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国春
- 作品数:50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采用陶瓷-陶瓷与金属-聚乙烯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 孙俊英查国春田家祥赵众首张士凯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假体骨溶解随访研究
- 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中青年人群中的中、远期疗效
- 介绍了患者的纳入标准:①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者;②由同一组医生手术;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者;②年龄大于45岁患者;③随访时间小于2年。本组研究中,所有病例髋臼位置在“安全区”范围内,但是...
- 王涛孙俊英赵锡江查国春蒋涛游镇君
- 关键词:中青年患者中期疗效远期疗效
- 高龄患者采用锥形股骨柄生物学固定行全髋置换术后的骨改建及临床疗效分析
- 孙俊英查国春田家祥赵众首张士凯
- 关键词:髋假体骨改建
- S-ROM股骨柄假体的设计特征与初次全髋置换被引量:12
- 2012年
- 背景:目前尚缺少S-ROM股骨柄假体应用于初次全髋置换后疗效的报道。目的:探讨S-ROM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置换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09-04/2011-05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S-ROM股骨柄假体行初次全髋置换的71例(75髋)患者,置换后评估髋关节功能及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效果。结果与结论:纳入的71例患者全髋置换后X射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无感染、骨折、脱位、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置换后半年,Harris评分恢复至(93.8±3.5)分,X射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征。说明S-ROM股骨柄假体具有设计合理,可调控性强,符合患者解剖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 汪强孙俊英金晔郑鸿鸣陈练查国春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组配髋关节功能生物学固定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中期疗效
- 目的 评估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的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1997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28(28髋)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6~80岁,平均(45.6±...
- 查国春郭开今陈向阳
- 关键词:髋臼骨折疗效
- 髌骨软骨退变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髌骨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因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86例;年龄56-82岁,平均(65~5.0)岁。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术中对髌骨软骨退变分级的评定采用Outerbridge标准,统计末次随访时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满意度及膝前痛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3分判定为有膝前痛;比较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SocietyScale,KSS)及髌骨评分。结果OuterbridgeI级18例、Ⅱ级36例、Ⅲ级62例、Ⅳ级35例。膝前痛发生率4.0%(6/151),其中轻度疼痛4例、中度2例。无翻修病例,总体满意率96.7%(146/151)。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满意度(H=5.54,P=-0.14)、膝前痛发生率(H=0.56,P=0.91)、KSS膝评分(F=I.95,P=0.12)、功能评分(F=2.11,P=0.10)及髌骨评分(F=1.35,P=-0.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无差异,对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无须置换髌骨。
- 查国春董圣杰张士凯赵众首
-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成形术髌骨软骨关节
- 应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9年3月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行翻修手术21例(23髋),男6例,女15例,单髋19例,双髋2例,年龄47-86岁(平均67岁)。股骨侧骨缺损按Paprosky标准,诊断为Ⅱ型缺损者4髋,Ⅲa型缺损者16髋,Ⅲb缺损者3髋。所有患者的股骨侧和髋臼侧手术均分别采用利马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和SPH臼杯假体行生物学固定翻修,其中头臼界面采用陶瓷-陶瓷者20髋,金属-聚乙烯者3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8.8年(6-13年)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2±8.2)分改善至手术半年后的平均(90.3±3.7)分,而末次随访仍维持在平均(91.3±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0,P〈0.01)。所有患者的下肢不等长均由术前的平均3 cm减少到术后的平均0.5 cm。手术后下地行走时出现轻度大腿疼痛(VAS评分1-3分)者3髋(13%),但该症状多在术后1年消失。随访X线片显示翻修柄获广泛骨长入达骨性稳定者22髋(96%),翻修柄周围显示有区域性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松动症状,符合纤维性稳定者1髋。股骨延长截骨者(4髋)、股骨大转子撕脱性骨折者(3髋)和股骨皮质穿透性骨折者(4髋)大多在翻修术后4-6个月获得愈合。所有患者的近段骨缺损植骨区均显示有广泛的骨修复。结论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满意。
- 徐宁孙俊英查国春蒋涛王涛万国杨
- 关键词:组配假体设计
- 老年髋臼骨折相关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 第一部分老年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影像学特征 目的:分析老年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比较老年与年轻髋臼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髋臼骨折患者...
- 查国春
-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生物力学
- 髋臼方形区骨折新型复位内固定器的研制与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的一种新的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将其与目前存在治疗方形区骨折的其他5种内固定器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比较。方法:取第四代人工合成的半骨盆标本十具,并制作成单纯方形区骨折模型,将半骨盆固...
- 查国春孙俊英郭开今
- 关键词:髋臼骨折生物力学测试
- 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影响
- 目的:探讨常规松解外侧支持带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148例(148膝)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退变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所有患者采用保留髌...
- 查国春孙俊英郭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