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并总结预防治疗对策,以期提高临床预防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06例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中出现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危险因素和病原菌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例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12.26%,其危险因素有静脉置管时间长、低蛋白血症、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病情严重等(P<0.05);共分离出病原菌27株,革兰阴性菌23株占85.1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结论积极改善治疗和临床护理,缩短置管时间,及时早期治疗是可以预防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
- 马民李凤杨昆吴玉成赵俊泉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锁骨下静脉置管
- 急诊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干预对策,为临床安全用药总结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57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一般预防组、手术预防组和感染预防组,依据WHO建议,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药品利用指数(DUI)作为合理用药的指标,分析其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结果一般预防组的抗菌药物总安全性最低仅101例,为53.2%,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在所有的不安全例数中,以联合用药的不安全性最高,平均为27.9%,与其他各项目比较有明显差异性;氨苄西林/舒巴坦纳使用率最高,为25.9%,DUI为1.23,与其他抗菌药物使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的不安全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应结合患者生理特性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确保用药安全。
- 翟春霞王红梅杨昆
-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安全因素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