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档案
  • 1篇档案信息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测量
  • 1篇地图
  • 1篇地图分析
  • 1篇地图市场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电子产品
  • 1篇信息资源
  • 1篇信息资源共享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流体
  • 1篇野外
  • 1篇野外数据
  • 1篇野外数据采集
  • 1篇银矿
  • 1篇云计算

机构

  • 5篇国土资源
  • 2篇河南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河南省国土资...
  • 1篇河南省航空物...

作者

  • 5篇李华
  • 2篇彭翼
  • 2篇钟江文
  • 2篇罗雪
  • 2篇余郑生
  • 1篇陈二林
  • 1篇李高岭
  • 1篇卢欣祥
  • 1篇黄凡

传媒

  • 2篇河南测绘
  • 1篇矿床地质
  • 1篇现代矿业
  • 1篇纳税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云计算平台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2017年
本文针对云计算平台下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云计算平台下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构筑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策略。
李华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浅析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2006年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研制的DGIJ系统,南方测绘公司研制的CASS系统,瑞得公司研制的RDMS系统等,在野外数据采集中利用各种记录器或微型计算机记录数据加现场绘草图。这种方法需要测量人员记忆编码,现场绘制草图;不足之处是难于很好地表示地物的总体关系,对于地形点无法标注,容易出现漏测、出错的现象。但这种野外数据采集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外业工作量小。
李华陈二林李高岭
关键词:野外数据采集坐标法测图数据采集方法微型计算机
公开地图检查方法的探讨
2006年
一、前言 地图,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外出公务或旅游的必备工具,其应用已从最基本的地名、路线查询发展到地图分析和处理。产品也从单一的纸质产品发展到今天的纸质与电子产品并存。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地图市场出现了繁荣和发展,各种问题也不断产生,其产品质量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根据从事地图检查工作的经验,谈谈公开地图质量检查的方法。
朱怀汝李华
关键词:地图分析电子产品地图市场产品质量社会
豫西洛宁县老里湾银矿和嵩县中营铅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5
2018年
豫西地区为金、钼钨、银铅锌矿集区,经历了近50 a未间断的矿产勘查工作,近期仍在中—新生代盆地边缘查明了洛宁县老里湾大型银矿和嵩县中营大型铅矿等斑岩型矿床。结合相关地质勘探成果,详细分析了两者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1)老里湾银矿赋存于早白垩世第二期花岗斑岩体内,岩石具有多斑状结构,中营铅矿赋存于早白垩世第二期隐伏黑云母斑状花岗岩体上方的青磐岩化带,花岗岩呈似斑状结构,两类岩体的共同特点是基质和斜长石斑晶具有绢云母-高岭石化,成矿的共同特征是细脉状、浸染状大范围矿化,两者为一对分处岩体内外的斑岩型矿床;(2)按照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矿床成因为来自岩浆源区熔融残余的含矿流体再注入岩体,或透过岩体成矿于岩体上方;(3)豫西地区的成矿分带以金矿集区为中心,向外、向上依次为钼、银铅锌、铅锌、重晶石、萤石矿,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保存了居于成矿分带上部位置的银铅锌矿,因而在豫西地区有关5个盆地的边缘和小秦岭金矿田南侧的Mo-Pb-Zn-Ag等综合异常区寻找银铅锌矿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4)由于覆盖层的存在,以往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多目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均未在中—新生代盆地边缘圈出有关异常,矿床的重力、磁场特征也被区域重力低场和长城系火山岩的跳跃磁场所掩盖,矿区下一步找矿需要试验新的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物化探方法。
简新玲彭翼彭翼李华余郑生张志辉钟江文钟江文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向
河南省构造演化与矿床成矿系列被引量:8
2017年
河南省大地构造单元涉及华北陆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前中侏罗世华北陆块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在省内外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划分存在较大分歧,许多岩石地层单位具有跨代性。根据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新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将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10个构造演化阶段,各阶段均形成了优势大地构造相和相应的矿产资源。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一定的大地构造相分布一定的矿产或矿床组合,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各个构造阶段的相系清晰反映了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等特征,将河南省众多矿床厘定出27个矿床成矿系列。文章基于大地构造演化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是一种新的探索。
彭翼黄凡卢欣祥李华余郑生李怀乾钟江文罗雪
关键词:地质学大地构造演化成矿时代矿床成矿系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