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士伟

作品数:59 被引量:291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中药
  • 7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指纹
  • 5篇指纹图
  • 5篇指纹图谱
  • 5篇酚酸
  • 4篇丹酚酸
  • 4篇丹酚酸B
  • 4篇学成
  • 4篇药理
  • 4篇液相
  • 4篇饮片
  • 4篇色谱法
  • 4篇化学成分
  • 3篇药理作用
  • 3篇药物

机构

  • 57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中药化...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国际生物...

作者

  • 58篇柴士伟
  • 16篇刘芳
  • 13篇瞿晶田
  • 7篇王磊
  • 6篇吴环宇
  • 6篇李宇
  • 5篇王津燕
  • 4篇王玉龙
  • 4篇欧阳慧子
  • 4篇陈涛
  • 3篇潘桂湘
  • 3篇王洋
  • 3篇何俊
  • 3篇吕明远
  • 3篇邓震亭
  • 3篇马瑛
  • 3篇马融
  • 3篇薛静
  • 2篇庄朋伟
  • 2篇王宝娟

传媒

  • 13篇天津中医药
  • 6篇现代药物与临...
  • 5篇中国药房
  • 4篇天津药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9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酚酸B在模拟消化道体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pH环境,考察丹酚酸B的稳定性。[方法]以碳酸氢钠、盐酸调节模拟体液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1%醋酸(23∶77)为流动相,于288nm检测丹酚酸B的含量变化。[结果]丹酚酸B在空腹胃液中0.5h含量降低1.5%,4h降低11.2%;在进食胃液中0~6h含量无变化;在小肠液中3h含量降低3.9%,6h降低6.7%;在大肠液中4h含量降低40.6%。[结论]丹酚酸B在模拟小肠液中稳定,在模拟胃液和大肠液中不稳定。
柴士伟潘桂湘张艳斌
关键词:丹酚酸B模拟体液稳定性
反式和顺式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何首乌中反式二苯乙烯苷和顺式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分别单次灌胃给药(60 mg/kg)反式二苯乙烯苷和顺式二苯乙烯苷后,测定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中药物浓度,通过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两者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差异。[结果]单次给药反式二苯乙烯苷和顺式二苯乙烯苷后,大鼠血浆中顺式二苯乙烯苷的半衰期(T1/2)显著高于反式二苯乙烯苷(P<0.05),而反式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浓度(Cmax)和清除率(CLz/F)则显著高于顺式二苯乙烯苷(P<0.05)。[结论]单次给予相同浓度的反式二苯乙烯苷和顺式二苯乙烯苷后,两者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柴士伟高建厍立鹤于俏庞旭韩立峰
关键词:何首乌药代动力学单次给药
正交试验优选蕲蛇煎煮工艺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蕲蛇中4种主要氨基酸的总含量为指标,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煎煮次数、加热时间、加水量、药材粉碎粒度)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蕲蛇水煎煮的最优工艺为煎煮次数3次、加热时间60 min、0.90 g药材加水量50 ml、粉末过6号筛。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4种氨基酸的总提取量为72.68 mg/g(RSD=3.77%,n=3)。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蕲蛇的煎煮。
柴士伟董改英瞿晶田王然
关键词:蕲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柱前衍生化水煎煮正交试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醒脑治瘫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与实验验证
2025年
[目的]中药复方醒脑治瘫胶囊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气虚血瘀型中风,但其整体药理学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实验验证手段探索醒脑治瘫胶囊的整体药理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和中医药信息数据库(TCM-ID)中醒脑治瘫胶囊各味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30%,类药性大于0.18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中检索气虚血瘀型中风对应的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醒脑治瘫胶囊中药-活性成分-气虚血瘀型中风潜在靶点网络;使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和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作用模式分析;评价醒脑治瘫胶囊提取物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生存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出的部分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PTGS2、PTGS1、HSP90AA1、NCOA2、ADRB2、CHRM1等靶点是醒脑治瘫胶囊发挥药效的潜在主要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化合物是醒脑治瘫胶囊发挥药理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显示木犀草素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槲皮素与环氧合酶-2(PTGS2)、黄芩素与M1受体(CHRM1)、隐丹参酮与环氧合酶-1(PTGS1)具有潜在的结合可能。醒脑治瘫胶囊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修复OGD/R对SH-SY5Y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生存率,降低LDH释放率,并能下调OGD/R引起的细胞PTGS2/PTGS1/HSP90AA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分子对接技术结合实验验证为阐明醒脑治瘫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和整体药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谭培艺田光田光柴士伟
关键词:气虚血瘀中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一种六神曲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神曲的制备工艺,属于传统中草药加工技术领域,以干辣蓼、干青蒿、干苍耳秧为主要原料,结合赤小豆、苦杏仁辅助材料制备而成,使用上述制作方法制备出来的六神曲具有独特药效,且安全环保,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陈鹏吴环宇郭静柴士伟王津燕臧滨蒋沅岐王玉龙
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6篇研究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有效性、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估计。结果: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81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比较,疗效和安全性无统计性意义。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差异,还需进行更多、更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毛秀梅柴士伟刘芳
关键词:那格列奈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一种中药调剂分药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调剂分药装置,每个所述分药盒的顶端为开口端,同时多个所述分药盒的底端一一对应连接在多个所述电子称的秤盘上,并且多个所述中药袋一一容置在多个所述分药盒中,且每个所述中药袋的顶端为开口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朱魁杨萍柴士伟王津燕高薇
中药药代动力学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单成分药动参数的拟合研究难以反映其体内过程。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单体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成分整合、药动–药效结合及总量统计矩法的中药药代动力学拟合方法,大大推进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了药动参数拟合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柴士伟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
益母草中生物碱的提取与益母草膜剂的制备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法对益母草生物碱的提取率,优选最佳提取方案,以制备益母草生物黏附膜剂。方法采用雷氏氨盐剩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含量。结果渗滤提取率最高,并以此制备益母草生物黏附膜剂。结论此制剂工艺流程合理,适宜生产。
张师愚柴士伟巩长芹朱庆华
关键词:益母草生物碱
化瘀通脉煎剂不同煎煮方法的指纹图谱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下化瘀通脉煎剂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常压和高压煎药机分别制备化瘀通脉煎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化瘀通脉煎剂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的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结果:确定了14个共有峰,但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较全面地反映不同煎煮方法下化瘀通脉煎剂的质量差异。
邓震亭马瑛刘芳柴士伟
关键词:化瘀通脉阿魏酸丹酚酸B指纹图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