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
-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硫化氢对尼古丁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尼古丁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尼古丁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来模拟香烟烟雾引起的细胞凋亡模型.浓度梯度分组为对照组与5、10、20、40、80 μmol/L尼古丁组,均处理72 h;时间梯度分组为对照组与尼古丁24、48、72 h组,除对照组以外尼古丁浓度均为40 μmol/L.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尼古丁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16HBE细胞凋亡指标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观察硫化氢对尼古丁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作用,16HBE细胞分为对照组、40 μmol/L尼古丁组、100 μmol/L硫氢化钠+40 μmol/L尼古丁组、200 μmol/L硫氢化钠+40 μmol/L尼古丁组、400 μmol/L硫氢化钠+40 μmol/L尼古丁组、10 mmol/L牛磺酸+40 μmol/L尼古丁组,硫氢化钠或牛磺酸均需预孵育30 min后加入尼古丁处理72 h.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16HBE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指标剪切型兔抗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和CHOP蛋白表达情况,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和分析16HBE细胞核凋亡形态学改变,计算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尼古丁可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上调16HBE细胞CHOP的表达,40 μmol/L尼古丁组的CHOP与GAPDH的平均吸光度值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04±0.32比0.30±0.17,P<0.05).200 μmol/L硫氢化钠+40μmol/L尼古丁组的GRP78与β-肌动蛋白平均吸光度值比值(0.59 ±0.19比1.00±0.08)、剪切型caspase-12与caspase-12前体平均吸光度比值[0.06(0.01,6.06)比20.30(12.79,23.78)]、CHOP与β-肌动蛋白平均吸光度比值(0.18±0.10比0.53±0.09)均显著低于40 μmol/L尼古丁组(均P<0.05).200 μmol/L硫氢化钠+40 μmol/L尼古丁组的凋亡指数(3.04±1.83比16.60 ±3.32)与10 mmol/L牛磺酸+40 μmol/L尼古丁组的凋亡指数(4.08±2.04比16.60 ±3.32)
- 林帆陈亚红廖程程孙云白宇廖艺璇李敏霞齐永芬
- 关键词:硫化氢尼古丁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
- 内源性硫化氢对吸烟大鼠小气道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zs)对于吸烟诱导的COPD大鼠模型中小气道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吸烟组、吸烟+Hzs组和吸烟+炔丙基甘氨酸(PPG)组,采用被动烟雾吸入法,共吸烟4个月,从第3个月起,每日吸烟前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硫氢化钠(NaHS)(14μmol/kg)或PPG(37.5mg/kg),取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对小气道胶原沉积采用半定量分析,并进行小气道病理评分。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GL)、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吸烟组小气道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NaHS干预后较吸烟组评分降低(P〈0.05)。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天狼星红染色切片,吸烟组和吸烟+PPG组较正常组小气道周围胶原沉积显著增多(P〈0.01),吸烟+H2S组较吸烟组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组相比,吸烟组大鼠肺组织I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多(P〈0.05),NariS干预后I型胶原蛋白含量较单纯吸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内源性H2S参与吸烟诱导的COPD大鼠小气道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源性给予H2S对小气道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 廖程程陈亚红林帆孙云白宇齐永芬
- 关键词:硫化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内质网应激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3
- 2015年
- 内质网作为分泌性蛋白折叠修饰和钙贮存的主要场所,在维持细胞稳态中起关键作用.内质网稳态被打乱诸如错误折叠蛋白质聚集、Ca^2+耗竭和脂质合成紊乱等,将通过相应的信号通路,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ERS).其中有关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研究最为深入.在呼吸系统中,ERS可起到抗氧化的保护效应,也可影响肺内某些重要蛋白质的表达以及诱导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发生,
- 林帆陈亚红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呼吸系统疾病生物学效应未折叠蛋白反应蛋白折叠CA^2+
- 内源性硫化氢对吸烟慢阻肺大鼠模型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
- 林帆陈亚红廖程程
- 皮质抑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皮质抑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大鼠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慢阻肺组各8只;慢阻肺组给予被动烟雾吸入,对照组呼吸清洁空气.4个月后测定大鼠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进行细胞学分类计数,取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中皮质抑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慢阻肺组气道阻力、BALF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84±0.021)比(0.653 ±0.062) mmHg·ml-1·s-1、1.49%比0.41%](均P<0.05);慢阻肺组呈现明显的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改变;慢阻肺组血浆、BALF、肺组织中皮质抑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 ±76)比(453±41) pg/ml、(819±100)比(619±101) pg/ml、(41±10)比(20±7)pg/mg](均P <0.05).结论 皮质抑素在慢阻肺大鼠中表达增加,参与其气道炎症反应,可能具有抗炎保护作用.
