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池
- 作品数:70 被引量:4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一种医疗废弃物收容箱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废弃物收容箱,包括有容器外壳,该容器外壳自上而下包括有通过能翻转的隔板分隔成的上容置室和下容置室,容器外壳对应上容置室开设有用于投放废弃物的投入口;投入口周缘铰接有第一门板,容器外壳于上容置室具有消毒剂...
- 林律许国章马倩倩董红军杨天池车洋平国华陈同
- 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实施及评估专家建议
- 2024年
- 老年人流感相关疾病负担严峻,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减少流感发病、住院及死亡。随着项目的开展,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引导及指导其他地区科学地实施及评估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专家组就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实施及评估制定了专家建议。本建议包括项目申请及立项、项目组织实施、项目评估等内容,其中项目评估主要从接种率、疫苗效果、满意度、安全性、卫生经济学、健康收益等方面进行评估。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逯建华黄芳谢旭郭翔何寒青黄芳黄勇寇增强罗斌孙立梅索罗丹杨娟杨天池
- 关键词:老年人流感疫苗
- 宁波市2005—2014年学校肺结核流行强度与发病特征被引量:15
- 2016年
-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师生、学生之间日常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性肺结核病例,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容易造成传播蔓延。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地报道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不但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而且造成了社会恐慌[1-7]。为了解学校肺结核疫情严重程度、流行特点和发生原因,指导防控策略的制定,笔者对2005—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杨天池于梅车洋陈同林相平国华林律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发病率
- 人口流入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时空分布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口流入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时空聚集性及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波市2013-2015年肺结核发病数据,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使用SaTScan9.1.1对街道/乡镇级发病数据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利用ArcMap10.2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宁波市2013-2015年累计报告肺结核12 109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地户籍病例占比逐年上升。男女比例为2.07∶1(8162/394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15-34岁、65岁及以上发病率高,15-54岁年龄组占比73.95%,职业分布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民工、工人为主。时空聚集性扫描共发现6个聚集区,其中一类聚集区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二类聚集区分布在工业园区。与非聚集区相比,发病聚集区的流动人口占比(t=2.88,P=0.01)、省外流入人口占比(t=7.46,P=0.00)、人口密度(t=3.37,P=0.00)均较高,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t=-2.39,P=0.03)。结论人口流入城市的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工业园区是肺结核疫情高发区和聚集区。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高是发病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
- 杨天池洪航陈同于梅
- 关键词:肺结核
- 结核分枝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与耐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ATP结合盒外排泵基因的表达与不同耐药表型的关系,为耐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99例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菌株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ATP结合盒外排泵基因drrA、drrB、pstB及Rv1273c的表达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外排泵基因表达在不同耐药表型菌株中的差异。结果 pstB及Rv1273c基因表达量在耐利福平组(2.449、0.765)高于利福平敏感组(1.949、0.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0、P=0.049,Z=2.330、P=0.020)。耐多药组drrB、pstB及Rv1273c基因表达量(2.481、2.702、0.884),高于非耐多药组(2.224、1.884、0.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95、2.892、2.741,P均<0.05)。异烟肼耐药组和敏感组中Rv1273c的高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平耐药组和敏感组中drrA、drrB、pstB及Rv1273c的高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胺丁醇耐药组和敏感组中pstB及Rv1273c的高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结合盒外排泵基因pstB及Rv1273c的表达与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有关。
- 车洋杨天池平国华林律
- 关键词:抗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表达
- 宁波市2007-2010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个案、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017例。4-7月共报告病例5 817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2.56%。2~5岁儿童是幼托机构主要发病人群(80.91%),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疫情高发趋势提前,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程度逐年增高。肠道病毒EV71型是主要的病毒株。结论宁波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明显,发病高峰为4-7月,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幼托机构成为新的高发区。
- 贺天锋许国章易波杨天池王海波劳旭影
-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 宁波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pncA基因突变特征与吡嗪酰胺耐药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耐多药MTB的pnc A基因突变特征与吡嗪酰胺(PZA)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宁波地区2015年-2017年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筛选了130株耐多药MTB,应用BACTEC MGIT 960系统检测耐多药MTB的PZA耐药性,同时采用PC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耐多药MTB的pncA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130株耐多药MTB有71株(54.62%,71/130)对PZA耐药,59株(45.38%,59/130)对PZA敏感。初治耐多药58株,PZA耐药24株,PZA耐药率为41.38%(24/58);复治耐多药72株,PZA耐药47株,PZA耐药率为65.28%(47/7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2,P <0.05)。130株耐多药MTB中有61株(46.92%,61/130)发生了pncA基因突变。在71株PZA耐药菌株中,pncA基因突变的菌株为59株(83.10%,59/71),在59株PZA敏感菌株中,pncA基因突变的菌株为2株(3.39%,2/59),PZA耐药菌株中的pncA基因突变率高于敏感菌株(χ2=82.203,P <0.05)。pncA基因突变检测PZA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10%、96.61%、89.23%。结论宁波地区耐多药MTB对PZA耐药形势较为严峻,pncA基因突变与PZA耐药相关。
- 车洋杨天池林相薄丁旖
- 关键词:吡嗪酰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突变耐药
- 宁波市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近年来报告发病数逐年增高,已引起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其中散居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1,2],因此分析手足口病散居儿童发病特点,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贺天锋许国章易波杨天池劳旭影王海波陈奕叶敏
- 关键词: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常见传染病肠道病毒发病特点发病数
- 浙江省宁波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特征及与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关系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吡嗪酰胺耐药特征及其与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性。方法以2015-2017年浙江省宁波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收集的110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比例法对其进行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的耐药检测。同时应用BACTEC MGIT 960系统检测所有MDR-MTB的吡嗪酰胺耐药性,采用PC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DR-MTB的pncA基因突变特征。结果110株MDRMTB中吡嗪酰胺耐药率为59.09%(65/110),pncA基因突变率为50.91%(56/110)。吡嗪酰胺耐药株中的基因突变率83.08%(54/65)与吡嗪酰胺敏感株中的基因突变率4.44%(2/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87,P<0.001)。pncA基因突变类型为42种,以点突变类型为主92.86%(39/42)。耐链霉素、耐乙胺丁醇、耐氧氟沙星、耐左氧氟沙星及准广泛耐药(PreXDR)与MDR-MTB耐吡嗪酰胺相关。结论本地区MDR-MTB耐吡嗪酰胺形势较为严峻,MDR-MTB耐吡嗪酰胺与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Pre-XDR的耐药相关。
- 车洋杨天池林相薄丁旖
- 关键词:吡嗪酰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 2011年宁波市食用紫贻贝引起的腹泻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掌握宁波市2011年5月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查明危险因素并控制疫情蔓延。方法描述此次疫情三间分布的流行特征,电话调查暴发期间报告的88例病例和88例对照,对调查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研究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宁波市2011年5月19~26日出现腹泻暴发疫情,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鄞州和海曙区,年龄以20~59岁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1:1,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和散居儿童;食用紫贻贝是引起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OR=11.33,95%CI:5.18~25.14),发病随着暴露水平增强而增加(χ2=43.81,P<0.01)。结论此次腹泻暴发疫情可能因食用含有贝类毒素的紫贻贝引起,应加强监测,阻止有毒贝类上市是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有效手段,减少赤潮发生是预防此类疾病的根本措施。
- 李晔杨天池张胜良
- 关键词:紫贻贝腹泻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