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更铭

作品数:60 被引量:361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生物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4篇植物
  • 34篇浮游植物
  • 14篇群落
  • 11篇物种
  • 11篇海域
  • 9篇夏季
  • 8篇养殖
  • 7篇群落结构
  • 7篇浮游
  • 5篇年际
  • 5篇年际变化
  • 5篇环境因子
  • 5篇赤潮
  • 4篇压舱水
  • 4篇藻类
  • 4篇植物群
  • 4篇植物群落
  • 4篇沙蚕
  • 4篇生态
  • 4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59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厦门大学
  • 3篇福建省水产研...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作者

  • 59篇林更铭
  • 42篇杨清良
  • 27篇王雨
  • 24篇项鹏
  • 22篇林茂
  • 7篇李炳乾
  • 6篇林金美
  • 5篇戴燕玉
  • 4篇叶又茵
  • 4篇王春光
  • 4篇林维含
  • 4篇陈兴群
  • 4篇林景宏
  • 4篇王彦国
  • 3篇苏展
  • 3篇蔡良候
  • 3篇郑惠东
  • 3篇高亚辉
  • 3篇许翠娅
  • 3篇陈长平

传媒

  • 6篇海洋科学
  • 6篇台湾海峡
  • 5篇海洋通报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极地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Marine...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福建水产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福建省海洋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4
  • 2篇199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被引量:15
2001年
根据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资料 ,分析了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物种和生态类群以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报道了浮游动物不同群落的地理位置 ,生态属性及其主要种的差异 ,阐述了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各主要类别的百分组成 ,探讨了本区浮游动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同时还就本区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等指标与相关海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在已记录的 84种浮游动物中 ,4种生态类群同时共存 ,它们以差异悬殊的数量比分别在测区 70°N以南和以北浅水区以及东北部深水区形成 3个生态属性各异的群落结构 ,其分布状况可与测区内不同海流、水团的动态相互佐证。在平面分布上 ,总生物量呈深水区低、浅水区高 ,尤以浅水区南端最高的分布格局 ,在垂直方向上 ,傍晚深水区总生物量高值层出现于 2 0 0 m以浅 ,尤以 5 0 - 0 m层最高 ,2 0 0 m以深逐层下降 ,而物种多样性则由浅到深逐层增加 ,但 80 0 -5 0 0 m层略有减少。与相邻的中、低纬度的海域相比 ,本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明显较高 ,但物种多样性却明显贫乏 ,此外 。
林景宏戴燕玉张金标林茂杨清良林更铭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夏季楚科奇海
西北冰洋2010年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被引量:2
2013年
有关北冰洋尤其是西北冰洋浮游植物聚群的资料非常不足。本研究拟通过我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期间(2010年7月20日至8月30日)在西北冰洋(67.0o–86.1oN,152.5o–169.0oW)调查得到的藻类物种组成及其分布资料,描述调查区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便全面地了解陆架至深海盆的浮游植物对持续的海冰变化的响应以及北极生态系统的演变。浮游植物样品采集自我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期间"雪龙"号船在西北冰洋的50个测站。结果表明:西北冰洋表层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μm)10个门类(纲)67属152种,可归为4个生态类群,即极地类群、北极北方类群、暖温带类群和世界性广布类群;在调查期内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反映在不同海域群落组成的空间异质性和细胞丰度的变化方面。聚类分析显示本海区表层浮游植物聚群可划分为浅海陆架群落和深海大洋群落,前者平均丰度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892.6×102cells/L和1.81,皆远高于后者(27.7×102cells/L和1.28)。两个群落的优势种组成不同,浅海陆架群落优势种丰富,由大洋舟形藻(Navicula pelagica)、诺登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eldii)、皇冠角毛藻(Chaetoceros diadema)、成列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eriata)、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海洋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 oceanica)等种类组成,并在调查期间经历了从羽纹硅藻到中心硅藻的演替过程;深海大洋群落主要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文中还讨论了表层浮游植物聚群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若干环境因素的关系。
林更铭王雨杨清良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海南昌江核电站周围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本文根据2008年至2009年4个季度月在海南昌江核电厂址附近海域21个大面观测站和1个昼夜连续点采集的浮游植物表层和底层水样,分析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其周日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硅藻为浮游植物的主体...
林更铭杨清良王雨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福建近海不同海洋功能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2006年12月~2007年1月对福建省沿岸近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福建近海浮游植物隶属于55属112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48属97种(含变种、变型),甲藻5属10种,蓝藻1属2种,金藻1属3种。硅藻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均占主导地位,甲藻类多分布在闽中近海及东山沿岸,蓝藻类检出率降低,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422.31×102个/dm3,丰度分布呈闽南高,闽中次之,闽东低的态势。叶绿素a的分布与浮游细胞丰度分布大体一致,但在闽中、闽东近海存在近岸与远海的差异,与优势类群的水平分布也有差异。福建近海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中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与以往同期资料比较,硅藻优势类群发生明显变化,甲藻种类数和细胞丰度增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增加,但水平分布变化不大。
王雨林茂林更铭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赤潮生物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被引量:12
2011年
随机选取东南沿海港口的17艘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浮游植物及动物的物种鉴定和丰度测定,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出分属于7个浮游植物门类和5个动物门类的309种外来压舱水生物(包括60种赤潮生物)。外轮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生存状态与水样的水龄和盐度相关。船舶压舱水排放是大家熟知的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主要媒介。本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外来散货船的压舱水排放所具的潜在生物入侵风险比集装箱船更应受关注。
杨清良蔡良候高亚辉苏展陈长平林更铭黄美珍李炳乾项鹏许翠娅郑惠东梁君荣邢小丽方民杰
关键词:压舱水外来物种赤潮
