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前列腺
  • 3篇电切
  • 3篇术后
  • 2篇电切术
  • 2篇电切术治疗
  • 2篇增生
  • 2篇尿道
  • 2篇尿道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前列腺癌组织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组织
  • 2篇经尿道前列腺
  • 2篇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导尿管插入
  • 1篇导尿管插入术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马伟雄
  • 9篇汤金荣
  • 9篇李璇
  • 8篇俞国锋
  • 3篇陈忠
  • 1篇俞国峰
  • 1篇徐建锋
  • 1篇郭强

传媒

  • 3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会阴系统12点法联合常规靶向区穿刺活检和造影靶向区穿刺活检的效果比较
2022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系统12点法穿刺联合常规靶向区穿刺活检和造影靶向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的163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82例)和B组(81例)。A组采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系统12点法穿刺联合可疑点穿刺活检术,B组采用直肠超声造影引导下经会阴系统12点法穿刺联合可疑点穿刺活检术。比较两组穿刺总针数、平均针数、病理阳性针数、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穿刺平均针数、病理阳性针数、前列腺癌检出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的血尿、血精、低热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无统学意义(均P>0.05);B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超声造影引导下经会阴系统12点法穿刺联合可疑点穿刺可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穿刺阳性率和前列腺癌确诊率,可一定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伟雄郭强俞国峰汤金荣李璇陈文璞
CSRP1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富含半胱氨酸和甘氨酸蛋白1(cysteine and glycine-rich protein 1,CSRP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PC-3和LNCaP)中CSRP1的表达;将CSRP1基因小干扰RNA转染PC-3细胞,下调细胞中CSRP1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和划痕试验分别检测PC-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CSR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相比,CSRP1在2种不同的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扰CSRP1表达后,PC-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且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Vimentin的表达受到抑制(P<0.05)。结论CSRP1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沉默CSRP1表达后可下调Vimentin,逆转EMT的发生,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CSRP1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李璇马伟雄陈文璞汤金荣俞国锋陈忠
关键词:前列腺癌
累及输尿管口的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累及输尿管口的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收治疗的累及输尿管口的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95例。按照术后是否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9例,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照组患者46例,术后未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资料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比较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0.94±0.24)分]、术后第14天[(0.53±0.12)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41分)、(1.42±0.44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4/49)vs.23.91%(11/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8%(46/49)vs.76.09%(35/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及输尿管口的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输尿管狭窄、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且术后无增加肿瘤细胞逆行种植上尿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伟雄汤金荣俞国锋陈文璞李璇
关键词:膀胱切除术导尿管插入术
抗血栓弹力袜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微创术后老年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微创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7月30日就诊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微创手术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1天及术后1周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等指标,比较2组术后1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PT、APTT及D-二聚体较术前升高,FIB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PT、APTT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70%,观察组无1例发生。结论抗血栓弹力袜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微创术后的凝血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璇汤金荣俞国锋马伟雄陈文璞陈忠
关键词:凝血功能D-二聚体
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9月至2017年08月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观察组(50例)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对两组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结石取净率为64.00%,观察组为98.00%(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20.00%(P<0.05);对照组手术满意率为66.00%,观察组为98.00%(P<0.05)。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疗效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肾结石患者结石取净率以及手术满意率均较高,但在并发症发生方面,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则有优势,因此需要依据肾结石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提高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俞国锋马伟雄陈文璞李璇朱哲汤金荣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性
SATB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SATB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确认为前列腺癌并进行手术切除的4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比较前列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ATB2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年龄、Gleason评分、生化复发者SATB2表达情况;绘制生存曲线图,比较SATB2不同表达情况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SATB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随访时间截止2019年12月。SATB2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4个月[95%CI(90.49,97.51)],死亡1例;SATB2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95%CI(80.46,89.54)],死亡17例,SATB2不同表达情况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7分患者中SATB2表达阳性率高于Gleason评分≤7分者(P<0.05);生化复发患者SATB2表达阳性率高于无生化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TB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其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SATB2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李璇马伟雄陈文璞汤金荣俞国锋陈忠
关键词:前列腺癌生化复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前列腺体积(80~160) ml。手术方式均采用TURP,比较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电解质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返院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患者按前列腺体积≤110 ml或>110ml分为两组,观察前列腺体积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完成。与术前相比,患者下尿路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及术后12个月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体积≤110 ml组相比,体积>110 ml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血红蛋白及血钠下降也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能明显改善大体积前列腺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俞国锋汤金荣马伟雄徐建锋李璇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体外冲击波碎石(SWL)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8例在我院行SWL术患者,分别检测SWL术前、术后24h、3d、7d、1月血清肌酐(SCr)、血清Hcy及β2-MG水平。分析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术前、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变化。结果术后24h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4.8%和93.1%,术后第3天为1.7%、86.2%和81.0%,术后第7天为0%,34.5%和27.6%,术后1月为0%、8.6%和5.2%。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24h(血清Hcy:术前vs.术后24h,P<0.01;血清β2-MG:术前vs.24h,P<0.01)、3d(血清Hcy:术前vs.术后3d,P<0.01;血清β2-MG:术前vs.术后3d,P<0.01)显著上升,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第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Scr水平在术后24h上升(P<0.05),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尽管有上升,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β2微球蛋白联合评估SWL术后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为再次行SWL术提供治疗时间参考。
俞国锋汤金荣马伟雄李璇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肌酐血清Β2-微球蛋白肾功能损伤
不同程度BPH患者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RP)在不同体积BPH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院治疗的20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按前列腺体积不同分为A组(60-80 mL)、B组(80-120 mL),给予TUPKRP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 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B组,切除前列腺质量小于B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PSS、IPSS1、IPSS2均有降低,比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15.22%(7/4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对不同大、小体积BPH患者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马伟雄汤金荣俞国锋李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