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苹苹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牙周
  • 3篇周期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周期
  • 2篇牙周膜
  • 2篇牙周膜成纤维
  • 2篇牙周膜成纤维...
  • 2篇致龋菌
  • 2篇生物膜
  • 2篇龋病
  • 2篇纤维细胞
  • 2篇菌斑
  • 2篇菌斑生物膜
  • 2篇产酸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牙周组织
  • 1篇增殖
  • 1篇照射
  • 1篇照射小鼠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苹苹
  • 2篇初颜兵
  • 2篇彭志庆
  • 2篇王燕
  • 2篇刘明方
  • 2篇林居红
  • 1篇龚媛媛
  • 1篇周雯雯
  • 1篇罗俊
  • 1篇杨永帆
  • 1篇胡常红
  • 1篇蒋琳
  • 1篇梅杰
  • 1篇杜波

传媒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Ⅰ型跨膜蛋白α亚型缺失突变体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内质网信号通路Ⅰ型跨膜蛋白α亚型(IRE1α)缺失突变体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在成功构建人IRE1α基因全长重组质粒的基础上,采用重叠聚合酶链反应构建其两个主要功能域Kinase和Rnase的缺失突变体(pD-Kinase、pD-Rnase);然后分别染入hPDLFs细胞,Western blot检测重组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转染后hPDLFs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构建的IRE1α缺失突变体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3种重组基因均能正确表达;FCM结果分析显示:与衣霉素(TM)组相比,IRE1α实验组hPDLFs细胞S期比例增加而G1期减少(P<0.05);D-Rnase突变体组hPDLFs细胞S期比例减少而G1期增加(P<0.05);D-Kinase突变体组对hPDLFS细胞的增殖和各周期分布影响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IRE1α可促进hPDLFs细胞从G1期进入S期,D-Rnase突变体导致hPDLFs细胞生长阻滞于G1期,而D-Kinase则对hPDLFS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
李苹苹罗俊彭志庆初颜兵王燕
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
国产水溶性蜂胶对主要致龋菌菌斑生物膜形态及产酸的影响
背景: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龋病的防治一直是口腔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龋病的实质是牙菌斑内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引起牙体无机物脱矿,有机质崩解,最终导致龋损形成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菌斑生物膜/(Pl...
李苹苹
关键词:龋病MIC菌斑生物膜产酸
文献传递
水溶性蜂胶对致龋菌菌斑生物膜形态和产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国产水溶性蜂胶(water-sotuble propolis,WSP)对口腔致龋菌混合菌斑生物膜形态以及产酸的影响,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在盖玻片上形成体外48h人工混合菌斑生物膜。将国产水溶性蜂胶用BHI液体培养基分别配制成6.25、3.125、1.5625、0.78125g/L4个浓度的药液培养基,并调定pH为7.0,将已形成生物膜的盖玻片置各组溶液中,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溶液处理24h后生物膜的结构;同时,测定处理后各组培养基上清液的终末pH值。实验中设立0.3125g/L氟化钠液阳性对照组、不含药物的BHI液体培养基阴性对照组。结果:随着蜂胶浓度的升高生物膜菌间结构变稀疏,基质分泌减少;培养基上清液的终末pH值随蜂胶浓度的增大而升高(P<0.01),且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5g/L,3.125g/L蜂胶组分别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水溶性蜂胶能够影响致龋菌混合菌斑生物膜的形态和产酸。
李苹苹林居红刘明方
关键词:龋病菌斑生物膜产酸
IRE1α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α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成功构建的人IRE1α基因重组质粒染入hPDLFs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IRE1α重组基因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XTT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转染后hPDLFs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IRE1α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证实,IRE1α重组质粒能在hPDLFs细胞内正确表达;在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与衣霉素(tunicamycin,TM)对照组相比,XTT检测结果显示:IRE1α实验组hPDLFs细胞增殖率明显增高(P<0.01);FCM结果分析显示:IRE1α实验组hPDLFs细胞S期比例增加而G1期减少(P<0.05)。结论在ERS状态下,IRE1α促进hPDLFs细胞增殖,促进hPDLFs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彭志庆李苹苹初颜兵王燕
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光动力学照射小鼠牙周组织的病理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光化学疗法对口腔组织可能具有伤害,在临床应用甲苯胺蓝O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预防龋病前,需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估。目的:观察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产生的光敏作用对小鼠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将54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用0,50,100mg/L甲苯胺蓝O联合二极管光照0,15,25min。作用后72h,切取牙周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经光照治疗后小鼠的牙龈、牙槽骨和牙齿没有发现有坏死、溃疡、增生等异常改变。提示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一个安全的预防龋病的方法,对牙齿临近的牙周组织无破坏性影响。
杜波蒋琳刘明方李苹苹林居红
关键词:甲苯胺蓝二极管激光光动力学疗法小鼠牙周组织
uPAR抗体对口腔癌HB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检测uPAR抗体对口腔癌HB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uPAR抗体(20、50、100μg/ml)作用于口腔癌HB细胞,并检测不同作用时间(24、48和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uPAR抗体对HB细胞分泌VEGF-D的影响。结果:uPAR抗体能抑制HB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uPAR抗体可使HB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随着uPAR抗体作用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uPAR抗体可促进HB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uPAR抗体对HB细胞分泌VEGF-D有抑制作用,随着uPAR抗体浓度的增高,其VEGF-D分泌量也逐渐降低。结论:uPAR抗体可抑制HB细胞增殖,其可能机制是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促进细胞凋亡及减少VEGF-D的分泌。
杨永帆李苹苹龚媛媛胡常红周雯雯梅杰
关键词:口腔癌细胞周期VEGF-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