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峰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小秦岭大湖金矿矿体原生晕特征研究
- 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轴向分带是深部矿体预测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大湖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通过对大湖矿区F5构造带内的17、19、22号矿体及其蚀变围岩中Au、Ag、Co、Cu、Mn、Mo、Ni和Pb等18种元...
- 孙保花牛树银王杏村孙爱群丁培超李强峰侯江龙
- 关键词: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小秦岭金矿田
- 2011~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铜物质流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铜是我国最紧缺的大宗有色金属矿产,围绕铜开展国际贸易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物质流分析法,基于海关含铜商品的科学分类,结合分层抽样法,厘定了中国含铜商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相关种类的含铜系数,系统分析了2011~2016年中国进出口含铜商品净进口量、分类占比情况以及中国铜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2011~2016年铜净进口量不断增大;进口的含铜商品主要是铜矿砂及其精矿、精炼铜以及废杂铜,出口的含铜商品约73%是铜制品,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电线电缆、家电、计算机以及发电机;中国进口的铜矿砂及其精矿、精炼铜以及废杂铜主要来源于铜矿资源丰富的国家,而出口的铜制品却遍布全球;2011~2016年中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保持高位。
- 文博杰王欢代涛李强峰高天明韩中奎
- 关键词:物质流国际贸易
- 中国铜资源循环利用潜力分析
- 铜是中国最为紧缺的大宗有色金属矿产。核算中国铜资源在用存量水平,定量化评估二次资源供应潜力,对于缓解铜资源供应压力、保障资源与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物质流分析法,构建了铜在用存量分析模型,估算了中国铜在用存量水...
- 文博杰代涛韩中奎高天明李强峰
- 关键词:铜资源循环利用
- 基于动态物质流分析的中国铁二次资源回收潜力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新时代背景下,增强铁资源二次循环利用率,是中国钢铁工业摆脱国外铁矿石依赖,同时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为揭示铁资源二次回收规模,本文利用动态物质流分析(MaterialFlow Analysis, MFA),对中国铁循环规律、社会存量和二次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铁矿石供应不足,国外铁矿石进口为中国铁循环的重要来源。建国以来,中国累计净进口铁矿石中的铁物质达90.7亿t,实际铁资源消费量累计为120.2亿t。(2)2021年中国铁社会存量达97.9亿t,人均铁社会存量也达到了6.9t/人,但人均存量尚未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未来,铁社会存量会进一步增加,同时也将继续刺激铁矿石资源的大量消耗。(3)建国以来,中国铁资源理论报废量持续上升,累计达22.2亿t。到2050年,中国铁二次资源报废量达4.4亿~5.6亿t,铁社会存量规模也将达141.0亿~199.9亿t,充足的铁二次资源规模是缓解初级供应短缺的重要基础条件。基于研究结果,中国应该加快构建旧废钢回收体系,引导新型全废钢电弧炉冶炼工艺的开发设计,全面提高铁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同时,以“双碳”目标为契机,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 韩中奎代涛李强峰陈伍潘昭帅
- 关键词:铁物质流分析二次资源
- 中国铜资源在用存量与二次供应潜力被引量:23
- 2023年
- 铜是中国最为紧缺的大宗有色金属矿产。核算中国铜资源在用存量水平,定量化评估二次资源供应潜力,对于缓解铜资源供应压力、保障资源与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物质流分析法,构建了铜在用存量分析模型,估算了中国铜在用存量水平,精细刻画了铜全产业链物质流动过程,预测未来到2050年中国铜需求量和理论报废量变化趋势,评估铜资源循环利用潜力。结果显示, 1949—2021年,中国铜消费量、矿山铜产量、粗铜产量、精炼铜产量、废铜产量、铜在用存量等都保持增长状态;铜消费量累计1.9亿t,矿山铜产量累计3583.6万t,粗铜产量累计8824.1万t,精炼铜产量累计约1.4亿t,废铜产量累计约7187.5万t,铜在用存量达到约1.4亿t;通过高效的国际贸易体系,累计净进口铜精矿4325.9万t、粗铜1 010.9万t、精炼铜5 445.5万t、废铜2 978.8万t,累计净出口铜制品2 352.5万t。中国在全球铜产业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2—2050年,中国铜累计需求量约3.6亿t,铜在用存量将快速提升,峰值将在2035年左右出现,达到约2.0亿t;铜二次资源供应潜力累计约3.4亿t,供应潜力峰值将在2041年左右出现,达到约1374万t。铜消费量达峰叠加铜二次资源供应能力的大幅提升,将大幅缓解中国铜资源供应压力。
- 文博杰代涛韩中奎高天明李强峰
- 关键词:铜物质流二次资源
- 中蒙边境及邻区铀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形成作用和找矿标志被引量:9
- 2014年
