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夷
-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论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被引量:6
- 2008年
- 构建了一个关于科学理论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的模型,指出科学理论的检验包含有先后有序的四个层次,即:检验一个理论的内部是否自恰;检验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经验内容;检验一个科学理论的潜在价值;对理论诉诸经验的检验。进一步构建了科学理论接受经验检验的逻辑模型,即:(1)T∧C∧H→P;(2)SO可错;(3)SO=P-P。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科学理论接受经验检验的复杂的逻辑和认识论问题。
- 林定夷
- 类比和联想被引量:1
- 1984年
- 类比不是逻辑推理的方法,而是一种猜测的方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逻辑推理,其结论必须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从它的前提中必然地引伸出来的。但类比根本不具有这种特征。所以,在现代逻辑的意义上。
- 林定夷
- 关键词:逻辑推理现代逻辑逻辑程序
- 检验证据的价值与干净的实验被引量:4
- 1998年
- 本文主要讨论实验哲学中的一个价值学问题——检验证据的价值评价问题。作者建构了一个关于检验证据的价值评价的模型,其公式为:V(E)=(BE,SE,IE);作者讨论了函数的性质,以及BE、SE、IE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E的可信度BE对于V(E)值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作者又从科学实验的一般结构与逻辑的角度专门讨论了如何做出“干净的实验”,指出了“干净的实验”
- 林定夷
- 关键词:科学理论体系背景知识逻辑蕴涵
- 论近代科学中机械论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被引量:1
- 1991年
- 众所周知,古代科学(特别是以亚里士多德传统为代表的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的主要特征是机体论(Organismic)。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他们的心理状态,以致于各种社会现象,才是“易于理解的”。亚里士多德曾经强调:“动物的运动比石头的运动容易理解”。
- 林定夷
- 关键词:机械论社会历史背景
- 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续)被引量:8
- 1988年
- 三、问题的一般结构与求解机制前面我们已经把问题的形式归结为两种基本类型,即“E(S)?”和“(X)(?)T_T”。其实,这两种形式可以进一步归约为一种形式,由此还可以把问题的一般结构具体化。由于问题的指向和应答域总是可以表示为某种集合,因此,问题的一般结构也可以用集合论的语言形式地表示为:
- 林定夷
- 关键词:问题逻辑指向语言形式脚气病背景知识
- 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被引量:1
- 2007年
-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举世难题。文章剖析了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其演变,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划界理论的预设以及它所面临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划界问题提供思考。
- 林定夷
-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划界问题
- 注意提倡良好的文风
- 1991年
-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 贵刊自1985年创办以来,由于贵刊所表现出来的学术质量、端庄的文风以及它在“认真实行党的百家争鸣方针,实行我国宪法所保障的科学研究的自由”
- 林定夷
- 关键词:文风学术刊物编辑部
- 学术自由的园地
- 2003年
- 众所周知,学术自由乃学术之生命,学术之自由一旦被掳滌,学术就死亡了.学术自由之对于学术,犹如空气和水,丧失了它,学者们的思想就将被窒息,学术的生命就将枯萎.对于此,几十年来,我们这些过来人,实在有着深切的体验.
- 林定夷
- 关键词:学术自由学术研究自然辩证法
- 论科学问题被引量:2
- 1988年
- 一、科学问题英国科学哲学家玻兰尼(M·poLanyi)在其《解决问题》一文中曾认为:“一个问题或发现本身是没有涵义的。问题只有当它使某人疑惑或焦虑时,才成为一个问题;发现也只有当它使某人从一个问题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时,才成为一个发现。由此,玻兰尼对“问题”的涵义作出了某种界定。他认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关于“科学问题”的定义非常多。玻普尔认为,问题就是“
- 林定夷
- 关键词:涵义真理形式逻辑背景知识逻辑意义辩证法
- 问题学之探究与“问题”的定义——兼答魏发辰先生被引量:6
- 1990年
- 《哲学研究》1988年第5、6期上发表了拙文《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前不久又发表魏发辰先生专题论文《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兼与林定夷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魏发辰先生在文章中不但对我关于“问题”的定义提出了讨论,而且也提出了建立“问题哲学”或“问题论”的任务。就他对我的文章的质疑,本文作些澄清和说明。就他提出应当建立问题学或“问题论”这一任务来说。
- 林定夷
- 关键词:问题哲学哲学研究科学方法论问题逻辑科学哲学魏格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