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琪

作品数:24 被引量:182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9篇颅内
  • 8篇动脉瘤
  • 7篇血管
  • 7篇脑血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外科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6篇脑血管
  • 5篇动脉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脑血管造影
  • 4篇出血
  • 3篇动脉瘤性
  • 3篇神经导航
  • 3篇神经外科
  • 3篇童期
  • 3篇肿瘤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杨明琪
  • 15篇赵继宗
  • 15篇王硕
  • 11篇赵元立
  • 10篇张东
  • 5篇张岩
  • 5篇王嵘
  • 3篇徐珑
  • 3篇刘泠
  • 2篇栾国明
  • 2篇曹勇
  • 2篇王波
  • 2篇孙振荣
  • 2篇倪明
  • 2篇卓彦
  • 1篇王蝾
  • 1篇陈琳
  • 1篇宗绪毅
  • 1篇刘兴炬
  • 1篇李京生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7
  • 2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磁共振与神经导航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应用研究
张岩陈霖赵继宗王硕卓彦杨明琪赵元立张东王嵘徐珑王波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 ,以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动脉瘤位置及治疗方法。结果  10例中 8例表现为颅内出血 ,2例表现为缺血症状 ;8个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 ,1个位于基底节 ,1个位于椎动脉 ;其中 6例 (7个动脉瘤 )行外科治疗 ,均获良好疗效。结论 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根据其位置的不同 ,可分为累及Willis环的动脉瘤和累及侧支或烟雾病血管的动脉瘤。建议对Willis环周围的动脉瘤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
倪明杨明琪赵继宗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动脉瘤脑出血手术治疗
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
1995年
报告28例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肿瘤局限于一侧视神经者4例(14%),累及视交叉者24例(86%)。28例均手术,其中肿瘤切除25例,活检3例,93%为星形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27例,26例得到随访。89%的病人视力好转或维持稳定。术后肿瘤复发2例。手术及放疗可改善视力,减少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李京生杨明琪
关键词:视神经胶质瘤脑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发生率的分析及治疗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同Fisher分级和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20例,按解剖部位分成大脑前及前交通(ACA&ACoA)、后交通(PCoA)和大脑中动脉(MCA)三组,分析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动脉瘤性SAH低钠血症总的发生率约为29.7%,ACA&ACoA、PCoA、MCA三组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约为47.9%、15.2%和16.2%,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7.1%和7.4%。ACA&ACoA组中Fisher分级Ⅲ~Ⅳ级和Ⅰ~Ⅱ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4.0%;有脑血管痉挛和无脑血管痉挛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3.1%和16.1%。结论ACA&ACoA组低钠血症与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CoA组和MCA组,ACA&AcoA组中Fisher分级Ⅲ~Ⅳ级或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临床应注意监测并及时纠正。
杨明琪王硕赵继宗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低钠血症
不同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6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三组,A组40例,行单纯动脉瘤蒂夹闭术;B组34例,动脉瘤蒂夹闭术后行动眼神经减压术;C组12例,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GDC)。结果A组40例中,病程14d内者20例,术后10~40d完全恢复;14~30d者14例,12例30~90d完全恢复;﹥30d者6例,4例术后半年完全恢复。B组34例中,病程14d内者15例,术后10~40d完全恢复;14~30d者16例,14例30~90d完全恢复;大于30d者3例,术后半年2例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C组12例中,病程14d内者8例,10~40d内完全恢复;14~30d者3例,2例30~90d完全恢复。结论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尽早病因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极为重要,但术中行动眼神经减压与否,以及手术同GDC介入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杨明琪王硕赵继宗
关键词:动眼神经疾病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
功能磁共振与神经导航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影像(fMRI)与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论证病变至功能区的最近距离与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0例位于或靠近脑功能区的颅内病变患者,手术前进行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脑功能磁共振检测(包括语言功能、视觉功能、肢体运动和舌运动功能),将激活功能区图像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手术前注册、校正,在fMRI影像导航下进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结果20例患者功能磁共振影像与神经导航系统图像融合、注册顺利,术中准确定位颅内病变与脑功能区(除1例病例因注册后肿瘤卒中,术中出现导航漂移现象,术中超声予以矫正)。病变近全切除2例,全切除18例。20例患者中,4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已恢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手术致残率10.0%,无手术死亡。4例手术后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者病变位于功能区,14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11例患者在阅读汉字时出现广泛的激活,语言区位于左半球额中回第9区和颞叶第46区,视觉系统17—19区。结论fMRI导航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功能区判定方法,保护脑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于中国人语言功能区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尤有帮助。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手术全切除病变相对安全。