- 中蒙边境及邻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克拉通的结合部位,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受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影响,该区前侏罗纪变质岩块体和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各类铀矿床(矿化区)星罗棋布。根据围岩类型,结构构造及成矿过程可将该区铀矿床划分为6种类型:(1)火山岩型;(2)砂岩型;(3)岩脉型;(4)褐煤型;(5)交代岩型;(6)磷灰盐型。其中火山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区域矿产地质研究表明,中蒙边境产出的大部分铀矿床(矿化区)与前侏罗纪变质岩块体具有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前侏罗纪变质块体可划分为2部分:(1)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2)古生代中、低级变质岩。铀的亲石元素特性致使其在壳-幔物质发生分异时富集于地壳的硅铝层。鉴于在地壳长期演化历史中,古老变质岩已具备有较高的铀含量,那么它们在显生宙构造-岩浆活动中就为铀的富集成矿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显生宙构造运动的形式除了断裂活化外,也包括陆相沉积盆地的上隆和下陷。铀在地壳硅铝层中的富集是通过2种方式实现的:(1)陆壳的深熔和岩浆的分异作用;(2)富铀岩体(层)的风化剥蚀和再沉积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铀的富集过程十分缓慢,其中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作用就是长英质岩浆活动的组成部分。火山型铀矿床主要出现在中蒙边境最东端蒙古国境内,它们是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块伸展构造环境(裂陷槽为大量高钾长英质火山岩所充填)中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长英质火山杂岩体内产出的若干处大型铀矿床(区)和铅-锌-银-铀矿床即是很好的佐证。一般来讲,具有强烈分异特点的富碱性火山岩及相关铀矿床大都在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岩浆作用对前侏罗纪岩体(层)发生强烈叠加改造部位产出,其形
- 聂凤军李强峰王佳新蒋喆张晓康吴科锐丁成武曹毅
- 关键词:火山岩型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床叠加成矿作用
- 撒托泊拉金矿床产出环境和矿床特征
- <正>撒托泊拉金(铜)矿床位于芬兰北部中央拉普兰绿岩带西部,紧邻锡尔卡(Sirkka)冲断带,是造山型金矿床。矿床于1985年被奥托昆普公司(Outokumpu Oyj)探测发现,并于1988-1995年开采。开采出矿石...
- 李强峰聂凤军曹毅丁成武蒋喆
- 文献传递
- 北欧最大金矿田——芬兰科体拉金矿田
- 2014年
- 科体拉(Kittila)金矿田发现于1986年,它位于芬兰拉普(Lapland)省科体拉(Kittila)小镇的东北方向35km处,中心位置坐标为北纬67°54′55″。
- 李强峰聂凤军曹毅丁成武张伟波蒋喆
- 关键词:金矿田兰科
- 中国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5
- 2018年
- 建筑业是中国最大的钢铁消费领域,动态分析建筑中的钢铁存量的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其二次资源回收潜力,为铁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相关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以动态物质流分析结合生命周期分布函数,测算了1949—2016年中国房屋建筑中的钢铁存量。结果显示:经过缓慢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后,中国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从1949年的10.0万t增长到2016年的28.1亿t,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也从0.2kg/人增加到2029kg/人;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影响,中国四大经济区域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差别明显,2016年东部地区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最大为2526kg/人,其次是东北地区2128kg/人、中部地区1732kg/人和西部地区1605kg/人;受城镇和农村的生活环境、经济水平差异影响,中国城乡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差异显著,2016年中国房屋建筑中城镇人均钢铁存量达3145kg/人,农村为530kg/人。
- 韩中奎文博杰代涛李强峰王欢冯旭光
-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房屋建筑
- 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物质流、价值流及隐含碳综合研究
- 中国是铁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掌握我国铁资源利用系统的真实情况,是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铁资源的重要前提;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摸清中国铁资源在国家间的物质流动及其价值流动与传导,能为我国铁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在国...
- 李强峰
- 关键词:物质流价值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