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楚敏

作品数:112 被引量:380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棉花
  • 16篇黄萎病
  • 12篇棉花黄萎病
  • 9篇群落
  • 9篇根际
  • 8篇芽孢
  • 8篇芽孢杆菌
  • 8篇内生细菌
  • 8篇杆菌
  • 7篇土壤
  • 7篇拮抗菌
  • 7篇拮抗细菌
  • 7篇测序
  • 6篇抑菌
  • 6篇生防菌
  • 6篇高通量
  • 6篇高通量测序
  • 6篇促生
  • 5篇荧光
  • 5篇生物处理

机构

  • 111篇新疆农业科学...
  • 22篇新疆大学
  • 18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新疆轻工职业...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新疆农科院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112篇楚敏
  • 53篇张志东
  • 45篇史应武
  • 45篇唐琦勇
  • 44篇杨红梅
  • 42篇顾美英
  • 39篇娄恺
  • 37篇朱静
  • 35篇林青
  • 27篇高雁
  • 24篇宋素琴
  • 22篇曾军
  • 20篇霍向东
  • 20篇王宁
  • 20篇王玮
  • 20篇张涛
  • 17篇牛新湘
  • 16篇欧提库尔
  • 15篇包慧芳
  • 15篇孙建

传媒

  • 3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0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棉花学报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食家畜
  • 1篇新疆农垦科技

