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能
- 作品数:178 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低空无人机被动遥感的作物株高及生物量自适应高精度解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空无人机被动遥感的作物株高及生物量自适应高精度解算方法。获取高精度的作物株高和生物量估算结果通常需要一些空间辅助数据,如作物多生育期的数字表面模型DSM,表裸土高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地面控制点G...
- 张建谢田晋王楚锋蒋钊谢静杨万能
- 文献传递
- 基于条件欧式聚类的盆栽玉米点云快速分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欧式聚类的盆栽玉米点云快速分割方法。该方法编写了基于条件欧式聚类的盆栽玉米点云快速分割方法的算法。首先多盆盆栽玉米顶视图经过运动恢复结构(SFM)三维重建生成三维点云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点云预处理,...
- 梁秀英周风燃杨万能陈欢王康卢少志熊立仲陈国兴
- 文献传递
-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田水稻卷叶程度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田水稻卷叶程度定量化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拍摄水稻RGB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水稻群体的周长面积比和植株占空比,作为水稻群体的数字化卷叶值,能克服目前人工检测手段主观性强、仅能对水稻卷叶...
- 段凌凤杨万能叶军立周风燃熊立仲陈国兴
- 一种棉花花药开裂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花药开裂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黑色幕布为拍摄背景,采集棉花花药RGB图像;获取所述棉花花药RGB图像的标签,构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获取改进后的YOLOv5深度学习网络;通过所述训练集...
- 闵玲谭志昊吕荣杰施家伟杨万能张献龙
- 文献传递
- 基于微型CT的水稻分蘖性状无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型CT的水稻分蘖性状无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装置包括升降台、平移台以及载物旋转台等;本方法包括使用机械手将检测样品搬运至载物旋转台上等步骤。本发明由机械手完成搬运工作,通过微焦斑射线源、载物旋转...
- 杨万能吴迪黄成龙熊立仲陈国兴牛智友
- 基于图像分析的多品种全生育期棉花生物量无损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多品种全生育期棉花生物量无损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提取棉花植株的图像特征,包括植株密度,株宽,株高,植株高宽比,分形维数,植株占空比,茎秆面积,叶片面积以及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
- 段凌凤杨万能叶军立冯慧黄成龙周风燃熊立仲陈国兴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水稻植株高光谱自动成像的双通道自动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稻植株高光谱自动成像的自动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自动输送装置由高光谱成像模式的输送线路和非高光谱模式的输送线路组成,形成双通道成像模式。其中自动成像自动输送装置具体包括不锈钢滚筒输送线I、输送带、气缸...
- 冯慧杨万能叶军立黄成龙段凌凤郑静山陈国兴熊立仲
- 单株盆栽水稻温度参数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株盆栽水稻温度参数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检测区滚筒输送线15、两侧分别设有输入端电动门3和输出端电动门7的检测暗室11等。测量方法包括将黑体温度设置为30℃;关闭输入端电动门和输出端电动...
- 杨万能冯慧黄成龙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文献传递
- 玉米抗旱基因ZmcPGM2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抗旱基因ZmcPGM2及其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编码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
- 伍玺冯慧杨万能代明球
- 文献传递
- 基于X-ray透射成像的稻穗米粒粒型及谷粒饱满度测量被引量:3
- 2018年
- 稻穗是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的最终表现,稻穗米粒粒型和谷粒饱满度对水稻遗传育种及功能基因解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稻穗米粒粒型测量需要经过脱粒、脱壳步骤,不仅过程繁琐而且可能有损伤、可靠性差,而谷粒饱满度测量主要通过水沉法或风选法,无法实现定量测量。为了实现在不脱粒、不脱壳情况下无损观测稻穗内部米粒,提出一种测量稻穗米粒粒型和谷粒饱满度的新方法。采用X-ray透射成像方式获取稻穗射线吸收图,然后采用自动阈值分割、分水岭、图像标记等算法得到单颗米粒标记图像;再采用椭圆检测、边缘提取计算得到米粒的粒长、粒宽、粒面积。对100株稻穗图像做测试,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平均测量误差MAPE分别为2.14%、3.45%。同时采用K-means和高斯混合模型聚类(GMM)算法识别出米粒对应的谷粒区域,基于二者面积的比值得到稻穗谷粒饱满度的定量测量结果,基于该结果可以准确识别稻穗中的实粒和瘪粒,为稻穗复杂性状测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 黄成龙杨万能吴迪段凌凤
- 关键词: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