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珺博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隧道
  • 4篇沉降
  • 2篇盾构
  • 2篇盾构隧道
  • 2篇泥水
  • 2篇泥水盾构
  • 2篇浅埋
  • 2篇浅埋段
  • 2篇房屋
  • 2篇房屋沉降
  • 2篇沉降机理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应力
  • 1篇应力释放
  • 1篇有限元
  • 1篇溶洞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三维有限元分...
  • 1篇隧道围岩
  • 1篇挖方

机构

  • 4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天建设集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杨珺博
  • 3篇董辉
  • 2篇侯俊敏
  • 2篇陈家博
  • 2篇马亮
  • 1篇聂春龙
  • 1篇傅鹤林

传媒

  • 1篇公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再生与空间重构的岩土体变形行为预测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岩土体变形行为预测中观测数据的有限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备性,提出以分段插值或Boostrap重采样对有限观测数据再生以增强数据细节信息,以坐标变换或状态空间重构改变时序数据的表示形式,并重写原有不显著的规律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方法中重采样、混沌辨识、相空间重构的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前向型神经网络(RBF)以及反馈型神经网络(Elman),对3组不同特征工程算例的岩土体变形时序在数据再生和空间重构前后进行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时序的数据再生与重构能够极大地扩充数据细部特征信息和凸显岩土体变形演化的本质规律,以此数据建立的SVM预测模型,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优于以原始数据SVM、RBF和Elman建模预测效果。
董辉杨珺博傅鹤林聂春龙
穿江隧道拱顶沉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以浏阳河穿江隧道西线单洞CD法开挖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分析,得到在CD法开挖下隧洞拱顶沉降值,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总结了在该工程条件下隧道拱顶沉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研究表明:拱顶沉降随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隧道上层覆土固结程度越高,拱顶沉降越小;加固区范围适合,抗渗性良好,渗流对拱顶沉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杨珺博董辉陈家博侯俊敏
关键词:拱顶沉降CD法三维有限元
基于雷达信息与监测预警的隧道围岩大变形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公路隧道溶洞和孔洞的存在给围岩的稳定性控制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且围岩大变形极易发生而造成工程事故,采用探地雷达超前探测和监控量测,归纳分析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异常特征,并进一步通过贵州省晴兴高速公路登攀隧道出口围岩大变形预警的工程实例进行验算,获得黔西南区强风化多孔玄武岩及下伏灰岩溶洞雷达图像特征:有充填物时反射波振幅在洞腔范围内衰减强烈,强弱相间;无充填物时反射波基本无衰减,存在中断、起伏和错动现象。围岩大变形监测以拱顶下沉为主,21d最大累计沉降值达到89.40mm,变形速率最大波动范围为14.66~0.64mm/d。应用此结论可以在围岩出现大变形时及时预警并采取控制措施,更好地为后续工程服务。
董辉陈家博杨珺博侯俊敏
关键词:隧道雷达监测预警围岩大变形溶洞
应力释放与开挖方法对隧道支护受力及地表沉降的影响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范围和优化支护结构受力,成为了施工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隧道修筑技术...
杨珺博
关键词:隧道应力释放开挖方法有限元地表沉降
文献传递
泥水盾构浅埋段侧穿房屋沉降控制措施及沉降机理
2016年
以广州地铁某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研究分析浅埋段盾构侧穿房屋时的控制措施及沉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在盾构通过前,预先对房屋地基进行处理,进行地基土改良,能较好地起到隔水及增强土体稳定性的作用;(2)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类数据采集,如出渣量、实时沉降等,经处理分析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施工状态,并可及时进行相应的措施调整;(3)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维持各项参数的稳定性及匹配,是安全快速掘进的基础;(4)由于设备自身原因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盾构掘进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土体变形沉降;(5)采用同步注浆及壁后注浆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控制地面及房屋的沉降范围;(6)由于盾构环形空间的存在、浆液凝固时间的时效性,地面沉降主要产生在盾构通过时及通过后;(7)由于房屋基础的整体性限制,房屋沉降主要为盾构通过后的后续累积沉降;(8)沉降的分布方式符合Peck理论的预测。
杨珺博刘乐球马亮
关键词:盾构隧道沉降
泥水盾构浅埋段侧穿房屋沉降控制措施及沉降机理被引量:1
2016年
以广州地铁某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研究分析了盾构侧穿房屋时的控制措施及沉降机理。在盾构通过前,预先对房屋地基进行处理,进行地基土改良,能很好地起到隔水及增强土体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类数据的采集,如出渣量、实时沉降等,经处理分析能较真实反映目前的施工状态,并可及时进行相应的措施调整;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控制各类参数的稳定性及匹配,是安全快速掘进的基础;由于设备自身原因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盾构掘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土体变形沉降;采用同步注浆及壁后注浆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地控制地面及房屋的沉降范围;由于盾构环形空间的存在、浆液凝固时间的时效性,地面沉降主要产生在盾构通过过程及通过后;由于房屋基础的整体刚性限制,房屋沉降主要为盾构通过后的后续累积沉降;沉降的分布方式符合Peck理论的预测。
杨珺博刘乐球马亮
关键词:盾构隧道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