年份

  • 9篇2024
  • 14篇2023
  • 12篇2022
  • 14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耐辐射镰孢霉菌及在吸附铯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射镰孢霉菌及其在放射性核素铯吸附中应用,通过提供一种自筛选的耐辐射镰孢菌(<I>Fusarium sp</I>.)F54 CGMCC No.8359及其应用,通过试验证明该耐辐射镰孢菌(<I>Fusa...
张丽娟王玮张志东谢玉清韩小元赖成霞唐琦勇朱静楚敏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复合酶法从甘草废渣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复合酶法从甘草废渣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方法。通过以甘草废渣为原料,经醇提取,浓缩后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经有机溶液洗脱收集总黄酮。浓缩回收溶剂,干燥后即得甘草总黄酮,其所得甘草总黄酮含量达到20%以上,杂质含...
张志东茆军唐琦勇欧提库尔王玮楚敏娄恺
文献传递
生姜内生菌多样性及微生物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对生姜中内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了解生姜中内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方法】采用5种培养基对生姜根茎块中的内生菌进行了分离,通过形态学分析及ARDRA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表型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并对上述菌进行了微生物拮抗实验。【结果】从生姜中分离获到了23株内生菌,分为8个不同的表型,比对分析确定其分属于Pseudomonas属、Bacillus属、Brachybacterium属、Stenotrophomonas属、Rahnella属,未发现真菌,发现多数菌株具有拮抗作用。【结论】生姜内生菌较为单调,但可能是重要的农用微生物资源。
楚敏张志东王玮宋素琴唐琦勇顾美英
关键词:生姜内生菌多样性拮抗
一种黄色柠檬酸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色柠檬酸菌(Citricoccus flavus)CGMCC.No2998。通过从新疆甘家湖梭梭自然保护区土样中取样,分离、筛选、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该菌种NaCl生长耐受范围0-25%(w/v),最适生...
王芸孙健张涛楚敏娄恺
文献传递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铺覆PE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解析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中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结果】同种作物(除棉花外)铺覆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与PE膜之间,AOA-amoA、AOB-amoA及nosZ基因丰度无显著差异,而不同作物对AOA-amoA、AOB-amoA及nosZ基因丰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BAT生物降解膜可以作为PE膜的替代品以解决PE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林青曾军王斌史应武杨红梅张涛高雁楚敏王金鑫孙九胜霍向东
关键词:生物降解氨氧化反硝化
一株高产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放线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群体感应抑制活性产物放线菌新菌Streptomyces sp.D67及应用。通过从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Streptomyces sp.D67属于链霉菌属新菌,将菌株进行代谢发酵获...
张志东朱静唐琪勇艾尼江·尔斯满宋素琴顾美英楚敏柏晓玉孙建
研究阿魏菇真菌菌液对荒漠植物阿魏幼苗生长影响的方法
本发明主要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研究阿魏菇真菌菌液对荒漠植物阿魏幼苗生长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制备阿魏菇菌液,对阿魏幼苗在根部开沟浇灌阿魏菇菌液,然后通过三个方面研究阿魏菇菌液对阿魏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对照组,...
郝秀英班娜张萍朱建军王卉涂振东代兴荣楚敏
文献传递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常会污染谷物和饲料,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生物脱毒作为理想的去除ZEN的方法,广受关注,然而相关菌株较少,仍有待进一步筛选。【目的】明确一株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生物学分类地位,并优化其赤霉烯酮降解菌降解条件。【方法】通过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开展了相关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和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动力曲线的绘制。【结果】实验菌株WLB-29经鉴定为斯塔普氏菌属(Stappia),其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上登录号为MT196321,该序列与模式菌株Stappia indica B106T相似性最高为97.47%,初步确定为斯塔普氏菌属潜在新种。单因素优化表明,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LB培养基、37℃培养、pH 8.0、2%接种量和玉米赤霉烯酮初始浓度为10mg/L,在此条件下培养144h后,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2.56%。【结论】菌株WLB-29具有较好的ZEN降解作用,为进一步解析菌株降解ZEN作用机理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开展ZEN的生物脱毒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
陈禹竹唐琦勇张立慧顾美英楚敏朱静艾尼江·尔斯满孙建张志东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降解
棉花根际土壤古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建立及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地区的根际土壤古菌的数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方法】运用TaqMan探针根据古菌16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棉花总DNA进行扩增,纯化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得到基因序列进行MiSeq测序并构建标准曲线,分析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地区的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群落丰度比较。【结果】阿拉尔地区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古菌的数量在4个生育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在棉花吐絮期降至最低1.11×10^(4) copies/g(FRW);哈密、石河子、图木舒克和乌苏土壤古菌数量从棉花苗期到花铃期逐渐减少,在吐絮期升高达到最大,其中哈密吐絮期古菌数量最高达1.75×10^(6) copies/g(FRW);精河和库尔勒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波动明显,呈现先升后降再升趋势,在吐絮期最大。对检测棉花根际古菌群落进行丰度比较Soil_Crenarchaeotic_Group_SCG>Thermoplasmata>Unclassified_p_Thaumarchaeota>Marine_Group_I>Unclassified_k_norank_d_Archaea>Halobacteria>others。SCG纲在不同生育时期和地区均占绝对优势,蕾期为79.94%,哈密为88.84%。【结论】运用TaqMan探针法检测到古菌数量。在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病株根际土壤古菌数量较高,其中吐絮期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最高;在不同植棉地区,哈密棉花根际土壤古菌数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和地区的棉花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组成及丰度差异显著,地区土壤环境差别很大。
管力慧刘萍党文芳杨红梅牛新湘牛新湘李萍楚敏曾军霍向东高雁林青曾军李玉国霍向东史应武
关键词:棉花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新疆甜瓜采后致腐菌及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024年
[目的]对甜瓜采后主要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防腐效果最佳的拮抗菌株,丰富甜瓜采后保鲜拮抗菌资源。[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在腐烂的甜瓜果实中分离致腐菌,采用梯度稀释法从甜瓜种植地土壤分离拮抗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测定拮抗菌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明确拮抗菌对致腐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分离出1株主要病原菌CH-3,通过对ITS、tef和tub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病原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从甜瓜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得到67株细菌,通过拮抗试验得到3株抑菌活性很强的拮抗菌,分别为BG-1、BG-2和BG-3,选取抑菌效果更好的BG-2作为供试菌株,结合生理生化测定、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gyrB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BG-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对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0.00%、60.11%。[结论]获得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拮抗菌BG-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到1株甜瓜主要致腐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G-2对尖孢镰刀菌CH-3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能有效抑制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且拮抗菌浓度越高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越好,在甜瓜采后贮藏及生物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管力慧牛新湘刘萍杨红梅杨红梅包慧芳楚敏詹发强包慧芳杨蓉王宁娄恺詹发强
关键词:甜瓜拮抗菌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