九龙江河口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动及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1年
于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在九龙江河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生态安全示范区综合外业调查,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季节变化、空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前期资料分析了年际变动。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的浮游植物共记录7门75属135种。主体是硅藻,绿藻次之,甲藻和蓝藻较少,黄藻检出率高,裸藻和金藻零星检出。种类组成的空间差异大,绿藻在河口内区淡水水域比硅藻更占优势。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圆筛藻(Coscinodiscusspp.)、颗粒直链藻(M elosira granulate)、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是河口区咸淡水水域及近海区的主要种类。浮球藻(Planktosphneria gelotinosa)、栅藻(Scenedesmusspp.)、盘星藻(Pediastrumspp.)、小席藻(Phorm idium tenus)是河口内区淡水水域的主要种类。根据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及其生境特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群。浮游植物丰度夏季最高,平均为116.16×103个/L,密集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丰度分布由优势类群决定。中肋骨条藻和短角弯角藻的细胞丰度庞大,导致优势种突出,多样性低,种间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简单化。与历史资料比对,种类组成因淡水藻类的列入而更丰富,丰度年际降低,中肋骨条藻仍是第一优势种,但优势度有较大降幅,优势类群有重大年际变化,细胞个体较小的链状硅藻占优。盐度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分布及丰度变化造成极大的时空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复合线性、多项回归拟合关系。
王雨林茂陈兴群林更铭
关键词:浮游植物年际变化环境要素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Chukchi Sea被引量:3
2009年
Based o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hukchi Sea during the FCNARE cruise from July to August in 1999 with the "Xuelong", the research vessel of SOA,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analyzed with Primer 5.2 softwar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ssemblages of phytoplankton in Chukchi S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ecological groups: Arctic-boreal group, distributed mostly in northeastern ice-edge where the depth is more than 2 000 m and affected directly by Arctic Ocean; Boreal group, distributed in shelf-break ice in the center water where the depth is less 100 m; Eurythermal group,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which exchanged with North Pacific water through Bering Strait. The species diversity, cell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variability of phytoplankton among stations were great different. The range of phytoplankton density among stations was 1.6 × 10^3- 90 680.2 × 10^4 cells/m^3, and the ranges of 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among stations were 0.07 - 0.87 and 0.33 - 3.82, respectivel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showed that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had mad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Chukchi Sea.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the variant water regimes, and the extremely dynamic physical nature of the drifting pack ice (e.g. packing, breaking up and melting ) introduce short-term variability into the water conditions that no doubt affect the phytoplankton distrubition.
林更铭杨清良唐森铭
2010年夏季白令海小型浮游植物分布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2010年7月10—19日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考察船在白令海(52°42.29’-65°30.23’N,169°20.85’E-179°30.37’W)采集的70份水采样品,共鉴定小型浮游植物5个门类14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37属95种,甲藻门15属44种,绿藻门2属2种,裸藻门和金藻门各1属1种.聚类分析表明: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可分为深水区群落和浅水区群落.深水区群落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和白令海海盆,种类组成主要以温带大洋性种西氏新细齿状藻、大西洋角毛藻和广布种菱形海线藻、扁面角毛藻为主,浮游植物的丰度较低,种间分配均匀,优势种不突出,种类多样性指数高;浅水区群落分布于白令海陆坡区和北部陆架区,主要由近岸冷水种诺登海链藻、又尖角毛藻和广温广盐种丹麦细柱藻、旋链角毛藻等组成,浮游植物的丰度高,种间分配不均匀,优势种突出,种类多样性指数低.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58722cells·L-1,变化范围在950~192400cells·L-1,站间差异显著.平面分布趋势总体呈白令海陆架区〉白令海陆坡区〉白令海海盆〉太平洋西北部海域.垂直分布均以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低,至温跃层附近出现高值.不同水域温跃层的差异决定了其垂直分布格局.
林更铭杨清良王雨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白令海
对虾无公害生态育苗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对虾育苗用水预先消毒处理,再配合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封闭式生态育苗。结果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氯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有益微生物制剂能促进氨氮转化,稳定pH值,确有改善水质之功效,可做到育苗全过程不用抗生素和换水。该方法能提高对虾育苗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培育出的虾苗个体大小均匀、丰满度高。用假设检验法进一步证实实验组虾苗平均体长与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性水平a≥0.05),两批幼体体长T检验值分别为-5.0和-5.5,实验组个体差异小于对照组,S2
林更铭杨清良许章程
关键词:无公害生态育苗
厦门港污损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厦门港进行4个季度和周年逐月的挂板试验数据研究污损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共记录污损生物86种,隶属于11个生物门类,主要优势种是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es)和长鳃麦杆虫(Capprella equilibra)等;全年都有污损生物附着,月板附着湿重周年变化呈双周期性,最高峰出现于6~7月,次高峰出现于3~4月;季板附着高峰期在夏季。不同试验点的附着生物量差异极大,位于港湾的试板污损生物附着量远大于码头,3个测站附着湿重依序为:港湾〉浮筏〉桥墩。
林更铭项鹏李炳乾杨清良
关键词:污损生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