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语境·身份·策略——谈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中过滤过的东方色彩被引量:2
- 2008年
- 在跨文化语境下,文化传递的主体——译者的文化身份决定了文本的阐释、文化传递的方式和途径以及翻译策略。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体现了译者杂和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视角,一方面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出发对中国文化进行关照,试图从西方话语权力的缝隙中寻找能被这个宏大话语纳入的本土文化主题。同时又以西方文化视角对其本土文化进行过滤,其作品带有浓厚的经过西方文化过滤的"东方色彩"。
- 李俊
- 关键词:文化语境文化身份翻译策略
-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片名翻译被引量:3
- 2010年
- 电影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在经济利益的牵引和推动之下,成为了一种时尚娱乐与消费;在观众的娱乐需求和片商的票房追求双重作用下,电影片名翻译出现了娱乐化态势。
- 李俊
- 关键词:大众文化娱乐化
- 语境·身份·策略——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
- 在跨文化语境下,文化传递的主体一译者的文化身份决定了文本的阐释、文化传递的方式和途径以及翻译策略。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体现了译者杂和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视角,一方面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出发对中国文化进行关照,试图从西方话语...
- 李俊
- 关键词:文化语境文化身份翻译策略
- 文献传递
- 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溯源
- 2024年
-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不断演进,虽然理论模式和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但其核心理论假设包括内在性、普遍语法和递归性等,是对传统理性主义观点的继承和突破。近年来,乔姆斯基开始关注语言的遗传属性,探讨语言的本质和起源,通过语言的遗传基础解释语言的本质,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二元论观念,推动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为生成语法和生物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此,概述了传统理性主义语言观溯源,深入探析了乔姆斯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继承,以及乔姆斯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
- 李俊
- 关键词:理性主义普遍语法递归性基因遗传
-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解读与翻译被引量:6
- 2004年
- 习语是一种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具有稳定性的语言结构。它承载着该语言的文化内涵 ,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文章从宗教神话 ,风俗习惯和地域环境三方面讨论了汉英习语所折射出的文化 ,分析了读者对习语文本解读障碍的原因 。
- 李俊
- 关键词:习语习语翻译
- “边缘”的文化叙事——林语堂文化翻译的解构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林语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中心走向了边缘,而在西方却从边缘走向了中心。文章试从林语堂翻译文化中独特的个人叙事话语和文化审美,解读他性灵闲适、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叙事与中国儒道释及西方现代性相融合的文化审美对中国社会正统进行的文本的潜在颠覆,对东西方文化的宏大叙事及西方话语霸权的潜在颠覆和解构。
- 李俊
- 关键词:叙事话语文化审美解构
- 祈使句中“了”的句法层级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考察祈使句中“了”的句法语义表现,勾勒“了”的句法层级图谱。以往研究将“了”分为动向补语“了_(0)”、完整体标记“了_(1)”和句末体貌词“了_(2)”。本研究发现进入祈使句的句尾“了”不定义时间关系,可以省略、不能嵌套、不能与其他句末语气词共现、表示说话人的强调语气,是句末语气词(了_(3)),而非句末体貌词(了_(2))。“了”构成了句末语气词(了_(3))、句末体貌词(了_(2))、完整体标记(了_(1))和动相补语(了_(0))(SaP (le_(3))
- 李俊
- 关键词:祈使句
- 体裁分析法与写作产出被引量:3
- 2006年
- 语言学习是一个输入→吸收→输出的循环过程。吸收过程中大量的操练活动是确保有效输出的关键环节。文章试探讨写作教学中议论文体裁的范文输入及范文体裁分析操练方式能否帮助学习者的语篇图式结构从母语模式向目的语模式转换,并在写作中有效输出。
- 李俊
- 关键词:体裁分析法数据分析
- 习语翻译认知运作中的合成空间分析
- 2007年
-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译者习语翻译这种语际交际活动过程,探知习语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概念合成与空间转换,解释表层化的语言形式及翻译处理方式。
- 李俊
- 关键词:习语翻译