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

作品数:53 被引量:14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化学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1篇丁二酸
  • 18篇发酵
  • 17篇厌氧
  • 13篇厌氧发酵
  • 6篇琥珀
  • 6篇琥珀酸
  • 6篇ACTINO...
  • 6篇产琥珀酸放线...
  • 5篇发酵体系
  • 5篇发酵制备
  • 5篇ACTINO...
  • 4篇氮源
  • 4篇有机酸
  • 4篇离子
  • 4篇工业纯
  • 4篇工业纯钛
  • 4篇纯钛
  • 3篇代谢通量
  • 3篇代谢通量分析
  • 3篇蛋白胨

机构

  • 5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苏州热工研究...

作者

  • 53篇李建
  • 39篇姜岷
  • 31篇陈可泉
  • 28篇韦萍
  • 14篇欧阳平凯
  • 14篇方晓江
  • 13篇郑晓宇
  • 11篇周昌玉
  • 11篇杨卓娜
  • 11篇黄秀梅
  • 10篇奚永兰
  • 9篇叶贵子
  • 6篇吴昊
  • 6篇常乐
  • 4篇王益娜
  • 4篇白雪飞
  • 4篇贺小华
  • 4篇马江锋
  • 3篇彭剑
  • 3篇马江峰

传媒

  • 6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中国酿造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第五届全国化...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锆-钛-钢复合板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获得更好的锆-钛-钢复合板的综合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对锆-钛-钢复合板的影响。通过对锆-钛-钢界面的剪切强度试验分析,发现剪切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垂直于波纹方向的抗剪强度高于平行于波纹方向的抗剪强度。基于正交试验和方法分析,热处理因素对剪切强度和粘接强度的影响主次关系是:保温温度>保温时间>温度变化率。剪切试验的断口形貌为局部脆性断裂的韧性断裂。通过对力学性能、界面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分析,500℃,2 h,60℃/h;540℃,1 h,60℃/h的热处理均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晶粒变粗,界面富集元素富集区和扩散区,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Fe Ti。界面的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周彬彬业成张伯君李建李建邱伟光常乐
关键词:抗剪强度显微组织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代谢通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代谢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产丁二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可以改变HMP与EMP途径的代谢通量,从而影响胞内NADH/NAD+。在菌体最适氧化还原电位(-350 mV)条件下,HMP途径与EMP途径的通量比由43.6∶56.2提高至63.2∶36.5,间接合成更多的NADH,解决了丁二酸合成过程中还原力不足的矛盾,整个发酵过程中胞内NADH/NAD+比值有明显提高,发酵初期NADH/NAD+比值由2.19提高至8.73。最终丁二酸代谢通量从114.5 mmol.(g DCW)-1.h-1增至129.3 mmol.(g DCW)-1.h-1,副产物乙酸、甲酸的代谢通量分别降低30.6%、30.2%;丁二酸收率由75.46%提高至89.34%,生产强度达到1.18 g.L-1.h-1。
姜岷黄秀梅李建陈可泉杨卓娜郑晓宇韦萍
关键词:丁二酸厌氧发酵氧化还原电位代谢通量分析
重组大肠杆菌厌氧发酵产丁二酸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Plackett-Burman,PB)对影响Escherichia coli NZN111(sfcA)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11个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乙酸钠、MgCO3、接种量、诱导剂IPTG加入时间和发酵周期。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这5个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的5种因素与丁二酸产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优化结果与实验验证,当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2 g/L,乙酸钠1 g/L,MgCO317 g/L,接种量10%,IPTG初始时加入,发酵周期76 h时,丁二酸产量从原始发酵培养条件下的11.84 g/L提高到15.64 g/L,收率从53.8%提高到71.1%。
姜岷王益娜陈可泉马江锋李建刘忠敏
关键词:E.COLI丁二酸响应曲面法
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_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日趋严峻,如何实现CO2的减排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为出发点,通过CO2固定产生琥珀酸的微生物及产琥珀酸的原理、CO2固定过程优化以及对CO2固定过程的基因改造等方面概述了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基因工程改造将会成为以后研究的重心。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放大的重要性,在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固定CO2的反应条件优化对于与其它发酵产CO2的过程的耦合也将显得日益重要,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
奚永兰陈可泉李建马江锋隋姗姗叶贵子姜岷
关键词:琥珀酸发酵固定CO2
利用廉价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廉价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的廉价氮源为豆饼粉、棉籽粉、花生饼粉、鱼粉、麸皮、豆粕、玉米蛋白粉、豆粕水解液或者玉米蛋白粉水解液,且其总氮含量等于...
姜岷郑晓宇李建方晓江陈可泉欧阳平凯
文献传递
CO2供体及pH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制备丁二酸的影响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在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过程中,每生成1 mol丁二酸,将会消耗1 mol CO2。在3L发酵罐上考察了不同CO2供体(CO2气体,Na2CO3,NahCO3)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合成丁二酸的影响,得...
黄秀梅李建陈可泉姜岷韦萍
关键词: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丁二酸厌氧发酵代谢途径生物合成
文献传递
厌氧发酵有机酸体系中NAD+和NADH测定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7
2008年
建立一种酶法高效测定厌氧发酵有机酸体系中NAD+和NADH的方法。利用酶循环机理,以1.0 mol/L Bicine buffer(pH8.0)、纯乙醇、40 mmol/L EDTA(pH8.0)、4.2 mmol/L MTT、16.6mmol/L PES和50μL的乙醇脱氢酶作为混合反应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70 nm处测定吸光值变化情况,能将发酵体系中的NAD+和NADH准确定量,检出限分别为1.3×10-6 mol/L和5.9×10-6 mol/L,回收率分别在94%~98%和96%~101%范围内。能够快速、精确测定厌氧发酵体系中的NAD+和NADH含量,对于指导厌氧发酵体系辅酶代谢调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陈可泉黄秀梅杨卓娜姜岷韦萍
关键词:NAD^+NADH厌氧发酵酶法
耐铵型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选育及铵离子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经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在含61~242mmol/LNH4+梯度平板中,筛选到一株耐铵型突变株YZ25,该菌株在含121mmol/LNH4+发酵培养基中,琥珀酸产量达32.68g/L,转化率为65.4%,比出发菌提高了180.5%。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形态铵盐对YZ25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铵盐能够提高突变菌的生长速率,但当超过一定量后菌株生长受到抑制,不同铵盐对菌株的抑制程度不同,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对突变株YZ25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15mmol/L、265mmol/L、235mmol/L、210mmol/L。为了考察铵离子对YZ25发酵产琥珀酸的影响过程,在3.0L发酵罐以氨水作为pH的调控剂发酵,结果表明在稳定期前菌株生长基本不受铵离子抑制,生物量能够达到正常水平,但是进入稳定期后铵离子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导致菌株生长提前结束,耗糖不完全,产酸受阻。最后结合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代谢途径分析了铵离子对菌株抑制作用的机理。
叶贵子姜岷陈可泉李建奚永兰黄秀梅韦萍
关键词:琥珀酸选育产琥珀酸放线杆菌
一种利用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氧化还原电位(ORP)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厌氧发酵产酸三步骤。本发明根据微生物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特性,在发酵体系中引入了ORP电极,结合对发酵过程无抑制作用的氧化剂...
姜岷韦萍李建陈可泉王益娜吴昊欧阳平凯
文献传递
一种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新方法,主要通过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的过程中添加两种混合的碱性化合物来替代单一的碱性化合物维持发酵体系在一个合适的pH值;调节混合碱的比例使得生产的丁二酸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可以利用一...
姜岷李建陈可泉杨卓娜郑晓宇韦萍欧阳平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