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安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 B_4C/Ni多孔预制体的烧结行为及对金属铅的浸渗
- 2006年
-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B4C/Ni多孔预制体,采用压力渗透法使液态金属铅浸入预制体。对制得的多孔预制体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以及抗压强度的测试,并计算得出了试样的孔隙度。分析结果表明,B4C/Ni多孔预制体的强度在800~1100℃之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此温度区间B4C与Ni发生反应,反应产物主要有C和NiB3。多孔预制体抗压强度随孔隙度的下降而增大。在浸渗液态金属铅时,只有直径大于20μm左右的孔洞才能使液态铅浸入。
- 杨林刘颖杨文锋李德安高升吉涂铭旌
- 关键词:碳化硼镍铅浸渗
- 新型铅基复合屏蔽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被引量:7
- 2006年
- 制备了一种新型B4C/Pb复合屏蔽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屏蔽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结构均匀,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分别达到48.2MPa和22·13HBS,能有效屏蔽快中子和γ射线,20mm厚度的这种屏蔽材料对热中子的吸收率达到95·9%。新型B4C/Pb复合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简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较传统屏蔽材料铅硼聚乙烯有大幅提升,屏蔽性能优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
- 李德安刘颖杨文锋杨林李军李梦
-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压
- 高能射线屏蔽Pb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Sub>4</Sub>C增强或B<Sub>4</Sub>C与金属纤维的复合增强Pb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组成为:基体是铅基合金PbX<Sub>y</Sub>(X为Sb、Sn、Sb-Sn、Ag、Au、C...
- 涂铭旌刘颖李军杨文锋杨林李德安
- 文献传递
- 等离子喷涂Fe-Ni-B屏蔽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1Cr18Ni9Ti钢基体上制备了Fe-Ni-B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重熔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对重熔前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界面结构进行了微观分析,并对重熔前后涂层的显微硬度、热疲劳性能、结合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重熔处理对涂层显微结构有明显改善,涂层更为致密。涂层与基体界面处已发生相互扩散并有新相生成,涂层热疲劳性能更好,结合强度也有所提高。
- 杨文锋刘颖杨林李德安高升吉涂铭旌
-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重熔显微硬度
- 高能射线屏蔽Pb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Sub>4</Sub>C增强或B<Sub>4</Sub>C与金属纤维的复合增强Pb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组成为:基体是铅基合金PbX<Sub>y</Sub>(X为Sb、Sn、Sb-Sn、Ag、Au、C...
- 涂铭旌刘颖李军杨文锋杨林李德安
- 文献传递
- 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0
- 2007年
- 简述了核辐射对屏蔽材料的一般要求,综述了常用屏蔽材料的特点。指出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与其它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及抗辐照性能之间的矛盾是屏蔽材料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指出了核辐射屏蔽材料研究进展的几个特点:(1)引入梯度材料设计理论制备功能/结构一体化屏蔽材料;(2)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屏蔽材料中的合理有效利用;(3)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在新型屏蔽材料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 杨文锋刘颖杨林李德安李军
- 关键词:核辐射屏蔽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稀土优化设计
- 纳米晶NdFeB/PE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 2007年
-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晶NdFeB粉末进行了表面处理,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NdFeB/PE稀土高分子屏蔽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利用PE本身的强韧性的基础上,最可几孔径为0.5μm的NdFeB粉末在PE中的体积分数为35%-40%时,对PE的抗拉强度、拉伸模量、硬度能起到增强效果,但对NdFeB/PE复合材料的塑韧性有一定负面影响。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机理分析表明,经过表面处理的Nd-FeB与PE的界面作用对强度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 杨文锋刘颖李德安杨林李聪
- 关键词:NDFEBPE力学性能
- 等离子喷涂Fe70Ni27B3屏蔽涂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1Cr18Ni9Ti钢基体上制备了Fe70Ni27B3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重熔处理。采用SEM、 EDX对重熔前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界面结构进行了微观分析,并对重熔前后涂层的显微硬度、热疲劳性能、结...
- 杨文锋刘颖杨林李德安高升吉涂铭旌
-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重熔显微硬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