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武术
  • 3篇教育
  • 2篇太极
  • 2篇太极拳
  • 2篇体育
  • 2篇普通高校
  • 2篇高校
  • 1篇大学体育
  • 1篇大学体育教育
  • 1篇大众化
  • 1篇学校体育
  • 1篇医学生
  • 1篇证法
  • 1篇职业人
  • 1篇职业人格
  • 1篇少年体质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身心健康状况
  • 1篇审视

机构

  • 8篇徐州医学院
  • 1篇铜陵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8篇李小芳
  • 1篇杨金凤
  • 1篇陆文春
  • 1篇谢静月
  • 1篇李平
  • 1篇刘权炜
  • 1篇王芳婷

传媒

  • 3篇体育科技文献...
  • 2篇吉林体育学院...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运动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试论“大、小武术观”在武术教育过程中的辩证法
2015年
在2011年3月首次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高小军正式发出了树立大武术观的号召。大武术观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大武术观对武术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依据武术教学的实践,本文引出小武术观的概念,认为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只有切实践行小武术观的理念,大武术观所追求的教育效果才能实现,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李小芳
关键词:武术教育辩证法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构建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被引量:4
2013年
从体育的起源、概念和意义出发,深刻挖掘和追问体育的本质内涵,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得出:在现代社会构建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当代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李小芳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
试论武术现代化转型的条件与机制
2014年
时代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发生变迁和转型。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武术文化的自身发展要求以及西方体育运动形式的冲击为其转变也准备了必要条件。价值观念的认同、理论的确立以及政府制度的完善与强力实施构成了武术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完整机制。
李小芳
关键词:武术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
2012年
太极拳在普通高校中以选修课、必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存在着。本文从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健身机理、技法原理等方面,归纳出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目标定位,即使学生通过对太极拳特殊肢体动作的学习,达到对生命的理解,并且提出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李小芳
关键词: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对医学生职业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我校学生进行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干预实验,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6PF人格测验,分析太极拳运动对我院医学生的职业人格的影响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学习和锻炼可以促进医学生的智力发展,增强自律性,降低忧虑性,使兴奋性和怀疑性得到更积极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意识,提高其环境适应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太极拳运动对我院医学生的职业人格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小芳李子房王芳婷陆文春
关键词:太极拳医学生职业人格
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透视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2015年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引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从"教育场域"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学校体育并不是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单一影响因素,青少年体质问题是学校、家庭、社会、政策制度等共同影响的社会学问题。
李小芳杨金凤
关键词:场域教育场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
武术文化现代性的航标——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2010年
现代武术复合价值的实现,不仅是武术职业者的责任,还需要深厚的大众土壤。从文化的角度深刻分析了武术的精英化与大众化内涵,并得出结论: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统一是其稳步成熟发展的有力保证。
李小芳
关键词:武术文化精英化大众化
江苏省农民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比较
2011年
综观江苏经济发展的走势,已逐步形成一个由南到北、不同发展层次和发展速度的经济带。通过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苏南、苏中、苏北农民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农民身心健康呈现一定区域差异性,苏南、苏中和苏北农民在身心健康方面与经济、文化水平有相关性。
谢静月李平李小芳刘权炜
关键词:农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