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

作品数:115 被引量:53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动脉
  • 46篇冠状
  • 45篇冠状动脉
  • 34篇心肌
  • 24篇血管
  • 24篇介入
  • 19篇病变
  • 17篇心病
  • 17篇梗死
  • 17篇冠心病
  • 16篇心肌梗死
  • 11篇介入治疗
  • 10篇造影
  • 10篇桡动脉
  • 8篇动脉造影
  • 8篇心脏
  • 8篇血清
  • 8篇腔内
  • 7篇等长收缩运动
  • 7篇内皮

机构

  • 70篇江苏省人民医...
  • 54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溧阳市人民医...
  • 4篇溧阳市中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宜兴市人民医...
  • 2篇安徽省宣城市...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作者

  • 114篇林松
  • 65篇陈绍良
  • 61篇叶飞
  • 40篇段宝祥
  • 38篇张俊杰
  • 25篇单守杰
  • 23篇马玉玲
  • 19篇田乃亮
  • 18篇朱中生
  • 17篇刘志忠
  • 17篇周陵
  • 16篇陈亮
  • 15篇陆晓
  • 11篇阚静
  • 10篇方五旺
  • 8篇戴振林
  • 7篇励建安
  • 7篇刘玲玲
  • 6篇许田
  • 5篇徐海梅