张岩王硕卓彦杨明琪赵元立张东王蝾徐珑王波陈霖赵继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神经外科语言视觉
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恢复情况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年来收治的98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52例合并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后交通动脉瘤诊断后行开颅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分两组观察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情况.A组:单纯动脉瘤蒂夹闭术;B组: 动脉瘤蒂夹闭术后行动眼神经减压术.结果 A组20例,其中病程在14 d内手术者10例,术后10~40 d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4~30 d内手术者8例,7例术后30~90 d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30 d后手术者2例,术后半年1例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B组32例,其中病程在14 d内手术者15例,术后10~40 d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4~30 d内手术者14例,12例术后30~90 d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2例不完全恢复;30 d后手术者3例,术后半年2例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结论后交通动脉瘤性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尽早手术治疗,对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极为重要,但术中是否行切除或穿刺动脉瘤等动眼神经减压术,同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别.
杨明琪赵继宗王硕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术后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
癫痫病人棘波灶的电镜改变被引量:8
1997年
报告25例癫痫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皮层脑电监测下,取棘波最明显最多的大脑皮层做电镜观察,同时对8例病人的胼胝体也做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超微结构下的神经细胞,突触与神经毡,星形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及髓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突触前轴突末梢及突触后树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突触后树突水肿明显并伴有突触前轴突末梢突触小泡的聚集增多。这些同癫痫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癫痫发病和脑电棘波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些改变进行分析讨论。
栾国明王忠诚孙异林杨明琪孙振荣孙振荣
关键词:癫痫棘波大脑皮层电镜
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总结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手术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 对北京天坛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194例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相关手术入路、病种、神经功能评分、牵拉所致相关并发症.结果 194例中脑血管病127例(65%),颅内肿瘤67例(35%),前循环动脉瘤采用额底外侧入路21例,翼点入路39例,后循环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采用远外侧入路2例.桥小脑角肿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5例,近中线幕上病变采用经前、后纵裂入路11例,后颅窝肿瘤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和旁正中入路20例,岩斜区病变采取颞下入路2例.手术入路周围组织挫伤4例(2%).二次手术1例(0.52%),手术后死亡病例2例(1%).术后神经功能无改变62.3%,改善29.4%,恶化8.24%.结论 熟练掌握规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采用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手术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相关并发症.
叶迅刘兴炬邓晓峰林福鑫王硕张东赵元立曹勇张岩王嵘杨明琪赵继宗
关键词:脑血管病颅底肿瘤手术并发症
功能磁共振神经导航在定位和保护语言功能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拟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术前确定语言功能皮层位置及其与病灶的关系,探讨fMRI在保护语言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术后随访论证fMRI融合神经功能导航对术中语言功能保护的作用及术后语言功能缺失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天坛医院88例位于或邻近语言功能区的颅内病变患者,在术前接受脑fMRI检查(包括语言功能、视觉功能及肢体运动和舌运动功能检测),将fMRI图像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术前进行注册、校正,在fMRI导航下进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术后3—6个月复查fMRI,对照术前fMRI评价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8例患者术前行fMRI图像与神经导航系统图像融合、注册顺利,术中能明确定位颅内病变与语言功能区。72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6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5mm,10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5~10mm。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手术致残率6.8%(6/88),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在阅读汉字时均出现广泛的激活。表现为:双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双侧或左侧颞上回(BA46区)、视觉系统17—19区、双侧小脑等。结论fMRI融合神经导航术中可定位语言功能区,对术中保护脑语言功能区,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时,手术全切除病变是安全的。
杨明琪王硕张岩王嵘赵元立张东徐珑赵继宗王波卓彦陈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神经外科手术语言视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