- 廖程程陈亚红林帆孙云白宇齐永芬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肺血管定量指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高分辨率CT(HRCT)肺血管定量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确诊的45~80岁稳定期慢阻肺患者53例,分析其HRCT结果,测量主肺动脉直径(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右肺动脉直径(RPAD)、左肺动脉直径(LPAD)等指标,用Image J 1.48计算横截面积(CSA)小于5 mm^2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占肺总面积的百分比(%CSA<5),用GE ADW 4.5计算低衰减区域(<-950 HU)占肺总体积百分比(%LAA)评估肺气肿程度。行肺功能检查,完成慢阻肺评估测试(CA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 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的调查问卷。结果慢阻肺患者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分别与%LAA呈正相关(r值为0.36、0.33、0.43、0.45、0.33,P均<0.05),%CSA<5与%LAA呈负相关(r=-0.37)。mPAD分别与CAT、SGRQ、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呈正相关(r值为0.52、0.29、0.35),与FEV_1%pred呈负相关(r=-0.30)。%CSA<5分别与CAT、SGRQ、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呈负相关(r值为-0.29、-0.30、-0.29),与FEV_1%pred呈正相关(r=0.28)。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PAD与体质指数(BMI)、%LAA、CAT存在线性关系,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分别与%LAA、CAT存在线性关系,%CSA<5与FEV_1%pred、%LAA存在线性关系(P均<0.05)。结论慢阻肺患者CT定量的肺小血管横截面积和肺动脉直径与临床指标相关,可为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新的依据。
- 廖艺璇陈亚红白宇王晓华林帆李敏霞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
- 内源性硫化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表达受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24例肺癌手术正常肺组织标本,包括非吸烟者11例,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7例,COPD患者6例。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特征,检测肺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反映氧化应激状态。采用Westernblotting、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内源性硫化氢合成酶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敏感硫电极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硫化氢水平。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组患者FEV,/FVC和FEV。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低于吸烟组和非吸烟组。COPD组和吸烟组肺组织中GSH和sOD均降低。与非吸烟组相比,吸烟组和COPD组肺组织中硫化氢合成酶一胱硫醚-7-裂解酶(CSE)的蛋白表达分别减少35%和39%;COPD组CSEmRNA水平比非吸烟组增加了7.6倍;三组患者肺组织匀浆中硫化氢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SE主要表达于气道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肺泡上皮细胞等细胞的细胞浆中,CSE在非吸烟组表达最强,呈棕褐色颗粒,在吸烟组和COPD组为棕黄色颗粒,且比非吸烟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内源性硫化氢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表达受损。
- 孙云陈亚红王可毅贺未廖程程林帆齐永芬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硫化氢氧化应激
- 高分辨率CT肺血管指标评估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高分辨率CT (HRCT)肺血管指标与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 (PASP)的关系以及评估 HRCT肺血管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入组52例稳定期COPD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PASP,HR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 (mPAD)、轴位斜 mPAD、冠状位 mPAD、矢状位 mPAD、右肺动脉直径 (RPAD)、左肺动脉直径 (LPAD)、主动脉直径(AAD),用ImageJ1 48计算横截面积&lt;5mm2 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占肺总面积的百分比 (%CSA&lt;5),用GEThoracicVCAR计算低衰减区域 (&lt;-950HU)百分比 (%LAA)评估肺气肿程度,同时完成肺功能及包括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mMRC)问卷、COPD评估测试 (CAT)、AECOPD频率等指标的调查问卷。按PASP≤36mmHg、&gt;36mmHg将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 (PH)组和PH组。结果 (1)PH组患者的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mPAD/AAD较无PH组增加。(2)PASP分别与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mPAD/AAD呈正相关 (r =0 567、0 403、0 396、0 495、0 492、0 573),mMRC 分别与 mPAD、冠状位mPAD呈正相关,CAT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冠状位 mPAD、RPAD、mPAD/AAD呈正相关,AECOPD频率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RPAD、mPAD/AAD呈正相关。(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ASP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矢状位 mPAD、RPAD、LPAD、mPAD/AAD存在线性关系。(4)RPAD诊断PH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阈值为22 0mm时,敏感性为84 6%,特异性为68 4%。以上P 值均&lt;0 05。结论 COPD患者 HRCT肺动脉直径与PASP、临床症状评分、AECOPD频率相关性良好。mPAD、矢状位 mPAD、RPAD、LPAD、mPAD/AAD等指标对诊断PH有提示意义,为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
- 廖艺璇王晓华白宇林帆李敏霞米文君孙婉璐陈亚红
- 关键词:血管重塑肺动脉高压多层螺旋CT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肺血管重塑是慢阻肺进展为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过程.皮质抑素(CST)具有抗炎和抗血管功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慢阻肺患者血浆CS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北京...
- 廖艺璇林帆陈亚红廖程程白宇李敏霞米文君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因子肺血管重塑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估分组与CT扫描评价的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综合评估分组的影像表型.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94例,其中男8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11)岁.按慢阻肺2014综合评估分组方法分为4组,行CT低剂量扫描,软件分析肺气肿占全肺体积百分比(LAA%);右肺上叶尖段开口处支气管内径(LD)、管壁平均厚度(WT)、管壁厚度与外径比(TDR)、管壁面积、管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用体表面积平方根√BSA)和体表面积(BSA)分别对气道径线、面积进行校正.结果 LAA%、WT/√BSA和WA/BSA:A组<C组<D组(均P<0.01),B组<C组<D组(均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DR、WA%:A、B组分别小于C、D组,A/B组、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症状轻重分组(CAT< 10和CAT≥10),除TDR,症状轻组<症状重组(均P<0.05);按急性加重风险分组(前1年加重频率<2和≥2),除TDR与WA%,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均P<0.05);所有指标均与FEV1%、RV/TLC以及D.CO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与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以及急性加重频率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组具有不同的CT影像表型,能够反映不同疾病程度病理改变.
- 白宇王晓华林帆廖艺璇陶立元陈亚红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表型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