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步建立

作品数:38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手术
  • 6篇内固定
  • 6篇骨折
  • 6篇关节镜
  • 5篇颈椎
  • 5篇坏死
  • 5篇骨头
  • 5篇股骨
  • 5篇股骨头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植骨
  • 4篇椎体
  • 4篇颈椎病
  • 3篇腰椎
  • 3篇手术期处理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疼痛
  • 3篇头坏死

机构

  • 22篇解放军白求恩...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白求恩国际和...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8篇步建立
  • 20篇钱宇航
  • 18篇刘长安
  • 17篇张卫平
  • 11篇冯志军
  • 8篇张壮岱
  • 7篇尹豫
  • 6篇张卫平
  • 5篇刘长安
  • 4篇康强军
  • 4篇王占长
  • 4篇野战涛
  • 3篇王江涛
  • 3篇冯志军
  • 2篇戴世英
  • 2篇周吉怀
  • 2篇王凌云
  • 2篇刘玉杰
  • 2篇孙成
  • 2篇杨云龙

传媒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5篇解放军医药杂...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北京军区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制网状接骨板植骨的对比和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制网状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患者钛制网状接骨板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14 7例脊髓型颈椎病 ,6例颈椎损伤患者 ,病变累及 2个间隙 15 3例 ,3个间隙 1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并辅以 4种不同内固定 ,其中钛制网状接骨板 47例 ,Orion钢板 60例 ,Zephir钢板 2 6例 ,CSLP钢板 16例 ,钛质网笼 4例。对其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5 3例中 15 0例获 6~ 68个月随访 ,植骨均在 12周达到临床愈合 ,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 ,2例钛质网笼植骨发生下沉 ,颈椎椎间高度降低。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结论 :钛制网状接骨板比其它类型内固定有优越之处。
张卫平刘长安钱宇航步建立冯志军康强军张壮岱
关键词:颈椎前路内固定植骨钛合金椎体次全切除
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处理
2003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处理。方法: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对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7—16个月,根据Macnab评定标准,疗效优良率为91.9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仔细术中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刘长安张卫平周吉怀钱宇航冯志军步建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处理
钛制网状接骨板固定颈椎的设计原理及临床应用
2001年
前路颈椎手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损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1,2],目前的植骨及内固定方法仍存在差异.我们于1998年11月自行设计了钛制网接骨板从前路固定颈椎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张卫平钱宇航刘长安步建立王占长张壮岱
关键词:颈椎病内固定器植骨术
不同方法测量尺骨变异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X线、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尺骨变异(ulnar variance,UV)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方法招募32例志愿者均行双腕后前位X线、侧位X线、CT及MRI检查,分别应用后前位X线平片、侧位X线片、冠状位CT多平面重建、矢状位CT多平面重建、CT三维重建、冠状位MRI(骨-骨)、冠状位MRI(软骨-软骨)测量其UV。采用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比较同一测量者使用7种方法测量UV的差异,以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7种方法的可靠性,以Bland-Altman图评估测量的一致性。结果同一测量者使用7种方法测量U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种方法测量UV均具有较高的测量者内ICC及测量者间ICC,其中CT三维重建法的测量者内ICC及测量者间ICC最高、一致性最好。结论后前位X线片、侧位X线片、冠状位CT多平面重建、矢状位CT多平面重建、CT三维重建、冠状位MRI(软骨-软骨)和MRI(骨-骨)均可用于测量UV,其中CT三维重建法测量UV的可靠性最好、一致性最高,较其他6种方法测量UV更精确。
孙成步建立王江涛钱宇航尹豫车建伟
关键词:尺骨磁共振成像
硝酸甘油贴膜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方法:A 组给新西兰白兔右侧臀肌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0mg/Kg)1次,24小时后在腹部贴硝酸甘油贴膜;B 组单纯右侧臀肌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0mg/...
步建立
关键词:一氧化氮硝酸甘油股骨头坏死皮质激素
文献传递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二级医院外科工作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杨云龙步建立
关键词:军队卫生外科外科疾病
腰骶管内硬膜外蔓状血管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2018年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蜒、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为一种包含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以头面部和肢体末端较多见,而单独发生在椎管内较罕见。我科近期经治1例腰骶管内硬膜外蔓状血管瘤,术前一度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男,23岁。因反复腰背部疼痛2年余,腰背部疼痛加重并左下肢疼痛、麻木20d入院。
周勇钱宇航崔健尹豫周峰王义兵步建立
关键词:血管瘤误诊椎间盘移位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腕掌骨关节炎应用1.9mm的关节镜,采用1R及1U入路进行清理,同时在第一、二掌骨基底背侧作3cm横切口,于第二掌骨基底打入微型缝合锚,锚钉缝线经桡动、静脉背支及拇长伸肌腱深面穿过,采用悬吊及紧缩缝合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关节囊,行关节囊成形术,矫正因骨关节炎造成的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结果术后随访18~24个月,本组优5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5%;改良MAYO评分术前(26.88±13。08)分,术后(82.50±1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示第一腕掌关节对位关系良好,无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具有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良好的优势。
张壮岱张卫平野战涛刘长安冯志军步建立康强军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微创性骨关节炎腕骨掌骨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14例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方法。方法 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14例 ,其中Ⅱ度 10例 ,Ⅲ度 4例 ,膝前外侧入路关节镜检查 ,前内侧入路引入器械进行髁间嵴骨折清创、复位 ,在胫骨结节两侧带孔克氏针钻孔 ,腰穿针引入钢丝 ,钢丝通过撕脱骨折块基底 ,用带孔克氏针将钢丝牵出 ,在胫骨结节将钢丝拧紧 ,固定撕脱骨折。石膏外固定 4周。结果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优 8例 ,良 5例 ,优良率 92 .8%。结论 关节镜下行胫骨髁间嵴骨折内固定创伤小 ,功能恢复优于切开内固定。
张壮岱张卫平刘长安步建立钱宇航冯志军
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治疗关节镜钢丝内固定
采用不同缝线及缝合位点缝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高强度缝线及不同缝合位点缝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猪(雌性,月龄5~9个月,平均7个月)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标本48个,采用Mason-Allen缝合方法建立实验模型。根据缝合位点不同随机分为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每组24例。再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将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Ethibond缝线、Ultrabraid缝线、FiberWire缝线固定。采用万能电磁力学试验机,先给予1000次的循环载荷后行拔出试验,直至拔出失败;测量并计算标本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拔出刚度及循环位移。结果:所有标本顺利完成生物力学测试。Ethibond缝线组失败模式均为缝线断裂。Ultrabraid缝线组失败模式:6例为缝线断裂,均属红区固定组;10例为缝线拔出,其中2例属红区固定组,8例属红-白区固定组。FiberWire缝线组失败模式均为缝线拔出。生物力学结果:(1)在缝线强度比较方面,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及拔出刚度:Ethibond缝线组Ultrabraid缝线组>FiberWire缝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FiberWire缝线强度最优,Ultrabraid缝线次之,Ethibond缝线最差。(2)在缝合位点比较方面,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及拔出刚度: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0、1000次循环位移: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红区缝合强度优于红-白区缝合。结论:Mason-Allen缝合方法可有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并满足术后早期部分负重要求。术中采用FiberWire缝线并将缝合位点置于红区可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有利于半月板愈合及功能恢复。
王江涛步建立申学振常晗滕立佳朱娟丽刘洋刘玉杰
关键词:缝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