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坚平 作品数:83 被引量:62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11例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对于股骨假体paprosky分型Ⅲ型、Ⅳ型翻修时,大多数学者趋向于采用非骨水泥涂层的长柄翻修假体。但是,关于骨缺损的植骨材料选择、植骨方式、钢板是否可以采用等问题,在骨科界目前尚未有较成熟的意见。目的:观察同时采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的疗效。方法:11例股骨侧假体翻修患者(paprosky分型Ⅲ型8例,Ⅳ型3例)均采用现代无骨水泥技术,记忆合金环抱钢板4例,加压钢板或有限接触钛板2例,锁定钛板5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异体或异种颗粒骨进行嵌压植骨、异体骨板结合钢丝或线缆握紧系统器械进行结构重建。翻修前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9例(82%),可1例(9%),差1例(9%)。提示患者股骨侧假体翻修中,同时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髋关节股骨侧翻修,能让股骨侧paprosky分型Ⅲ型和Ⅳ型缺损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固定快且牢固,生物型假体即刻达到稳定,手术时间和创伤减少,并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林坚平 黎早敏 宋世锋 郑南生 陈剑飞关键词:翻修 假体周围骨折 钢板 支撑植骨 复合异种骨载体治疗肿瘤性骨缺损(附46例报告)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应用猪骨、牛骨制成的复合骨载体,作为植入材料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新鲜猪骨、牛骨经一系列生物化学方法制成颗粒型、块型的骨载体,与骨基质明胶联合应用,作为治疗骨肿瘤病灶刮除灭活后腔洞性骨缺损的植入材料46例。结果:复合异种骨载体植入后4周,骨载体颗粒间隙模糊,12周以后逐渐融合成片,6个月后融合成片的骨载体密度逐渐降低,9个月后其密度接近正常骨组织。结论:复合异种骨载体植入人体后组织相容性良好,又具有骨的天然结构和孔隙率,经检测其孔径在150~550um之间(394±180),孔隙率为60%,有利于人体血管长入,配以骨基质明胶联用,既能起到骨传导又能达到诱导成骨的双重作用,是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理想的植入材料。 姚伦龙 陈剑飞 胡晓波 吴多能 林坚平关键词:骨肿瘤 骨缺损 乙醇过量致脑血管栓塞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 初步探讨乙醇过量与脑血管栓塞的关系。方法 :1乙醇沉淀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实验 ;2建立静脉滴注乙醇及颈动脉造影的实验动物模型 ;3乙醇过量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检测 ;4乙醇过量前后脑血管造影的数字化处理。结果 :1乙醇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沉淀出来 ;2乙醇过量后的纤维蛋白原检测值下降 ;3乙醇过量后脑血管造影出现栓塞形成的“充盈缺损”现象。结论 许世忠 陈剑飞 林坚平 吴多能关键词:脑血管栓塞 乙醇 纤维蛋白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同的内固定物失败后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失败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其手术难度及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因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动力髋螺钉或髓内钉固定失败后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资料。[结果]不同的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期末Harris评分、并发症率、再次翻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1.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1.2%,再次翻修率12.1%,Harris评分优良率81.8%。[结论]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其手术难度及治疗效果与初始内固定物的选择无关。 黄晖 沈宁江 王广积 林坚平 周钢 方业汉 熊小龙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失败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关节镜下松解清理术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清理术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体会。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对24例经6个月以上正规保守康复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肩周炎患者,于全麻下行肩关节镜... 方业汉 林坚平 周钢 黄晖 熊小龙 李安平 王广积 沈宁江关键词:原发性 肩周炎 关节镜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平衡结构重建 <正>目的:总结平衡结构重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对6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治疗,恢复足部内外侧弓的完整性,修复损伤的韧带和肌腱,重建足部整体平衡结构。内固定采用克氏针、螺钉和重建钢板。疗效平分标准用AOFA... 郑南生 宋世峰 陈剑飞 黎早敏 林坚平 姚伦龙 曾凡 陈世强 张熙民 肖海涛 马业涛文献传递 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介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估。方法 41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年龄8~14岁,男32例,女9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陈旧性骨折3例。骨折类型按Ingram分型:Ⅰ型(骨骺分离)4例,Ⅱ型(经颈骨折):28例,Ⅲ型(经颈转子型)8例,Ⅳ型(转子间骨折)1例。持续牵引治疗7例,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植入8例。结果 41例患儿治疗后获随访2~5年,股骨颈骨折愈合41例,股骨头骨骺早闭9例,髋内翻畸形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9例,头坏死发生率46.54%。其中闭合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并发症最低。结论 透视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低。 黎早敏 林坚平 姚伦龙 郑南生 曾凡 许世忠关键词:儿童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疗效 并发症 骨基质明胶临床植入的免疫相关因子检测研究(IFN-r、TGF-β1和GM-CSF) 本研究进行多项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2(IL-2)、IL-4、IL-6、IL-10、IL-1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林坚平关键词:骨基质明胶 细胞因子检测 排斥反应 文献传递 两种髋关节后方关节囊重建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两种髋关节后方关节囊重建方法对于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 703例THA术按照有无进行髋关节后方关节囊修复重建分组进行统计分析。A组:398例,不修复后方关节囊;B组:179例,将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缝合至短外旋肌在股骨大转子附着处;C组:126例,将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经骨道缝合至股骨大转子上。结果 A组、B组和C组术后脱位率分别为7.04%、3.35%和0。C组的术后脱位率低于B组(P<0.05),而B组的术后脱位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两种后方关节囊修复方法均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而经骨道缝合的方法能更可靠地恢复髋关节后方稳定性。 沈宁江 周钢 王广积 林坚平 黎早敏 林庆彪关键词:关节囊 全关节置换术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55例符合标准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均衡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15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获得1-5年,平均34个月的随访,两组均取得96%以上的优良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与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均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生物型假体在临床安全性上优于骨水泥型。 方业汉 沈宁江 王广积 林坚平关键词:生物型 骨水泥型 股骨头置换 高龄 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