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辉婵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突水
  • 3篇充填
  • 2篇深部矿井
  • 2篇水层
  • 2篇水文地质
  • 2篇钻孔
  • 2篇井下
  • 2篇井下钻孔
  • 2篇矿井
  • 2篇灰岩
  • 2篇隔水层
  • 2篇放水试验
  • 2篇奥灰
  • 2篇充填带
  • 1篇带结构
  • 1篇导水
  • 1篇导水裂隙
  • 1篇导水裂隙带
  • 1篇导水裂隙带高...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淮北矿业股份...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8篇柴辉婵
  • 5篇李文平
  • 3篇刘强强
  • 2篇乔伟
  • 2篇王宗胜
  • 2篇官云章
  • 2篇胡东祥
  • 2篇刘启蒙
  • 2篇刘瑞新
  • 2篇郭启明
  • 1篇孙尚云
  • 1篇陈家祥
  • 1篇龚世龙
  • 1篇葛春贵
  • 1篇王举文
  • 1篇周学斌
  • 1篇韩东亚
  • 1篇李书奎
  • 1篇王大设
  • 1篇刘强强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陷落柱突水“渗流转换”致灾机理及快速治理关键技术
葛春贵李文平郑士田倪建明柴辉婵王威孙尚云李小琴李书奎刘启蒙韩东亚许帮贵王大设郭启明石志远胡杰陈家祥徐礼华周学斌龚世龙刘强强
该项目以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2.3”陷落柱突水事故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国内典型陷落柱突水过程特征,揭示了陷落柱灾害性突水“渗流转换”机理,研究了陷落柱阻水结构渐变破坏伴随“...
关键词:
关键词:灾害预警突水治理
奥灰顶部充填带结构判别指标的确定方法
一种奥灰顶部充填带结构判别指标的确定方法,属于含水层地质结构判别指标的确定方法。将埋深深度大于等于300m的下组煤煤田基底,即奥灰顶部充填带划分为3种类型:隔水充填带、弱隔水充填带、富水带;隔水充填带可直接作为隔水层利用...
李文平官云章柴辉婵刘瑞新乔伟胡东祥王宗胜刘强强
文献传递
东滩煤矿奥陶系顶部相对隔水层厚度划分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给下组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指导,在华北地层奥陶系顶部存在隔水层的理论基础上,对东滩煤矿奥陶系顶部岩层的隔水性进行论证分析。利用揭露奥灰的地质钻探资料和地质水文试验以及钻孔测井等手段,分析奥陶系顶部结构特征和岩溶裂隙发育情况,结合奥灰含水层井下放水试验过程中的钻孔出水量,并借助测井资料的反复对比、验证,从而确定奥灰顶部隔水层的厚度。研究结果对于东滩煤矿高水压下的下组煤开采有借鉴意义,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奥灰底板突水危险性,为下组煤开采的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
刘强强李文平柴辉婵郭启明孙尚尚
关键词:隔水层涌水量底板突水水文地质试验
奥灰顶部充填带结构判别指标及确定方法
一种奥灰顶部充填带结构判别指标及确定方法,属于含水地质结构判别指标及确定方法。将埋深深度大于300m型煤田基底奥灰顶部充填带划分为3种类型:隔水充填带、弱隔水充填带、富水带;隔水充填带可直接作为隔水层利用,弱隔水充填带可...
李文平官云章柴辉婵刘瑞新乔伟胡东祥王宗胜刘强强
文献传递
垮塌煤巷内快速构建阻水墙技术
2015年
为解决垮塌巷道中充填骨料堆积半径小,阻水墙初步形成时间长的问题,及其初步形成之后,阻水墙及软弱煤巷,容易受突水点内外压差△p作用而失稳的问题,在充填注浆阶段,首次省去灌入骨料,采用了"水泥单浆液充填注浆技术",及"大井回灌助推阻水墙快速构建技术"。结果表明:水泥单浆液的扩散半径大,阻水墙形成有效连接迅速;大井回灌技术降低了△p增大速率,使其保持在阻水墙及软弱煤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只用42 d便完成了阻水墙的构建。
柴辉婵李文平郑士田王威郭启明金兴
关键词:突水
兖州煤田奥陶系灰岩顶部充填结构及阻水特征研究
华北型煤田埋深超过1000 m的煤炭资源占资源总储量的53%,重点产煤区的开采水平大都已到-600 m深度,并且每年以8-12 m的速度向下延伸。华北型煤田深部开采的主要煤层是下组煤,奥陶系岩溶水是对下组煤开采构成重大威...
柴辉婵
关键词:古岩溶微观结构
文献传递
一种封闭水文单元灰岩水动力特征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水动力特征分析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封闭水文单元灰岩水动力特征的确定方法。一种封闭水文单元灰岩水动力特征的确定方法,包括:采集水文地质条件资料和抽放水的实验资料;构建数学模型;求解所述数学模型,并基于求解结...
胡显响徐正浩王举文刘启蒙柴辉婵孟凡海贾春旺徐佳懿
近风氧化带开采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机制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为寻求提高开采上限导高发育规律,以40例"两带"探测钻孔实测数据为依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3种水体采动等级下不同覆岩类型的导水裂隙高度进行非线性统计研究,并首次建立3类水体下的预留防水煤岩柱与裂采比间的BoxLucas1模型曲线。研究发现:提高开采上限时,BoxLuca1曲线预测导水高度的误差值远小于常规"三下"规程经验公式误差,表明该模型的合理性;3类水体的曲线斜率逐渐增大,顺序为II,III类>I类,表明II,III类裂采比下降更快,导高发育受到风氧化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且I,II类水体下的导水裂隙顶界面未达到泥化层的底界面,III类水体下的裂隙未达到或未穿透风氧化带。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开采上限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利用Paris位移公式和Crouch不连续位移公式,提出风氧化带拉张型裂隙面的位移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带裂隙受上覆自重应力影响更容易因发生变形位移和刚度位移而产生弥合效应。另一方面,风氧化带特有的塑性大变形使得外力对该带所做的功大部分被其消耗掉,因而更容易损耗劈裂能量,从而抑制导水裂隙的继续向上发育。这可为该带下合理留设防水煤岩柱提高煤层开采上限提供理论依据。
柴辉婵李文平
关键词:采矿工程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