传媒

  • 20篇江苏医药
  • 12篇心血管康复医...
  • 11篇中国介入心脏...
  • 8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实用老年医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现代康复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R Band和RDP桡动脉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日本产的桡动脉止血装置TRBand和RDP-700(800)虽然在国内外均有使用,但有关两种产品使用效果的比较尚未见诸报道。课题以"8"字绷带包扎法为对照,验证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Band和RDP-700(800)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共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应用TRBand、RDP-700(800)及"8"字绷带包扎法行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桡动脉止血。比较观察3种方法的止血效果、止血压迫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障碍、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压迫处局部皮肤缺血坏死情况。结果:两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均能有效止血。3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内,且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TRBand、RDP组间舒适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臂部肿胀、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在TRBand、RD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Band和RDP-700(800)是安全和有效的。
朱中生陈绍良叶飞张俊杰田乃亮林松刘志忠
关键词:RDP经桡动脉径路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后12~14d行冠状动脉内注射,选取10例PCI术后拒绝行细胞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PCI术后1周及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超声心动图及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心肌断层显像。结果:治疗组未见与移植有关的体温升高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3个月后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代谢缺损犤(132.8±23.1)mL,(65.2±19.7)mL,(120.3±58.7)cm2犦明显高于或低于对照组犤(145.4±27.8)mL,(75.1±25.3)mL,(158.6±78.6)cm2犦(P<0.05)。两组患者射血分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自体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骨髓来源的心肌细胞生成及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
单守杰陈绍良刘煜昊方五旺叶飞段宝祥张俊杰林松
关键词:骨髓移植骨髓细胞
血管内超声指导对于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指导对于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3月DK-Crush系列随机对照研究入选735例原位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植入DES患者,应用倾向评分匹配临床和造影特征,165例IVUS指导和165例冠状动脉造影指导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和造影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指导组更常见选择双支架策略(P=0.007),IVUS指导组主支血管(MV)和分支血管(SB)的最大支架直径和支架总长度以及分支血管支架个数显著超过常规造影指导组;介入治疗后QCA分析显示,IVUS指导组分支血管参考血管直径(RVD)和即刻获得以及主支血管近端和分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显著超过造影指导组。12个月随访发现两组心脏死亡、靶病变重建(TLR)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IVUS指导组晚期支架内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造影指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vs.4.8%,P=0.04;1.8%vs.6.7%,P=0.03)。结论IVUS指导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植入DES可以显著减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和由此引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率而改善长期预后。
单守杰陈绍良刘志忠张俊杰叶飞林松田乃亮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血管内超声分叉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血管内超声指导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总结分析本中心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慢性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97例CTO病变行PCI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真性或者功能性CTO病变均纳入,闭塞血管PCI术后达到TIMI 3级血流且残余狭窄<30%为手术成功标准。结果:834例患者897处CTO病变行PCI术,其中765例(85.3%)手术成功,IVUS指导532例(69.5%)。IVUS显示病变处钙化401例(75.4%),72例(13.5%)应用IVUS确定CTO病变的穿刺入口;496例(93.2%)IVUS证实导丝在真腔、精确测量和指导支架置入,65例(12.1%)IVUS指导第2根导丝进入真腔。17例(3.2%)指导反向CART技术。219例(41.2%)发现导丝操作相关的血管损伤,其中90例(16.9%)为导丝在内膜下,99例(18.6%)发现冠状动脉血肿,152例(28.6%)为IVUS发现的冠状动脉穿孔。结论:IVUS显示CTO病变段具有较高钙化发生率,CTO病变处导丝进入内膜下发生率较低。IVUS有助于证实导丝位置、发现导丝操作相关的血管损伤和优化支架置入。
单守杰张俊杰刘志忠叶飞林松田乃亮陈绍良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慢性完全闭塞血管内超声
血栓抽吸联合GPⅡb/Ⅲa治疗血栓负荷过重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
2011年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导管(ZEEK导管)联合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治疗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入选STEM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常规PCI组﹙44例﹚、GPⅡb/Ⅲa组﹙45例﹚和GPⅡb/Ⅲa+TA(血栓抽吸)组﹙47例﹚,分析三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IRA﹚的TIMI血流分级、梗死部位心肌灌注水平﹙TMP﹚分级、术后72h内出血、输血比例及术后30d、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与常规PCI组比较,GPⅡb/Ⅲa组和GPⅡb/Ⅲa+TA组术后即刻IRA的TIMI血流分级[(2.31±0.50)比(2.52±0.48)比(2.69±0.47)]、TMP分级[(2.03±0.65)比(2.31±0.48)比(2.51±0.54)]明显提高,且GPⅡb/Ⅲa+TA组明显高于GPⅡb/Ⅲa组,P均<0.05;GPⅡb/Ⅲa组和GPⅡb/Ⅲa+TA组术后30d、1年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PCI组[30d:(9.6±28.4)%、(7.1±21.7)%比(16.2±37.4)%,1年:(16.3±35.5)%、(12.4±39.3)%比(29.7±46.3)%],P均<0.01。术后72h内出血、输血比例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冠状动脉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联合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和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安全、有效,即刻获得的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优于常规PCI组及单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
林松叶飞徐学彬张爱萍李银福郑永宏马玉玲朱中生张俊杰田乃亮李枫孙学文陈绍良
关键词:血栓形成心肌梗塞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PCI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胡作英陈绍良叶飞马玉玲林松
关键词:闭合器血管介入诊疗术股动脉穿刺明胶
TR Band和RDP桡动脉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
朱中生陈绍良叶飞张俊杰林松周陵段宝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技术的研究
陈绍良张俊杰叶飞田乃亮刘志忠单守杰林松李小波葛震吴志明
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冠脉狭窄好发于血管弯曲部内侧及分叉处的外侧缘,易形成分叉等复杂病变,PCI术后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为此,在集成发明双对吻挤压(DK cru...
关键词: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药物治疗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室梗死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不伴或伴右室心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既往6年住我院的103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比较下壁心梗不伴右室心梗(65例)和伴右室心梗(3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院内死亡率。结果发生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下壁伴右室心梗组高于下壁心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律失常是右室心梗住院并发症高的主要因素,右室心梗是独立于左室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早期介入治疗能改善住院死亡率。
朱建成陈绍良叶飞罗俊林松段宝祥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心肌梗死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术后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予不同剂量氯吡格雷的安全性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方法176例接受DES植入患者随机进入氯吡格雷300、450、600、750mg负荷剂量组,术前6~24h服药,服药前及服药后4、24、48h监测血小板聚集率(PA),服药前、后24h监测血小板计数。临床随访6个月。结果氯吡格雷600、750mg组PA抑制明显,维持时间长,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病例少,MACE发生少;严重出血事件各组之间无差别,600、750mg组轻微出血事件增高,750mg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结论600、750mg组抑制PA效果更明显,作用时间更长,MACE发生更少;600mg负荷剂量优势更明显。
林松陈绍良叶飞马玉玲朱中生张俊杰段宝祥
关键词:氯吡格雷药物涂层支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