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1p(IL-I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F组、cF组、AF组和sF组[ca2+]i、p38MAPK磷酸化水平、IL-1β和TNF—a浓度升高(P〈0.05);与F组比较,cF组和AF组[ca2+]i降低,cF组、AF组及sF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Ⅱ厂1G和TNF—a浓度降低(P〈0.05)。结论内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参与了fraetalkine诱发BV-2小胶质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
- 王爱桃武庆平姚尚龙徐建军崔永武温树正
- 关键词:三磷酸肌醇受体内质网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